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厚朝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 江苏苏州 215123
确立了以主持人为核心的以老带新的研究团队,进行了课题研究的具体分工,组建了调研小组。调研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用人需求的相关企业、行业协会及政府职能主管部门、毕业学生和在校学生。
依据对调研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归类、分析,结合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和行业企业需求,充分考虑中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基础上,按照智慧物流为核心理念,坚持以互联网+的思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职业教育办学理念,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以“能力递进、纵横拓展、项目式模块化设置”为原则,以期探索出一条从中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物流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物流专业课程标准及课程内容着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通用模式模式。
智慧物流本质是以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通过数据的获取、数据的分析,形成以全程监控、网络规划、协同优化、客户画像、需求预测、决策辅助等为基础的数据底盘,以数据驱动,结合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物流智能化的硬件设备,提高物流流转效率,降低物流运营的管理难度。
培养目标的有机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源头,只有目标明确,衔接工作才能到……中职阶段教育主要是为初中毕业的学生开展基础性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基本劳动者,是高职院的合格生源,通过一定的专业教育,培养面向一线岗位的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技能型劳动者。同时为高职业教育提供具有专业基础的后备生源;高职阶段教育是为企事业单位或自行创业者培养高层次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具有高等性、职业性、技术性和服务区域性等特点。人才培养类型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技术型和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
即完成中高职教育本身的“就业”目标外,还应该增加职业教育的“升学”任务,中高职专业衔接的“二维目标性”是充分尊重职业教育学生的选择,在中职、高职专衔接阶段,对于有基础有能力进入高一层次阶段学习的学生,摸清学生的文化、专业技能功底,制定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技术技能水平,实现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对接。另外有一些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或者是家庭经济状况,或者是本专业就业的形势,或者是自身的学习基础的原因不能升学而选择就业,那么就应该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在升学目标的基础上设定就业目标,升学与就业"双元目标"并举,“二维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并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的人本特征。
高职应该坚持中职为基础,依据相应层次学生的文化、专业技能功底,切实可行地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技能水平,真正实现中高职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对接。
中高职衔接应当是使受教育者从“初学者”成长为“应用型技术专家”的过程。根据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的递进性和衔接性、专业内涵的扩展性和提升性,首先明确中、高职不同阶段应达到的职业能力标准,避免中、高职培养目标重复和错位。其次,在构建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时,根据企业岗位(群)对中职、高职两个阶段的职业能力要求,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使两个阶段既相对独立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紧密的关联性。(见表1)
传统的课程体系,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都是按照“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设计,属于学科式的课程体系,即课程设置模式是“知识累积式”,把大量繁难的理论课程集中到了中职阶段,而在高职课程实施的应用性反而要强得多。这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发展。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手段的蓬勃发展,物流行业不断接受挑战,逐渐从传统的“纯人力阶段”不断发展至“半自动化”甚至“全自动化”的智慧物流阶段。在智慧物流环境下,人、货、场之间的衔接更加便捷,整个物流过程中的作业效率、成本、人在过程中的作用定位等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可建立螺旋递进的教学环节。
所谓“四元一体“的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模式是指:政府+企业+院校+学生的一种共同参与制定中高职的课程体系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每“一元”都很重要,都承担着重要角色:这里的政府主要指教育主管机构,他们出台宏观政策,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以及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等文件要求对中高职衔接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具有基本的指导作用,同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与评价;企业对专业人才胜任具体岗位的知识能力、操作技能反馈给培养院校,并对培养过程和途径提出合理化建议与意见;学生则主要针对不同阶段知识获取深度、获取的方式以及考核形式提出合理化的意见与建议,主要是体现在获取知识的参与度上面。