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胜任力调查研究

2018-12-28 20:41刘广利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0期
关键词:胜任力学生干部高职院校

刘广利

摘要: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胜任力水平的高低,与学习的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密切相关,提高学生干部的胜任力水平意义重大。本文以JZ学院为例,在理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得出JZ学院在学生干部胜任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干部胜任力培养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胜任力

学生干部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中坚力量,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JZ学院为例,采用实证研究、个案研究、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和查阅文献,编制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胜任力问卷,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解读相关概念,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对JZ学院学生干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知JZ学院学生干部胜任力的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提出提升学生干部胜任力的对策提供研究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学生干部

有研究这样界定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中间力量,是老師的得力助手,是学生各项活动的计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对学校学生管理质量高低起决定性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和促进学校发展的一支关键队伍。也有研究中谈到: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中的积极分子代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在服务学生锻炼自己,他们在学校各级学生组织中担任管理职位,通过管理成员、组织活动等发展自己,同时为其他学生提供锻炼平台。由此可知,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指这样一部分大学生,既有着学生管理者的身份,在各级学生组织中承担不同的管理任务,参与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同时又作为在校生,是被管理者,有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重身份。

2.胜任力

学生干部培养中的胜任力概念,最初起源并运用于企业管理中。胜任力这一概念能够作为推测我们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它是个体能够很好地完成工作或活动的突出特性。虽然研究界对胜任力没有一个一致的界定,然而不同学者的认识都有共性,就是都认为胜任力是一种能够测量的特性组合,也都指出兴趣、态度、知识等因素在胜任力中的作用,都是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能够作为绩效参照标准,而且有一定的动态性。

二、调查基本情况

JZ学院现有在校生约15000人,学校三级学生干部约占全校学生数的三分之一左右,本文通过随即抽样,对JZ学院的三级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容量400,发放并收回问卷共计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82份。

JZ学院学生干部胜任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都是以本部分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为依据的。为保证调查数据的效度和信度,选取样本时全面涵盖了院、系、班三个层面的学生干部代表,尽量降低误差,保证问卷调查结果的真实和可信程度。另外,在设计调查问卷时,把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上岗时间、是否独生子女、年级和干部层次等也做了统计,这样能够更详细地分析学生干部的具体情况,为深入分析提供一手资料,确保调查结果的可信度。

三、JZ学院学生干部胜任力现存问题分析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归类分析可知,JZ学院学生干部的胜任力水平综合来看还较好,学生干部的政治思想和组织能力等较高,但高职生在学习方面和个人魅力上还有待提高。这些结论同调查问卷中的“你认为现在的学生干部是否合格”的调查分析情况基本吻合。JZ学院学生干部胜任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归因主要有干部的选拔培养、干部的能力水平及激励机制等三个方面。

1.学生干部的使用选拔和培养机制不完善,重视性不够。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制度性建构缺乏,没有进行校级顶层统筹设计,组织选拔制度不健全,缺乏规范性和灵活性,操作性不强。从而导致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不愿或不敢去尝试,造成人才流失或浪费。同时,培养模式固化,没有设身处地为学生干部自身发展着想,引导强化学生干部自身素质建设方面不够,注重单个管理能力培养,缺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比如社交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对学生干部从思想上认识高度不够,重视不深,没有形成很好的良性运行机制

2.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不高和办事能力不强。在培养学生干部方面因个体素质的差异,导致了学生干部水平参差不齐。比如,一些学生干部学校对其培养重视不够,他们也没有去注重自身能力方面的发展提高,在其进行干事或管理中,往往抓不住问题的核心,分不清主次,解决学生问题时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和效率;还有一些学生干部积极挖掘自身的潜力,加上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个人的努力学习与实践锻炼,处事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大大地提高,促使他们更加热爱担任学生干部,进而为做学生工作而感到自豪,提高了学生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故此变得更加优秀;还有一些学生干部在某些方面欠缺,比如,个人处事风格和习惯,男女干部自身的魄力和魅力,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存在的管理能力迥异,农村和城镇学生干部之间的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差异,等等。

3.学生干部的激励运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有些学生干部在工作中体现出思想放松、动机不当等问题,这样的学生干部就很难发挥服务学生的作用。例如有的学干部自己不主动,也得不到老师们的有效指导,就会产生“过一天少三晌”的得过且过心态;也有的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没有获得老师和学校及时的表扬、鼓励和肯定,就会失去信心,自己的能力特长也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也没有做到,慢慢地,这部分学生干部的工作激情和热情就会越来越小,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学业。

总的来说,面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其培养对策意义非凡。这些研究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管理的理论,更多的是能够很好地指导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实践。除了可以为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培养提供依据之外,还有利于学生干部个人更好的成长成才,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为今后顺利步入工作提供帮助,也充分凸显了当代大学的科学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青团中央、全国学联.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2006-2010)(中青联发[2006]号)[Z].2006.

[2]付盼盼.高校学生干部的胜任特征研究[D].南昌大学,2014.

[3]卢文凤.胜任力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01).

[4]丁谌.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胜任力培养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1).

[5]孙慕.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探讨[J].社会心理科学,2015(05).

猜你喜欢
胜任力学生干部高职院校
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的自我评估与模型建构
浅议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
基于学生干部教育管理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高职学生干部成长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