中队管理的根本宗旨在于促进队员自主意识的发展,增长队员的内在力量。无论是从培养未来公民的角度,还是从强化队员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的角度,中队构建这一平台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笔者尝试通过组建成长小组的方式,强化中队管理的自主程度,促进队员自身能力的不断生长。
一、科学筹划编制团队,确保小组形式稳定
中队成员缺乏应有的能动性和主人翁意识,在很大限度上是由于大家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价值,理不清自己担负的职责。因此,在队员形成一定的管理意识后,中队辅导员还应交还必要的权利给队员,激活队员的自主管理意识。这就意味着中队辅导员可以借助筹划小组的方式,为队员的自主性管理奠定基础。
1.遵循异质原则,构建和谐小组
队员个体是小组组建的基础性单位,生命个体的单一性在小组内会形成凝聚力。只有合理地选择合适的人员,小组内在凝聚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因此,中队辅导员可以通过遵循队员特点互补、异质组合的方式进行小组的组建。
具体而言,中队辅导员尝试将互补类型分为学业成绩、性格特征、知识能力、中队中所承担的角色、偏科情况等,并融合队员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特点,将中队中所有的队员先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然后从这些类型中遴选出人员,组建全新的小组展开学习。如此一来,所组建的小组就避免了类型完全统一的现象,各小组拥有低、中、高不同能力层次的队员,形成组内互补以及小组与小组之间实力相当的格局。
只有基于异质互补基础上组建的小组,才能在后续的中队管理、活动参与等过程中,彼此取长补短,发挥自身特长,真正释放自身的认知动力,从而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提升。
2.推行竞选机制,丰富团队效能
在小组中,每个队员都是活动参与的主体,所有成员都必须要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精诚团结的合作精神。鉴于此,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中队管理、参与中队活动时,就需要一个负责人来进行合理而明确的分工,引领并组织小组成员共同参与,为每个小组成员搭建一个适当而扎实的实践平台。
作为中队辅导员,可以参与到小组合作分工的过程中,在小组活动之初指导成员进行合作参与,强化小组内所有成员民主而平等的关系,并引领他们进行不同角色之间的轮换,重视强化成员对所有角色的培训工作。一旦轮到自己进行组织时,就必须确定发言方式,明确工作要求,对成员参与的工作进行翔实的记载、评价与总结,力争本小组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这样的状态轮换一轮之后,中队辅导员可以组织小组内成员对所有队员担任的组织工作进行评选,效率高、能力强、组织效果好的队员就可以继续担任此职务,而对于一些实力相当的队员,就可以采用竞选上岗的方式,促进成员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不断提升。
二、真正交还自主权利,强化团队意识
不同队员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决定了队员自身价值应该在小组团队中加以体现。中队辅导员可以根据中队运行的要求以及学校所布置的各种活动将管理岗位进行合理地划分,并明确相应的要求,让每个承担任务的小组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进而让每个小组、每个成员都能有鲜明的前进方向,以便更好地促进中队管理效益的提高。
1.以岗位为抓手,目标规划自主化
中队中不同的成长小组,应该针对中队管理和运行的具体情况,承担不同的管理任务,并能够根据本小组轮换岗位的具体要求来执行任务。一旦接受新项目、新活动、新任务,就要立即有效合理地制定工作目标,并通过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方式,为自己和其他小组进行打分评价,合理地提出自己的整改意见。如此一来,中队的小组就不仅仅是为小组自身的集体目标而努力,更重要的是胸怀中队,为整个中队的目标而努力。
鉴于此,中队辅导员可以从中队运行的具体项目入手,筹划以下一些成长小组。(1)学习成绩管理小组。关注中队所有队员的学习动向,及时发现队员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汇报老师,继而帮助其找到原因,在一对一帮扶中扭转质态。(2)学习态度管理小组。及时关注中队队员当天作业的完成情况,尤其关注作业的书写质量,并在第一时间向任课老师反馈。(3)纪律管理小组。监督、记载并管理队员在校期间早读、课间、午休、参与活动时的纪律,能够及时地处理队员在活动时的突发事件。(4)辅导管理小组。帮助老师做好早读期间的领读工作,负责后进生学业中产生的遗留问题。中队辅导员也需要对这一小组的成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与指导。(5)值日管理小组。负责检查每天值日后的卫生状况以及大扫除的分工安排,并能够协助中队辅导员做好各项检查与记录工作。(6)图书管理小组。主要负责登记、借阅、管理图书的各项工作,如学期初队员的捐献登记、借阅流通过程中破损情况的记载以及读书卡的记录情况等。
中队运行过程中需要队员参与管理的各种项目,都可以成为中队管理小组的成长范畴。中队辅导员需要针对每一个项目向队员阐释具体明确的要求,并督促小组成员进行及时的记载和反思,从而让每个队员在管理小组的通力合作中促进中队管理效益的不断发展,强化队员自主性意识的不断落实。
2.以发展为基点,选择活动自主化
队员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具有鲜明自主选择的权利上。每个小组成员需要在遵循管理小组承担项目的具体要求下,根据自身的岗位性质,创造性、自主性地选择活动方式。以学习态度管理小组的工作为例,他们在参与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相关队员的问题,就可以积极组织小组内成员进行交流研讨,并制定出帮助队员进行改正的策略和方案,分时段针对具体队员的个人能力进行监督,帮助其及时改正。这些就需要每个管理小组的成员充分利用自己已经形成的认知经验,根据既定的目标,充分运用多种感官体验,参与活动过程中,从而在自己管理范畴内进行合理而富有实效的管理工作。在扎扎实实的实践过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享受自己的愉悦体验,让每个成员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探究性能力。
