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浅议“放管服”改革在质监“双创双服”工作中的适用

2018-12-29 03:35文丨路遇
中国质量监管 2018年9期
关键词:质监监管改革

文丨路遇

“放管服”改革是一场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刻变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必然要求。“双创双服”就是激发市场活力,转变政府职能,是“放管服”改革在河北省的生动实践。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兼具审批、监管、服务的行政机关,在“放管服”改革和“双创双服”中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就是要将简政放权放到位;有所为,就是要履职尽责管到位、改进作风服到家,让“放管服”的改革思想贯穿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行为的每一个环节。

站位大局要学会“舍”,真正把该“放”的放到位,充分释放市场对质量提升工作的激活力

近年来,通过“放管服”改革,质量技术监督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一些监管理念、监管模式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领域的改革、一些工作的方式还没有摆脱部门利益、本位主义的束缚,已经滞后于百姓的期望,滞后于企业的要求。要敢于自我革命,勇于放弃部门权力,为市场放出活力,为营商改出便利。

一是“放”手,把精力聚焦到维护底线抓监管上来。对违法企业的严厉打击,就是对合法企业的最大服务。保持产品质量安全就是对经济的最大贡献,就是质监部门的最大政绩。改革开放实践表明,越是市场竞争充分的领域,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就越好,质量、品牌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不是政府选择、政府培育的结果。质监部门的第一职责是维护市场秩序、坚守安全底线,弥补市场在质量治理中的失灵。质量提升主要是市场的事、企业主体的事,质量监督部门的主要精力应放在监管和底线维护上。

二是“放”权,把效果体现在为企业松绑解绊上来。无论是“放管服”改革还是“双创双服”活动,目的是激发市场创新活力,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的归市场。质监部门负责质量的市场准入工作,包括工业产品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可及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修理资质许可等等。近年来,国家、省级质监部门就改革、下放行政审批权力作了大量工作,河北省市县两级已经实行行政审批集中改革,以唐山为例,质监部门的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已经全部划转行政审批局,但仍存在多、繁、乱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放权改革,按照市场化改革方向,敢于自我革命,勇于放弃部门权力,主动放弃局部利益,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为市场放出活力,为营商改出便利。

三是“放”开,把改革体现在激发市场活力上来。检验、检测、认证和标准这些机构属于质量服务产业,本质上就是市场行为。质量服务机构诞生于市场交易的需要,是买卖双方所必须的第三方质量信用服务,具有鲜明的市场属性和产业特征,无论是政府所属的技术机构,还是民营的认证公司,抑或是提供标准化服务的社会组织,都应该在质量服务提供的市场上享有公平竞争的权利和自由。放开管制可以解决我国质量服务产业的结构性短板。目前,检验检测市场竞争不充分,体制内的质量认证、检定检测业务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应该逐步有序放开市场,大力培育市场化的质量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各种类型主体平等地进入质量服务市场。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公开招标选择检定机构,大力推动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让检验检测机构真正成为市场第三方机构,推进检测认证市场的快速发展。

履职担当要学会“管”,真正把该“管”的管到位,切实强化监管机构事中事后监管的约束力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防范市场安全风险是底线。维护质量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是质量监督部门的首要职责。在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语境下,要警惕片面强调“放”和“服”的服务属性,而忽视了“管”这个核心监管职能而导致履职不到位。

一是最大限度制约“执法寻租”。过去,质监抽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抽检不分离,一些企业甚至专门“制(买)样”送检,事后整改流于形式,使监督抽查制度“失灵”;行政审批的事后监管也一样,被监管单位事前得到消息,监管人员、专家与企业有“固定”联系,再加上地方保护,使监管效果大打折扣。要认真落实国务院的改革部署要求,大力改革现行的质量监管方式,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质量监管制度。建立监管对象库、质量监管专家库和技术检测机构能力配备库,让受检企业、单位与监管人员、专家分离,有序开展飞行检查、随机抽查,加大检查结果的后处理力度,执法、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

