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王小玲,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灵芝小学教师,深圳市“我最喜爱的班主任”,宝安区名班主任、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宝安区优秀教师、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主编《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主持宝安区级课题“小学低段良好课堂行为习惯养成研究”,参与市级课题“个性班级文化探究”。践行“爱在左,责任在右;生命之路陪孩子走一程,无论他是踌躇满志,还是孤单寂寞”的教育理念。
从十几年的班主任之路走来,我听到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你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依然能温柔、从容、优雅?为什么从未见你对孩子们发过火,而孩子们又能够遵规守矩?为什么你带出的孩子有礼貌,懂得感恩?你是我见过的当班主任当得最轻松、最美的一个!
我先跟大家分享一则故事:唐朝著名高僧慧宗禅师特别喜欢兰花,于是,他带着一群小和尚辛勤栽培。第二年春天,满山开满了兰花,小和尚们个个高兴得合不拢嘴。不料一场暴风雨之后,满山的兰花被打倒在地里,花朵乱七八糟地撒了一地。小和尚们看到后都忐忑不安地等待高僧的数落,高僧却平心静气地说:“我栽花是为了爱好和寻找乐趣,而不是要得到愤怒和埋怨。”如此看来,教育亦然。
想要让工作成为自己的爱好,带来乐趣,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你觉得这一份工作是不累的,其次光是自己不累还不行,孩子们、家长们跟着你觉得很累,你的不累就不存在。所以,大家都不累,才是班主任工作优雅、从容、幸福的开始。
一、课堂游戏——你不累
这个“你”当然是指我亲爱的孩子们,怎样才能让他们学习不累?鲁迅早就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游戏之于儿童就如大水之于游鱼、天空之于鸟儿。
我班的游戏主要有这么几种:课中操游戏、识字三猜游戏、户外游戏、小组竞赛游戏、故事游戏、表情游戏。
1.集中注意课中操
课中操,孩子们百玩不厌的就是拍手游戏。“请你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请你跟我拍拍肩,我就跟你拍拍肩……”一节课的时间为40分钟,在上课20分钟左右给孩子们设计一个简单的课中操,可以有效地缓解孩子们的疲惫,再次集中注意力,这对小学低段的学生课堂是非常有用的。当然,最好根据课文内容来设计一些简短的小儿歌。比如学习一年级上册的《金木水火土》时,我们课中操就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加入一段孩子们幼儿园学过的《万物歌》:“天地气象风雨云,日月金木水火土,山川禾苗石草竹,井田瓜果豆米蔬。”一边拍手一边朗读,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读。有些内容确实找不到好的儿歌相配,那就来一段《健康歌》:“抖抖手呀,Ad2Nw3VO0lza8cRFTWdaLH5mAiDQ+dwexsr4WCTcTKo=抖抖脚呀,一起蹦蹦跳。”1到2分钟的左扭右歪很快就可以把孩子们的注意力拉回课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孩子们怀着愉悦的心情继续学习。
2.巩固识字玩三猜
低段的语文课堂,平均一节课孩子们需要认识12个生字。为了提高识字效率,我设计了三猜游戏,分别为你说我猜、你指我猜、你做我猜。你说我猜,是把生字呈现在黑板或者PPT上,指名让一个孩子用猜谜语的方式让大家猜,再由这个出谜语的孩子点名回答,直到有人答对为止,还可以给答对的孩子的小组加分。你指我猜,负责猜的孩子背对黑板,一个孩子上去指黑板上其中一个词语,让猜的同学指认,一边指认一边问。你做我猜,是做动作猜词,一个孩子上来表演一个动作,让大家猜猜是什么词。在这三种猜的游戏中,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对生字的认知。
3.户外游戏童年乐
除了课堂游戏,我还给孩子们玩户外游戏。比如,上完《风筝》一课,孩子们说,老师,我们也去放风筝吧。我们一起学习制作风筝,放风筝。户外游戏还有跳绳、踢毽子、摇呼啦圈、老鹰抓小鸡、丢手绢等等。有人疑问,花这么多的时间给孩子们玩游戏,课不用上吗?课必须上,还得上好。前一节课认真倾听,知识点掌握了,50位同学都过关了,我们下一节课就去玩,孩子们那个认真劲呀,谁还敢说话,谁就成了班级的罪人。我还会抽空带孩子们去美术馆、科技馆。别看这些事情跟考试无关,有时还真需要庄子“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思想。
4.点点故事传递爱
近段时间,我每一节课都会给孩子们讲一个关于小点点的故事。我们班级取名为点点中队,点点就是水滴,这是一滴自然之水、生命之水、文化之水,每一滴点点在我的班级都能够得到呵护,都能够找到自信和归属感。我给孩子们编写故事,通过公众号发推文给家长,我们一起去看看:
有这么一位点点,竞选大队干部只有两个名额,他的投票和另一位点点一样多。他知道后跟我说:“老师,我在班上为大家服务,让小文到大队部去吧。”放学了,大家都急着回家时,他一个人默默地把大家的桌椅摆整齐,这让老师想到一句话:当你在步伐匆匆地追逐自己的梦想时,是否想过放慢一下脚步去成就别人的梦想,他就是我们的泽聪。
