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在徐行中得法

2018-12-28 10:44吴扣香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8年12期
关键词:草房子古堡曹文轩

吴扣香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所以,当下学校重视学生读书,各种各样的必读书目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读书形式也花样百出。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最后一句“读整本的书”。

读整本书意义深远,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影响颇深。笔者从实践角度出发,以曹文轩小说为主题,师生一同阅读整本书,试着探究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以小说主题为“契机”,寻找阅读作品的关联

读者不难发现,在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中,很多作品表现出共同的主题,例如《云雾中的古堡》 《水下有座城》 《根鸟》等作品,表现的其实都是“追梦”主题。在这些小说中,作家花了大量的笔墨精细入微地刻画了伙伴们“追梦”的艰辛和心情的跌宕起伏。阅读这些单篇,可以让学生感受人世间形形色色的“梦”,感受故事中人性的善良,梦想的执着,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与此同时,也让学生对书中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云雾中的古堡》一文中,当追梦少年麻石和森仔克服重重困难登上山巅时,想象中的古堡轰然倒地……而在《水下有座城》一文中,槐子和秀鹊一次次寻找水下那座城而不得。看似失败,可是在攀向古堡的一路艰辛中,在寻找“水下城”的执拗中,他们不经意间收获了很多很多,对自尊和名誉的捍卫、对友情的考验……这难道不是青涩稚嫩的少年精神蜕变的必经之旅吗?神圣的,往往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所以,这是关于人的心灵成长的小说,对学生影响触动比较大,那么师生共读时,在这些小说题材存在共性的联系下,就可以设计以下聊书话题——

(一)诠释类话题:

1. 你注意到小说中的很多风景描写吗?(比如反复出现的大雕、反复出现的一汪水),这些描写有何用意?

2. 两篇共读下来,你发现这些少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二)开放性问题:

1. 你认为哪一事件是麻石和森仔寻找古堡行动中困难指数最高的?

2. 你赞同这些十四岁的孩子为了追梦来一趟冒险之旅吗?说说你的理由。

(三)延伸性话题:你有与这些少年相类似的成长经历吗?

(四)根据话题可以确定如下聊书目标:

1. 通过品书名、猜故事、看微课,激发学生阅读《云雾中的古堡》 《水下有座城》的兴趣。

2. 比较策略中寻访人物共性特征,凸显人物个性形象。

3. 比较策略中抓住“情绪”,梳理小说中少年的追梦之旅。

4. 围绕“选择”展开争辩,感受“梦想”的力量,进而给生活以启示。

5. 用换位体验,角色日记和阅读回应的方式学会换位思考,友好合作和交流。

所以,把作品中的某些人物进行横向比较,理解文中追梦的内涵,把握经典作品的精髓,可以提升阅读整本书的鉴赏能力。

二、以重点人物为导索,强化阅读内容的整体性

在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中,编者一般都注重从经典名著中节选一些精彩典型的片段,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例如,曹文轩的《草房子》中的《红门》这个章节也选入教科書。整本书中每一个单篇都独立存在,学生阅读时很容易把这部书当成单篇来读,不容易建立起整本书阅读的意识。如何引导学生将小说中人物串联作为一个阅读整体是设计的难点。《草房子》中这些人物恰恰组成了一条线,串联起主人公桑桑的成长。教师设计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影响桑桑成长的人物”这条线索,从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人物,梳理出文中描述这个人物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点。学生通过分析这些人物,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鲜活、命运的起伏。

共读中可以设计以下话题:曹文轩笔下的少年形象个性鲜明,最能打动你、让你难以忘怀的人物是谁?评选出“最少年”,可以是最英俊少年、最幸福少年、最懂事少年等。选出书中最具代表人物的少年们: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将学生分组成五个方阵。在评选的过程中,让学生去书中寻找你认为的“最少年”,并适时引导他们去品味精彩文字,感悟人物形象。这样在整本书的引领体悟下,人物才能真正走到学生心灵深处,才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与书中人物产生共鸣。