而院校则是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将理实一体化,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按照技能提升、素质养成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元一体”衔接课程体系实践过程中,首先可以有效地避免课程内容重复浪费、实践能力脱节、实验设备科学调度与使用等问题。因为在这种模式下,衔接院校的老师与学生都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参与者。他们彼此熟悉各自院校的情况,如实验设备、实训场地、开设专业课等。他们可以根据政府(教育主管机构)要求、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等来选取专业课程,构建知识能力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并且保持在知识与能力结构上都是螺旋式上升的效果。其次,政府、院校、学生、企业既是问题的提出者,同时又是问题的解决者,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加强与学生互动;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知道那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那些知识或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强。同时,还会对案例的选取与设计,知识的评价方法与考核方式提出一些意见。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和接受,也便于教师更好开展施教工作。保持了畅通的沟通渠道。
表1 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人才岗位及岗位职责一览表
在确立中高职衔接过程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做到既能独立自成体系,又要中高职之间知识和技能具备明显的梯度。中职强调专业素质基础养成和基本技能规范,高职注重熟悉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技能熟练。必须理顺中职与高职的课程开设顺序,分清各门课程之间知识结构上下承接顺序和平行支撑关系,在课程的分配上避免两个阶段的不必要重复。以仓储管理实务课程衔接的方式为例,包括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同一门课程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衔接,找准衔接点,明确核心衔接课程的门数和名称;对于核心衔接课程,两个阶段都必须开设,根据各个阶段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突出课程的核心地位,以确保不同类型的生源具备基本一致的核心素质。同时,为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高职阶段的标准应增加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见表1)
根据对行业调研及工作岗位需求及任务进行分析的结果,应以“职业岗位”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素能提升”式课程开发主线,坚持知能一体化设计的原则、柔性衔接的原则、适应学生发展特点的渐进式原则,把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教学核心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标准。
在设置课程学习内容及学习程度上做出区分。分析具体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明确课程衔接前后的关键知识点,以及知识、技能学习点有可能不同,但内容点一样,在学习程度上则要尽可能体现出层次,合理确定各阶段课程的深度、知识的广度以及教学内容的维度,基础能力课程以理清概念、强化基础为目标,专业能力课程以突出知识应用为重点;专业技能实践课程以技能实操为主题,同时注重课程间的相互衔接、渗透与融合,目的是体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策略,由普及技术到高新技术,由操作型到管理型等层级特征。送样可以避免由于课程内容的重复导致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可使学生在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努力使课程功能取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取向一致。根据物流企业流程建立以下物流课程:
(1)物流实务:该课程作为物流入门课程,该课程基于物流运作流程为主线,融合线上电商与线下物流,讲解包括:物流基本概论、物流案例分析、物流模式、物流技术、智慧物流等知识,让学生理解物流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物流信息处理基本应用技能。
(2)仓储与配送实务:该课程面向仓储配送管理岗位,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让学生掌握物流仓储和配送作业流程及业务内容,并熟练进行仓储配送岗位技能操作,具备商品管理能力、仓储作业操作能力、配送中心存储及分拣规划能力以及配送路线制定能力。
(3)物流信息技术:本课程主要围绕物流信息化中所涉及相关技术,培养学生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内容包括:物流信息采集与识别技术、物流信息储存传输技术、物流信息交换技术、GPS与GIS技术等。
(4)跨境电商物流:本课程顺应当前跨境电商的发展,面向跨境物流相关岗位,让学生了解当前跨境电商发展,掌握跨境物流模式及运作,理解跨境物流关税征收及报关流程等,培养学生掌握跨境电商所涉及的邮政物流、国际商业快递、专线物流、海外仓、国内快递的跨国业务等跨境物流操作流程,掌握跨境电商平台中物流模板的设置、运费计算、成本核算、发货配送及物流纠纷的解决等操作技能。
(5)物流数据分析:新零售环境下,物流数据分析对电商运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本课程在学生了解物流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物流数据分析思维及能力,让学生掌握物流数据分析工具、并借助数据分析工具针对不同的物流数据,依据数据指标进行分析。课程内容包括:物流数据分析基本理论、物流数据分析的统计学基础知识、数据分析工具介绍、数据分析工具基本操作、物流行业数据分析应用等。
表2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中职与高职课程标准一览表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课程教学改革中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差异性问题的解决,增强学习互动性。互联网+教学的结合是教学过程中的新突破,它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突破的时空范围,实现了人机互动。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充分应用整合性思维,利用网络平台工具将综合性、交叉性和技术的复杂性专业课程进行整合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