这时,全班掌声雷动。这样的故事每天都会有,有时我来讲,更多时候是孩子们相互讲。我们还讲老师的故事。有时孩子会比较害羞,自己不好意思讲,就用笔写出来,找同学帮忙或者老师帮忙读给大家听。就这样,点点故事点点讲、点点故事老师讲、老师故事点点讲,哪怕三言两语都洋溢着温暖,为我们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除了讲我们之间的故事之外,我还会给孩子们讲一些幽默小故事。孩子们上课上累了,来,我们听个小故事,哈哈一笑间精气神又回来了。我在陪伴儿子的成长过程中还积累了一些小故事,结合课文的内容来讲一个小故事。因为有故事,孩子们特别喜欢上语文课,也特别期待上语文课。同时,我还会给大家推荐《幽默小故事》《哈佛家训》等书籍,小故事大道理,对孩子们来说,既有趣又有意义。
5.表情游戏养习惯
课堂上或者平时的沟通交流中,我还会跟孩子们玩表情游戏。比如,收到表扬小姚同学的信息了,我会带上欢天喜地的表情走进教室,把小姚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小姚的照片设置成桌面,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喜悦。孩子们跟着我一起心情飞扬,那个为我们带来幸福满满的孩子该有多自豪呀。当然也有不开心的时候,比如班级因为乱丢纸屑被扣分了,这个时候,我会皱着眉头一声不响走进教室,把这个扣分的消息放到教室的屏幕上,为这张纸片我们沉默3分钟吧,3分钟后接着上课。孩子们会从这些表情游戏里领悟老师的希望,感受集体的鼓励与约束,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小学的课堂上,以游戏的方式学习一定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所以无论教什么学科的教师都请尝试与游戏相结合或者设计游戏的竞争机制。我们班级的“点点旅行记”,分为四个等级:点点滴荷池、点点入小溪、点点汇江河、点点融入海。我把它制作成一幅画,张贴到黑板的右下角,从坐姿、回答问题、作业、文明礼仪等方面去激励孩子像小水滴一样叮叮咚咚流向大海。
游戏是人的天性,孩子们需要游戏如同穿衣、吃饭一样自然。只要我们能够以游戏的方式,或是更感性的方式来跟孩子们互动,不管是课堂还是建立规则,会发现班主任从容优雅带班的同时孩子们的可爱美好。
二、趣味管理——我不累
这个“我”,当然是指我们班主任自己了。想让自己在千头万绪的班主任工作中感到不累,梁启超有段话给了我启发:“‘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是什么主义?’我便会答:‘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沙漠,要来何用?’”班级管理轻松有趣有时真的比有用重要。我班的趣味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趣味班干、趣味小名、趣味评语。
1.趣味班干促自律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臂右膀,把班干部培养好,班主任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做其他事情。我班的班干岗位有值日班长、口令班长、走廊管理员、教室管理员、 门长、灯长、风扇长、卫生管理员、讲台管理员、早读管理员、午练管理员、眼保健操管理员、排队小队长、护花使者等等。在一、二、三年级时,班干部一般都是每周一换轮流做,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有机会参与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孩子们参与管理的过程,其实也是他们养成自觉遵守规则习惯的过程。比如,本身就喜欢追赶打闹的孩子,你委任他管理走廊。他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去提醒同学,同时也约束自己不要追跑,就是在内化自己的行为,再调皮的孩子经过几次这样的过程,相信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样轮流,从三年级开始就会慢慢出现一批管理能力比较强、不怕吃苦的孩子,这些孩子可以考虑安排在一些固定的岗位。
班主任要重视并及时反馈班干部的记录。我班的班干部每人会有一张含有全班同学名字的表格。比如,管理走廊的同学,提醒劝告追赶玩闹的孩子,提醒超过三次后进行扣分记录;在走廊文明交谈、阅读、下棋、折纸的同学,看见一次,加分一次。每周五,我把所有的表格回收。一年级的孩子需要班主任或者请家委会帮忙汇总分数,表彰评选前十名的同学,对后五名的同学进行提醒并分析原因,协助其改正。前十名的同学还可以给自己的点点榜积分。与积分相对应的晋级游戏有小点点、蓝点点、银点点、金点点,吸引孩子们不断巩固自己的良好行为。
孩子们来到小学高段时,班干部的名称可以改为班务总理、教育部长、公安部长、财政部长、卫生部长、人大代表等。趣味的班干设置,既锻炼孩子们的能力,又让孩子们乐此不疲。
2.趣味小名暖人心
我还喜欢给每一个孩子取一个他(她)喜欢的专属小名,会让你和孩子的关系更融洽。比如,廖云玥,我们叫她小玥儿;袁月,高大一点,我们就叫她大月儿;还可以只取名字中的一个字,庄浩然,我们叫他庄;吉言兵,我们叫他小吉;高大的杨凯杰,我们叫他杰哥;矮小的谭家浩,我们叫他浩子等等。当你用这些小名称呼孩子的时候,你会发现再调皮的孩子都会变得在你呼唤他的时候温柔如棉。
3.趣味评语爱作业