例如,以秃鹤这个人物为例,前后的转变就是成长的过程。设计时教给学生研读的方法,教给思维导图的画法,为深入研读进行架构。在这个板块交流秃鹤的故事并简要概括,如从丑到美的转折点是什么?讨论“甩帽子事件”和演屠桥事件人物内心的动荡,交流相关话题:尊严是如何赢得的?什么才是真正的尊严。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可再次指导学生绘制不同的思维导图,如秦大奶奶前后态度的转变,像桑桑生病前后的心理历程,杜小康家境翻天覆地的变化,细马对养母态度的转变等,可以使用下面导读单:

三、以学生问题为突破点,提高阅读策略的有效性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后,很快就能完成整本书的初读。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学习”,教师还要引导他们深度阅读整本书,促进他们的思维碰撞,激发出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教师要抓住学生在初读时产生的问题,以此为突破口,推进整本书的深度阅读。

比如,学生在初读《山羊不吃天堂草》时,针对三和尚这一人物容易产生以下问题:三和尚是好人还是坏人?三和尚他们是贪财的人吗?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将学生的问题梳理归类,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相关人物描写的细节,并将这些细节串联起来,进而仔细思考人物成长之旅中的转变这一核心问题,再让学生以“我看成长”等话题,真正写出给自己的成长感言。教师设计的出发点是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将这些问题转化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作品,细读文本,探索字里行间的信息,运用细节描写以小见大、点面结合、片段性阅读等策略,带动整本书阅读,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健全的人格是在一次次矛盾冲突中形成的。学生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在研讨和碰撞中获得新的意义。

四、以风土人情解读为抓手,挖掘阅读思维的纵深度

整本书内容多,信息量大,需要运用多种方法来阅读。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要通盘考虑如何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除了常见的浏览、速读、精读等方法外,抓住整本书中富有特色的核心内容展开阅读,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小说作品中往往会融入人物所在社会大的环境背景,它们正是解读作者情怀和作品主题的密码。例如,曹文轩在他的作品中不止一次描写到“大麦地”这个美丽的地方,油麻地小学点击率也特别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比较阅读 《草房子》 《青铜葵花》 《细米》,紧扣书中环境景物,完成如下阅读单:

学生发现《草房子》描写的景物有:金色的草房子、枫树、白杨树、玉米地、荷塘、鸽子、大河、木船、芦苇荡、苦艾。

学生发现《青铜葵花》描写的景物有: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一群白鹭、几只野鸭、淡蓝的楝树花、金灿灿的葵花田、青砖红瓦的房子。

学生发现《细米》描写的景物有:一条大河、两岸的麦田、水塘边啃草的老牛、停在小河里的船、慢悠悠旋转着的风车、觅食的各种颜色的鸽子、万顷芦荡、雪白的芦花、如水的月光、几户人家的炊烟……

从中不难发现,作品中充满了乡土气息,特别是“一条大河”,水成了曹文轩小说不可缺少的意象,它纯净、柔韧、宁静、灵动。水成了作家小说永恒的题材与主题,他的所有小说几乎都和水有关。作品中,水既作为一种简明的環境因素描写来烘托气氛,同时又具有隐喻象征的性质。因此,曹文轩在作品中常常借助“水”领悟所有的道理,可以说水和曹文轩的思想意识已经和谐地融为一体。为此,可以设计如下目标:

1. 通过对三本田园小说的阅读整合,感悟作家笔下“水”元素在环境中的凸显。

2. 运用比较、连结策略,感悟“水”从环境到情节及人物精神内涵的延伸。

3. 感悟作家如水般文字,领悟由水的思考延伸到作家纯美系列风格探讨。

师生共读时,逐渐形成学生对乡土美的认识,领悟“水”的深层含义。教师要把学生引向深度思考,感受主要人物生活的氛围,理解乡土环境对表达作品主题的作用,看风情就是看民情,观风俗就是观社会。在运用常规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抓住核心的特色内容,既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也能够促进他们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

优质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有兴趣地“读起来”,有计划地“读下去”,有目标地“读进去”,有感受地“读出来”。适宜的教学方案能够为学生点燃读整本书的热情,给学生创设读整本书阅读的情境,切实地让整本书阅读在日常教学中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镇江市丹徒区黄墟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草房子古堡曹文轩
沉睡地下的古堡
亲近厚实大地,疗愈澄澈童心
两袖清风
从《草房子》探讨儿童文学里“中国故事”的讲述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想飞的草房子
神秘的古堡
独有的精灵——读《草房子》有感
曹文轩的吃相
爱着草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