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开辟家长课堂新途径

2018-12-29 00:00:00常冰
中小学班主任 2018年6期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家校融合程度直接影响孩子受教育的效果。作为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提升科学教子方法已成为必修课。由此,家长学校、家长课堂应运而生:家教讲座、家长沙龙、育儿经验分享……这些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家长修炼形式。除了让家长集中交流学习模式,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视频以其短而精的特点让忙碌的人们真正进入了“超视像”媒体时代。现在的小学生家长大多是80后,他们普遍有网络观影和阅读的习惯,而微视频随时、随地、随意性的优势,不仅符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更让家长及时、快速地得到家教信息。我校借助网络平台,开展了“微电影之夜”家教专题,让家教主题的微视频成为家长课堂的新途径。

一、家教微视频,选择有讲究

微视频,内容广泛,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等。作为学校使用的家教主题微视频要具有典型性、主题鲜明、内涵深刻的特点,并让优质的微视频为家长传递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给予家长有效的教子方法。收集或制作微视频时,首先要注重其教育价值,其次关注它的可观赏性。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结合小学生家庭教育的主要矛盾,家教主题的微视频可以选择实例故事类和微课讲座类。

1.实例故事类。简单而贴近生活的家庭亲子故事容易唤起家长亲子相处的经历,影视画面的直观性容易激起观看者的共鸣和同理心。如时长7分钟的美国微视频《儿童》,通过若干实例讲述了父母要允许孩子拥有自决力,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性。我国首部《中国家庭亲子关系调查》纪录片,为大家展现了100个孩子的真情诉说和催人泪下的父母呼唤。其中,《爸爸,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围绕着“陪伴”的话题探讨了爸爸参与孩子成长、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一段微视频给予家长的不仅是一种理念、一些方法,更多的是一种思考和带着思考深入探究的内驱力。

2.微课讲座类。微课视频可以为家长指点迷津,激发他们深入的思考。这类微课可以由校内资深班主任给家长支招,可以是优秀的家长代表做分享交流,还可以特邀家庭教育专家分享案例。例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的系列心理讲座、央视微视频《家风传承》等,都可以给家长很好的启发。

二、精选微视频,推送有技巧

1.组织性。微视频方便观看,随时随地都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推送。但是如果没有主题引导或分享交流过程,只是泛泛而看,因每个人的评价角度不同,吸收主题程度有别,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我校在组织“微电影之夜”的活动中,学校为主导,家长为主体。先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网络平台在班级群推送微视频海报,把主题内容、交流话题列举出来。再统一时间推送微视频,家长在观看后围绕交流话题有感而发,在班级群自由交流。老师要起到主导作用,适时给予引导或配合微视频主题补充一些家教专题文章。

2.计划性。不同的时间节点推送相应的微视频,教育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例如,期末考试前后推送的微视频《一场考试,一份理解》,这是来自巴西的一个公益广告短片。视频讲述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圣阿马鲁学院,四年级的家长被邀请到学校和孩子们完成一份一模一样的期末试卷。考场上,爸爸妈妈们体验了考试带来的焦灼情绪,也更多地感受到孩子们的不易。考试后,每一对父子或母女都拿着试卷面对面地进行了一次谈话……面对成绩,亲子之间少了质问和不满,多了理解和支持。这部微视频推送给家长后,家长在班级群里的发言恳切而令人动容。许多家长表示,要理性地面对孩子的成绩,要更注重孩子点滴的进步和努力学习的过程。家长在自省中找到面对孩子成长的最好方式,这种效果胜过老师们千万遍的提醒。

在教师节、母亲节、重阳节等一些特别的日子,可以推送感恩教育类微视频。这类微视频很多是非常优秀的公益广告,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家长在班级群这一学习共同体中一起交流,会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例如,全家同看《全世界最特别的爸爸,我很爱他》微视频的时候,感动来自影片,亲情共鸣来自生活。这不仅是对孩子的一次感恩教育,也是促进亲子关系的催化剂。

3.需求性。根据不同年段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学校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焦点问题来推送微视频。例如,五六年级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和叛逆期,亲子沟通成为新一阶段的难题。面对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重点,我校为家长精选了微视频《隔帘对话:青春期沟通专辑》,专家讲座剪辑的《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微课堂。又如,二胎时代来临,大宝的教育成为父母的新困惑,微课堂《二胎时代如何帮助大宝走出焦虑情绪》《二胎家庭的教育智慧》和微电影《一个完美老爸是如何养成的?》等微视频可以给家长很好的启发,为他们教育孩子提供良好的指导方法。

三、拍摄微视频,实例有意义

除了网络公益微视频以外,还可以根据身边的真实案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例拍摄微视频,这样不仅直接解决实际问题,在家长群体中更有影响力。我们做过一次关于亲子关系的采访实录微视频,采访对象是1—6年级学生,每个年级随机选择两三个孩子进行同一主题的采访。问题包括:你觉得在爸爸妈妈眼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觉得他们理解你吗?你希望家里是一个什么样的氛围?孩子们真实的回答或让人欣慰,或令人震惊。该采访视频推送后,家长对于亲子沟通等家庭教育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我们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跟踪记录孩子们的成长变化,拍摄了《小豆丁成长记》。此外,还根据三年级一个孩子的真实故事,改编并拍摄了微电影《陪伴》。校园微视频不需要太专业的拍摄技术,一台相机、一部手机即可,最终目的是为了传递一份真诚和启迪。

家长课堂的形式有很多,微视频将成为新时期网络时代的有效培训方式。根据家长实际需求,多种方式结合运用,才能达到家校融合、教育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