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寻变之路

2018-12-29 00:00:00崔梅
中小学班主任 2018年6期

基于核心素养的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以来,为使课堂教学更好地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体现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道德与法治》的“变”之路,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转变措施进行研究。

一、从“知识本位”向“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转变

“知识本位”将原本宽泛的教育概念狭隘化,把知识传授等同于教育本身。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则是活动式、探究式。有了一定的情境、案例和问题的设置,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体验感悟式的学习就有了一定的载体。因此,情境案例探究式教学更契合《道德与法治》课的特点。

很多学生反映,生活中他们也试图为爸爸妈妈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是爸爸妈妈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他们。于是,在设计《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干点家务活儿》这节课时,在“合作生慧”这一模块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周末,小明做完了作业,看到妈妈在做家务,小明便自告奋勇请求帮妈妈洗碗,但是妈妈却对他说:“不用啦,你还小!洗碗会弄湿衣服,你洗不干净,还可能把碗打碎,还是让妈妈等会儿洗吧……”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办呢?当这样的问题出现在课堂上时,孩子们开始正视这个问题,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妈妈,没有人天生就会做什么,不尝试着去做,怎么知道我做不好呢?”“妈妈,您不是常对我说劳动最光荣吗?让我也光荣一次吧!”……孩子们的语言虽然朴实,却是那般真诚。这样的设计让“真实情境”牵手“问题”,强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时,知识就转变成了素养。

二、从“碎片式”情境教学向“主题情境探究”教学转变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永远无法脱离儿童的生活而存在。可随意、零碎的情境创设,常常会让我们的教学显得杂乱、无序。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将儿童的生活进行揉碎、重塑、整合为主题情境教学。它是一种以主题为中心、情境为载体、问题为桥梁、探究为途径的集约式教学。扣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大主题,将整节课串联起来,再通过一系列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的设计,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大情境中进行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加强了教学的主题性、整体性和逻辑性。

苏教中图版《红绿灯在站岗》,是与交通法规有关的一节课。针对一年级学生对交通法规的了解比较浅显的现状,我们设置了整节课的大主题情境——春游路上,再将本课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放进这个大情境中,成为大情境中的小问题。案例中,孩子们每过一次马路,每等一次红绿灯,都会碰到不同的问题。在去春游的路上,他们应该走哪条道,应该怎样看红绿灯,应该怎样走斑马线,都不留痕迹地渗进大主题情境中。在贴近孩子们生活的真实情境中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就容易多了。

这样的案例设计从“零碎”到“主题”,从“一”到“多”,从“大、远”向“小、近”,贴近了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尊重了孩子们的实际需求,让他们在大情境中寻找生活的气息、汲取成长的养分。

三、从教师立场向儿童立场转变

“教师立场”就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教学,往往对学生的感受和实际接受水平关注不够。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关于儿童的问题,儿童立场是教育的根本立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针对学生展开和进行的。我们的教学应以学生实际生活的需求为取向,时时观照儿童立场,让儿童的学习真正发生。

在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中,《做诚实守信的人》前半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体会说谎话带来的危害。在这一板块中,如何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呢?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思辨题:乐乐的爷爷得了很严重的病,乐乐去医院看望爷爷,该怎么对爷爷说呢?孩子们畅所欲言,有直白陈述的:爷爷,您得了很严重的病,医生说您很难治好了!有刻意隐瞒的:爷爷,您只要好好治病,注意休息,您会慢慢好起来的。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逐渐明晰并不是所有的谎言都是恶意的、不可取的,有一种谎言叫作“善意的谎言”。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我们常常通过提供一种有效的支架,如情境、问题、活动、分享等,引发学生对有价值问题的思索与破解,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仅把学生领上道,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自己悟道。这种道实际上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思考、探究、发现、创新的能力。只有真正认识儿童和发现儿童,才能坚守儿童立场。这种基于学生立场的课堂教学,实现了由教师立场向儿童立场的转变。

四、从浅层自主学习向深度自主学习转变

当前,学生自主学习存在很多形式化、浅层化的弊端,仅仅停留在表面“热热闹闹的自主”,没有进入深度学习的阶段。要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一种抵达心灵、发育精神的教育,一定要诉诸情感。只有诉诸情感、改善情感,才可能变成学生生命内在的精神活动。而道德情感的迸发,需要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在思维中激活情感。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花儿草儿真美丽》一课“爱护花和草”板块,我们做了这样的设计:

孩子们,假如有一天花草树木越来越少,几乎绝迹了,那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孩子们,请闭上眼睛,看,这就是我们来到的那个世界:一片荒凉,灰尘弥漫,没有生机,河水泛滥,了无生趣,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朵花,没有一棵草,一片灰色,一派死气沉沉的景象。如果你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你会怎样?(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孩子们,继续闭上眼睛,忘记那片灰色,离开那片荒凉,因为幸好我们还生活在有花草树木的世界,看迷人景色,听鸟语花香。(播放鸟语花香的画面)

浮于表面的说教收效甚微。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维,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这节课的教学从假想入手,带领学生感受没有花草的世界是多么没有生趣,继而再让学生回到真实生活,感受鸟语花香的美好生活。经过这样深入的体验,孩子们都能积极地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美丽的花草,实现知行合一。

我们的课堂应基于生命的发展,成全生命的自我展示、自我生成、自我超越,让深度的自主思维悄悄地叩响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我们要担当起“为了童年的幸福”的使命,循着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转变之径,让儿童的童年焕发光彩、绽放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