二是夯实诚信体系这个管理“基石”。政府质量管理人员永远是有限的。要提升管理效果就要大力推行信用监管、分类监管。美国等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市场假冒伪劣产品较少,而质量行政监管人员并不多,关键在于有一套完整的信用体系。如美国,每个人都有的一个“社会安全号”,将每个人身处社会的各种信用记录归集起来。如果一个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被发现并记录,以后就不会有人雇佣或与他做生意,这种来自社会的信用惩戒比一般行政处罚更为有效。所以要大力推行质量信用建设,建立企业质量信用记录档案,并制订相应信用激励政策,让质量守信之人处处得利,让质量违法失信之人无处藏身、处处受阻。与此同时,要综合企业质量信用状况,给企业质量评分分级,有针对性地管理。

三是发挥“无数只眼”的监督作用。让社会的归社会,实际上就是要社会主体参与到共同治理的质量创新格局中来,发挥人民群众、企业主体、第三方机构等无数只眼睛的监督作用。要充分发挥专业的质量社会组织的第三方评价作用,加快全面推行比较试验制度,通过社会的力量推动高质量标准的运用,提高企业参与质量创新的能力,释放潜在的市场需求,推动各类专业化质量社会组织的发展,实现质量社会组织的多元化、专业化和细分化发展。要完成政府质量专业技术机构的转型,确立真正的市场法人和社会法人地位,使其成为质量治理的重要力量,

四是把“五个手指”攥成“拳头”。市场秩序中长期困扰百姓和政府部门的一些痼疾,许多是跨部门、跨领域的问题,不是单一条线能够有效解决的,必须推进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市场监管体系改革过程初期监管执法体制不完善、权责不清晰、执法标准不统一、执法程序不规范、队伍能力不适应、多头重复执法与执法不到位等矛盾问题,消除选择性、运动式执法,避免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要坚持目标导向,按照构建统一、权威、高效市场监管执法体系的要求,整合监管执法队伍、理顺监管执法职责、明晰监管执法规则、强化基层执法力量、创新监管执法方式、加强技术装备保障、推动部门协同监管,提高监管执法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改进作风要学会“服”,真正把该“服”的服到位,努力激发质量工作对双创双服的推动力

在新时代,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开展“双创双服”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由过去追求优惠政策“洼地”,转向打造公平营商环境的“高地”,这是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也是质量监管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是从宏观层面来讲,要融入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出台质量激励政策,尤其是在政府采购中,要扶持国产品牌发展。今年以来,唐山市质监局积极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49项量化指标,所有任务全部分解到54个市直部门和18个县市区。经过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质量资助和奖励力度,在省奖励基础上,明确了对首次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和省政府质量奖的企业的奖励数额。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意见》,明确提出每年安排市财政支持企业提升质量争创名牌,奖励政策可谓空前。

二是从微观层面来讲,要务实重效,服务企业质量提升。加强质量免费培训,在企业中大力推广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模式,树立先进质量管理企业标杆。唐山市质监局提出打造“三在三有四最质监”,对全市中小企业质量需求进行摸底调查,开展以“服务零距离、质量零缺陷”为主题的中小企业质量提升技术服务活动,与滦县、滦南、路南10家企业确定为对接帮扶点,针对企业提出的19条困难建立了台账。与首钢京唐等精准对接,就帮扶该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制定“路线图”。积极指导中车唐车获批全省首个高端装备制造轨道交通标准化试点,该项工作在省政府《要情快报》刊登,并得到了省领导的批示。在“唐山质监”微信公众号开辟了“质量微课堂”,宣传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为唐山市广大企业提供了“指尖”上的免费课堂。

猜你喜欢
质监监管改革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监管和扶持并行
基层质监部门在认证活动中的管理定位刍议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瞧,那些改革推手
增加“质监史话”内容
多一些执法方面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