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11月22—23日,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展示暨武汉市江岸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成果展示活动在黄浦礼堂举行。此次课堂展示活动邀请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2016年小学语文“十大名师”张学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2017年《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毕英春,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贺敬,台湾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系兼任讲师、新北市修德国小教师陈丽云,香港城市理工大学语文学硕士杨可琪等7位两岸三地的小学语文名师执教。7位名师分别围绕着“语文主题学习”这一主题,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
同时,主办方还邀请了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崔峦、上海师范大学原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忠豪和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教授林于弘担任评课专家。专家们不仅对每节课有细致周到的具体点评,还给出了发展性的建议。并且,专家们从各自角度出发,强调了阅读和语言运用对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阐述了“语文主题学习”的精要。
武汉市育才二小彭衡岚老师执教阅读分享课
会上,江岸区教育局副局长黄运萍作了题为《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推动语文教育教学变革》的报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江岸区推进语文主题学习的先进经验。2017年,江岸区教育局和华樾教育研究院合作进行“语文主题学习”项目的实践研究,努力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在教育目标上,江岸区小学教育工作以“质量优、特色新、品位高、现代化”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实践“适合的教育”,不断提升质量,推进江岸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推进机制上,江岸区教育局将“主题阅读”研究纳入“质量一号工程”进行管理,采取“一主两翼,整体推进”的基本策略展开实验研究,即以学校研究为主体,初教科、教研室为实验研究助推的两翼,两部门分别负责行政推进和研究指导,有序推进全区的实验研究工作。现在,江岸区的语文主题学习实践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重视语文本体、紧扣阶段目标,强调紧扣新课标的要求教学,通过语文主题学习,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二是重视课堂结构的优化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教师必须深钻教材、集中目标、优选内容,强调师生双方都应该课前自学、课中导学、课后延学;三是重视类型化研究和迁移运用,强调分文体、分课型分类施教,强调基本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迁移运用。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朱长华、江岸区教育局调研员潘峰,武汉市各区骨干教师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五百余名教师代表参加了观摩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