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义阐释:班级德育课程体系的认知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
夸美纽斯认为,课程即教材;杜威提出,课程即活动。
教育部于2017年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如此定义德育课程体系:学校为实现德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班级、学校、地方等各级各类德育课程,包含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各门学科,以及目的明确的、有计划的各级各类德育活动。而班级德育课程体系,正是班级层面对德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和落实。
2016年教育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协作组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德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正是基于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在不同的德育情境中实现学生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二、谐音取巧:班级德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德育课程体系,落实到班级有其普遍性。而班级德育课程的设计深受班级文化的影响,因此,班级德育课程又有其特殊性。可以说,较为成熟的班级德育课程体系是共性与个性相融合的产物,每个班级在设计班级文化时,应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炼一些关键词,为班级德育课程冠名,进一步形成班级独有的课程体系和班级文化。
笔者多年担任班主任,机缘巧合,多次所带班级的序号均为“7”,与笔者姓氏同音,最初以“小戚班”“戚家军”为名,每一届“戚”班的学生赋予“7”不同的文化寓意,逐渐衍生了不同的“7”谐音文化。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笔者惊喜地发现,沉淀多年的“7”文化与核心素养框架有许多重合之处,经提炼、实践、整合,最终形成了基于核心素养的“7”班文化框架。
基于班级文化设计,将课程作为德育载体,在7个“qi”谐音的字符中,“启”“启发”所体现的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实践中的创新精神最为契合课程学习,因此,我班最终提炼了“启”作为课程体系的关键字。基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德育课程为抓手,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课程中,以学校课程为助力,充分拓展地方课程,由此建构班级的德育课程体系。
在一学年的实践中发现,德育专题课程和学科课程有交叉重合之处,学校和地方课程多以研究性学习或实践活动展开,课程划分过于累赘。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养成目标,我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对学校和地方课程进行整合,重新整合了以“启蛰”命名的“7”班德育课程。
启蛰,“惊蛰”节气名古称,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故称“启蛰”;以此为班级德育课程命名,有万物苏醒、春回大地之意。“启蛰迎春荣”,表达春耕初始、厚积薄发的班级期许。
启蛰课程由启思(德育课程)、启智(学科课程)、启行(拓展课程)三个维度的课程构成,使国家课程、学校和地方课程,德、智、行有机统一,更有助于课程实施计划的制订,在实践中融合并实现核心素养的养成目标。
三、循序构建:主题班会课程系统样态呈现
德育课程化,课堂是主渠道;德育课程,班会课又是主阵地。
主题班会课不仅是个活动,也是一堂课。把主题班会作为德育课程,在课表中固定下来,把班会资源整合成一门课程,实现主题班会的课程化,这不但是班会的科学升级,而且使班会教学更有序、更科学。
主题班会课首先应该是课,然后才是活动,所以它具备课程的特点,甚至因为它的活动性又超越了课程的特点。既然是课程,就应当遵循课堂教学规范,有课程目标、教案设计、学情掌握,有教学重点、难点,更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为课程的主题班会应有分层性、系列化的特点,以“启思”命名的“7”班主题班会课程,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启发思考,确定了自我发展、全面发展的课程总体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思想状况,设计出不同年级、不同学段,有步骤、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课,课程分为“乐学善思会学习”“慧心巧思懂生活”“思深忧远做公民”三大板块,对应核心素养的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基于三大板块,设置了“学霸养成”“鼓掌的人”“明天会更好”“树洞”“你我他”“幸福课”“家国梦”“我做社评员”“路在脚下”九类课程,涵盖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每学期都有对应九类课程渗透,每学段都有所侧重,从高一到高三,实现积极学习者、自我管理者、社会参与者的角色递进。
从横向到纵向形成德育课程网络,实现班会课程的梯度开发和系统教育,以期通过贴近学生、贴近时代的主题,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和精神发育,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并由情悟理,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目的。
案例 2013-2015周期内 “启思”主题班会课程
[课程说明]
1.基于核心素养,结合学校活动、班级情况整合调整。
2.以高中三年为一个大周期,每个年段为一个小周期。每学期为课程调整节点,注重时序性、针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完整性。
3.班会课程系列化、主题化,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交叉发生,重视点与面的结合。
4.注重反馈,及时反思,适时调整。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成为“健康的积极学习者”。在高中第一年能够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开始尝试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获得学习热情和动机,寻找学习兴趣点和发展途径,在反思中提高自我。
2.培养学生成为“主动的自我管理者”。在高中第二年的学习生活中,既能独立探究,又懂得合作共赢,善于沟通和交流,培养批判性思维,涵养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逐渐关注生命、社会、世界等话题。
3.培养学生成为“创新的社会参与者”。在高中第三年有更多的社会参与意识,准备好“未来公民”的角色转型,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培养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的素养。
4.促进学生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使学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四、素养落地:处处皆课程,时时皆教育
(7)班构成的7个“qi”谐音的文化字符,既形成了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班级文化,也成为班级德育课程的关键词,引领班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设计和构建课程,既是课程建设指向学生、体现以人为本的需要,也是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搭建现实载体的有效方式。
从知识走向素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重构关注的是人的成长、人的发展,这与德育工作“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精神高度一致。
课程渗透德育、德育课程化实现了全面育人的有机统一。课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校内外一切有教育价值的资源都是课程。因此,当我们提炼关键词、梳理整合课程时,切莫将课程限制在框架内,窄化了课程的概念,限制了课程的无限可能。
美国心理学家柯特·汉克斯说:“我们正步入一个急剧变化的暴风骤雨般的世界,人类正航行在一片未经探索的水域之上,旧的思想观念和过去的老式地图已无法引导我们穿过这片水域。”
课程只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途径和载体,并非是唯一途径和载体。在课程的转型和重构过程中,我们应当思考,学生需要怎样的教育,未来需要怎样的人。同样,不管如何变化,我们依然相信,教育从过去到未来都是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感染人、成全人。
风物长宜放眼量。教育无边界,教育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