在这样的运作之下,每个参与中队管理的小组都能够根据自己所承担的任务进行自主性的目标规划,让每个成员都能在小组内发挥自己的能力,促进队员团队意识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得管理小组在中队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多渠道自我内省,促进管理目标高效达成
在管理小组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各种问题,常会出现小组成员相互推卸责任,甚至彼此埋怨的现象。这就需要中队辅导员在管理小组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抽出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组织队员进行自主性评价,在表扬、批评和反思的过程中认识他人的优点,明确自己的不足。
在中队卫生值日的过程中,笔者采取了各个小组成员之间两两选组合的方式,明确人员的具体分工,并对所负责的值日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扣分标准。正因为分工明确,卫生值日工作不仅落实到小组,更具体细化到每个成员身上。但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如队员之间首先想到的是为自己的小组开脱责任,并说出了各种不同的理由。随着事件的演化,有的队员开始在小组内发出各种抱怨。针对这种情况,中队辅导员组织参与这一项目的所有小组和成员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表扬和自我表扬,认真研究、剖析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一方面有助于改善队员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强化了队员在参与管理过程中的自我内省。
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引领队员的自主性管理,中队辅导员必须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地评议小组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做好活动的记录和小结工作,让队员在自我审视的过程中,达成自主性管理的目标。
四、多元优化评价标准,积极打造团队优势
中队队员作为未成年人,在认知能力、动力保持等方面还不够成熟,他们很多时候只是一时兴起,无法形成真正的内在动力,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借助成人的评价维持他们内在的激情。因此,在引领队员进行自主性管理的同时,中队辅导员还需要对队员自主化参与状态进行严格的管理,在优化评价方式下提升队员的团队素养。中队辅导员必须要明确一点,即强化队员的自主化管理,并不是要弱化,甚至忽视中队辅导员在中队运行过程中的核心灵魂作用,而是给中队辅导员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个中队辅导员,要能预见到中队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对小组成员在中队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状态,要做到了然于胸。因此,中队辅导员就需要针对小组管理的实际情况,勤观察、勤指导、勤督促,从而对队员的参与过程进行实践性评价。中队辅导员可以采用积分制的方式,强化和落实有效的奖惩制度。小组成员每完成一件事情,就为自己和小组增加一分,在学期末评选优胜小组和优秀个人,并针对具有明显进步的队员进行相应的奖励。
首先,通过捆绑式评价,强化齐头并进的团队意识。小组合作讲究的是平等参与、协同作战。面对中队辅导员布置的任务,必须要做到小组成员全体参与,如果有参与率不足的现象,可以给予酌情扣分处理。这就需要中队辅导员充分关注每个队员的认知积极性,提醒他们要明确认识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之间唇齿相依的内在联系,并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团结友爱,和谐共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形成相互交流、彼此分享、共同协作的局面,激发队员在活动管理中的积极性,促进队员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中队管理效益的不断提升。
其次,通过展示性评价,强化愉悦体验的心灵感应。队员是中队的主体,任何一种管理模式说到底就是为队员服务的。我们必须要以队员的“学”以及队员的“发展”为核心,为队员确立学习生活所追寻的目标,指明队员所发展的目标。这就需要中队辅导员在践行管理小组的过程中,提升队员的认知能力,关注队员的成果积累,并在评价的过程中搭建队员的展示过程,让参与的队员都能在相应的平台中展示他们参与管理的成果,体验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愉悦感。
总而言之,每个管理小组的创建和成长,都在为助推队员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更为中队的良性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中队辅导员要顺势退隐到后台,变成队员发展的聆听者和合作者,并在队员自主性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点拨与引领,让队员真正成为主人,高效构筑中队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