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光宇 陈蕊 杨扬
【摘 要】 目的:探讨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慢性肾衰竭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40例符合轻中度抑郁症诊断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对照组);一组在此基础上接受8周的正念治疗(正念治疗组),用Zung氏抑郁量表(SDS)在干预前和干預后以及干预结束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定,并记录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念治疗组在干预治疗前后分别用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FMQ)测评一次。结果:两组的抑郁程度都有减轻,正念治疗组的变化更显著。结论:心理干预尤其正念疗法可以有效减轻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抑郁症状。
【关键词】 心理干预; 正念治疗; 抑郁症; 慢性肾衰竭
【中图分类号】 R3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7-027-01
慢性肾衰竭病程迁延,临床多系统受累,又缺乏有效的保守治疗措施。患者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因承受着来自疾病本身的进展和社会、经济等多重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态度,使并发症增多,导致患者生存质量的下降,抑郁加重,依从性更差,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中。
抑郁是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发病率约60%[1]。抑郁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密切相关[2-3],并导致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增加[4-6]。虽然抑郁发病率高及危害大,但临床医师的识别率却较低,加上患者大多比较排斥和回避心理问题,临床诊疗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把抑郁并发的一些躯体症状归因于肾脏疾病本身或药物等影响而疏于诊断及治疗,因此患者得到有效的心理干预的机会较少。
随着社会对心理学日益接受,慢性疾病患者对于心理治疗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近30年来,源于东方古老禅修的正念技术在国外发展壮大,广泛应用于临床领域。十余年前John Teasdale等三位认知心理学家在正念减压的基础上,整合了认知行为疗法,针对抑郁症的心理机制设计出了正念认知疗法课程(Mindful-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并通过严格设计的科学方法来验证其干预效果[7],国内外的诸多实证结果显示:8周的MBCT治疗对抑郁的改善和防止复发有理想的效果[8]。目前,正念认知行为疗法已成为抑郁症治疗指南中的一线治疗推荐。由于抗抑郁药物治疗会增加肾脏负担并带来风险,因此一般不作为这类抑郁患者的首选治疗,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的心理治疗才是理想的干预方法。故本研究选取轻中度抑郁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8周的正念认知疗法干预,探讨其对于患者的抑郁症状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腹透中心随访的慢性肾衰竭成年患者100例,经过Zung氏抑郁量表筛查,并由精神科主治医师按照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确定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入组标准:①诊断为慢性肾衰竭,未行肾替代治疗;②抑郁首发于慢性肾衰竭后,符合DSM-5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但未达到重度抑郁的诊断标准;③年龄在18周岁以上;④自愿配合心理测试及干预治疗。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得到临床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 符合入组标准的40人,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原发病。将40例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每周给予一次心理健康宣传讲座;另一组为正念治疗组,在心理健康宣教的基础上,给予MBCT课程,方法参照《抑郁症的内观认知疗法》,包括躯体扫描、正念呼吸、正念观察想法等。强调患者在练习中要一刻接一刻客观观察体会自己的思维、情绪等内心活动过程[9]。
1.2.2 Zung氏抑郁量表(SDS)由美国的Zung编制于1965年,是目前精神医学最常用的抑郁自测量表之一。主要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评定采用1-4制计分。共20个条目,包括情感障碍、躯体障碍、精神运动障碍和心理障碍等4组特异性特征。得分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在中国常模中,标准分大于50分就可以判定为抑郁症状。[10]
1.2.3 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 FFMQ)该量表共39个条目,分为5个分量表:观察、描述、正念行动、不判断、不反应。每个条目采用1-5点计分(一点也不符合-总是很符合)。[11]
1.2.4 治疗频率为每周一次,约60分钟的MBCT团体治疗,共八周,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测评SDS、FFMQ
1.2.5 生化指标测定 治疗前后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1.2.6 治疗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第1次)MBCT的简介,第二阶段(第2-5次)正念练习阶段,第三阶段(6-8次)将正念带入日常生活的练习。治疗的最终目标是让患者体验到,负性的想法、情绪都存在着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对抗和阻止它们。
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处理,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两组计量资料间的差异和用x2检验比较两组计数资料间的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正念治疗组20人,男12例,女8例,患者平均年龄(50.5±5.6)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高血压肾病6例,糖尿病肾病4例。对照组20人,男11例,女9例,患者平均年龄(49.9±8.8)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高血压肾病5例,糖尿病肾病2例,多囊肾1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原发病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干预前后两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的抑郁程度无显著差异;经过8周的干预,两组抑郁评分均有下降,正念治疗组减分明显,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临床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
为期8周的正念认知疗法能减轻慢性肾衰竭合并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
3 总结
正念认知治疗以作为一级推荐的心理治疗方法,在西方国家已广泛应用于抑郁的干预和预防抑郁复发等临床领域。而在国内,心理治疗技术主要是用于心理疾病的患者,治疗对象比较单一,慢性躯体疾病合并心理障碍的这一类人群为数众多却长期受到忽视,心理和躯体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了症状的复杂化,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心理治疗因为和临床各科患者结合较少,治疗技术未被充分认识。本研究尝试使用心理干预给慢性肾衰竭患者有效治疗。对于这部分已接受正念认知治疗的患者,将继续给予长期随访,进一步了解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张敏,梁瑞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04,3(10):573
[2] Gillanders S,Wild M,Deighan C,et al.Emotion regulation,affect,psychosocial functioning,and well-being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 Am J Kidney Dis,2008,51:651-662
[3] Finlelstein FO,Feinkelstein SH.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In :Brown E and Parfrey P,eds[M],Compliance of Long Term Dialysis,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1999:168-187
[4] Chiicot J,Davenport A,Wellsted D,et al.An 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survival in incident dialysis patient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1,26:1628-1634
[5] Boulware LE,Liu Y,Fink NE,et al.Temporal relation among depression symptoms,anrdiovasular disease events,and mortality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contribution of reverse causality[J].Clin J Am Soc Nephrol,2006,1:496-504
[6] Einwohner R,Bernardini J,Fried L,et al.The effect of depressive symptomson survival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J].perit Dial Int,2004,24:256-263
[7] 吳琼, 石林, 夏志鹏,等. 不同时长和内容的正念训练对抑郁的干预效果[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21(4).
[8] 尼维德(美)等著,吉峰等译.变态心理学 变化世界中的视角[M]第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66-372.
[9] 辛德尔·西格尔, 马克·威廉姆斯, 约翰·蒂斯代尔,等. 抑郁症的内观认知疗法[J]. 2008.
[10] 张明园.精神科量表评定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41.
[11] Deng Y Q, Liu X H, Rodriguez M A, et al. The 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hinese Version[J]. Mindfulness, 2011, 2(2):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