我班孩子们的作业本除了等级的标记,我还给他们留下三言两语的评价。比如,“字写得工整美观,赞一个。”“小玥儿不但会写字,画画也很出色,批改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小吉,如果能给这段话加一个总结是不是更完美呢?手工送赞32个,完美的书写,完美的表达,爱小吉。”孩子们会在你的评语后面给你回复,比如,“谢谢老师,爱老师。老师我补好了,您看看可行吗?”简短的评价换来孩子们对作业的期待与珍惜,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班主任,懂孩子比爱孩子更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善于用艺术的角度解读个性飞扬的孩子;用一些有趣的小方法,走进孩子的心灵,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从而让他亲近你、爱戴你,教育就成功了一半。没有趣味的教育,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摧残。
三、柔情沟通——大家都不累
这个“大家”,指的是我的大点点学生家长们。想让我的大点点跟着我不累,柔情沟通来帮忙。
1.有情短信心相容
您好:很高兴与您及您的宝贝在灵芝小学一(1)班相遇,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将携手度过,为我们可爱的宝贝健康成长,让我们珍惜这份缘,一路风雨同舟!我们的宝贝即将跨入小学一年级的大门,让我们收拾好行囊、整理好心情,陪伴孩子开启新的征程。一年级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呢?陪伴、引导、鼓励这些都非常重要。我希望宝贝们离开小学时能够讲文明、会倾听、懂宽容、爱阅读。想让我们的宝贝成为这样的孩子,首先我们应该是这样的人,或者努力和孩子一起成为这样的人。为了孩子,我们一起携手前行!
在家长还没有见到班主任之前,在校讯通里就会收到这样一条短信。一条温暖的短信让他们对这个还未谋面的班主任有了一份暖暖的好感,为以后班级工作的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心理氛围。
2.建立家委手牵手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深知家庭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没有合格的家长,就没有完整的教育。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家长参与到教育事业中来呢?家委会的产生正顺应了这一要求。建立班级家委会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家长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最大化,实现教育事半功倍、多方共赢——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共同受益。
家委会成立以后,班级以下工作就可以和家委会一起来完成:班级环境布置、购买小奖品、班级活动组织、家长特色课程开展等等,家委会是班级活动的强大支援。
有老师曾经问过,家委为班级付出那么多,会不会向老师提出让孩子当班干部、给孩子换位置之类的要求?我带过的班级除了有特殊原因外,没有一个家长跟我提过这样的要求。是什么原因让我的大点点会一直心甘情愿地与我配合,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呢?我想,这需要我们做到眼中有孩子。
我班除了有全班一起召开的家长会,还有小组家长会。我将班级分成5个小组,每组10人,有时是同质的,有时是异质的,习惯好的搭配习惯还需努力的,好的大点点来给还需努力的大点点支招,或者结成帮扶家庭。小组家长会一般会在放学后16:30开始到18:00结束,不妨碍下班后正常的活动。语、数、英甚至术科老师都邀请来参加,围坐一桌,以喝茶聊天的形式,把孩子的在校表现、优缺点等分析得一清二楚,再来讨论解决办法或者培优策略。这样的小组家长会针对性强,实现了因材施教,深受家长的欢迎。
3.细心观察助成长
平时我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会记录下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并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助推孩子快速成长。
大点点:发现我们家城哥最近有很多方面的进步。课上努力克制自己不打扰同学,课堂作业有主动完成意识,课间不会追跑打闹了。刚刚的语文课堂还举手赞扬同学的发言声音很响亮。很开心!我们继续在他的作业书写及遵守规则方面努力哈!
大点点:感谢您送了这么一位天使到我的班上来,她善良、友爱、宽容、好学,在刚刚结束的合唱比赛中,我们家小玥儿的领唱为我们的比赛增添了光环。下次的小组家长会给我们指指路,可好?
在这一条条温馨的问候、提醒、感谢的短信中,我们的大点点感受到了老师满满的爱意,感受到了老师真诚的态度、专业的能力,知道老师爱每一个孩子,老师所有的安排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除了敬佩之情外,就是更好地与老师配合。
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所以,香蕉是香蕉,辣椒是辣椒,不能把香蕉种成辣椒,也不能把辣椒种成香蕉,是香蕉就让它香甜,是辣椒就让它辣。做一个眼中有孩子、心中有柔情,懂得用爱架起家校沟通桥梁的班主任,引领家长共同构建适合孩子生长的教育环境,家长跟着你这个班主任放心、安心,自然也就不觉得累了。
每一位班主任都有两个班,一个是学生班,一个是家长班。学生班承载了梦想和希望,家长班是梦想和希望的风帆,而班主任便是这领路人。“游戏、趣味、柔情”,让我这个领路人的教育教学之路,既能比较有效,又能做到“你不累,我不累,大家都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