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医学院药学院,日照 276826;济宁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济宁 272067)
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象牙塔内的莘莘学子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肩负社会发展的重任。但他们由于年纪轻且阅历少,面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受到了社会各方的关注[1-2]。与同年龄阶段人群相比,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大低于其他群体,至少1/5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轻重程度不一[3],因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大学学业的,占到整个退学、休学人数的一半以上。大学生中体质弱势群体,主要指残疾、疾病、肥胖等体质因素导致完成不了大学公共体育课学习的群体;相对于正常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本文对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数据参考。
以山东省济宁市、日照市两地13所高校的561名体质弱势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561份,收回有效问卷527份,有效率94%,其中男生312名,平均年龄(19.85±1.87)岁,女生215名,平均年龄(19.26±1.38)岁。全部为申请公共体育课程免修,且自愿参与调查的学生。
1.2.1基础资料调查 包括大学生的性别、年龄、年级、生源地等。
1.2.2《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有90个测评项目,分为9个方面测评,即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每个测评项目有5个层次: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分别记1~5分。各因子信度为0.685~0.873,效度拟合指标为GTI=0.966,NTI=0.980,CTI=0.987,RMSEA=0.047,χ2/df=2.767。量表的信度、效度良好,能够保证调查的可靠性[4]。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见表1。
见表2。
见表3。
见表4。
表1 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与全国大学生常模SCL-90得分比较(分,
注:*P<0.05。
表2 男、女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SCL-90得分比较(分,
注:*P<0.05。
表3 城市、农村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SCL-90得分比较(分,
注:*P<0.05。
表4 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与全国大学生常模SCL-90得分比较(分,
注:t1、t2、t2、t4分别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体质弱势群体与全国大学生常模得分比较值;*P<0.05。
本文结果显示,山东省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和全国大学生常模组的SCL-90总均分都在1.5~2.5之间。弱势群体组总均分1.74,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组,9项因子得分,除“躯体化”“敌对”和“偏执”3项,都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尤其是抑郁程度明显。主要原因有:1)大学生群体的心智不够成熟,缺乏意志力与自我调控能力,遇到困难、困惑时极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2)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发育的原因,他们运动能力比较差,掌握不了体育课上的运动技能,加之自卑心理,课下羞于练习,引发恶性循环,生活缺乏自信心。3)由于山东省是教育发达省份,校内竞争与就业压力较大,更易使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心理出现问题[5]。学校应构建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备案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为预警对象,关注其日常心理动态;对他们开设专项课程辅导,以心理干预的方式,积极改善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女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偏执”6个因子得分和总均分高于男生,可见其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有研究认为,女生一般更内向、注意细节,应变能力差,容易紧张失控,体验到的心理冲突更大[6]。而且女生在生理期受激素水平影响,不仅心情、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更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女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
主要原因有:1)农村的学生人际关系较为淳朴和直接,走进大学校园,面对新环境,更容易出现交际紧张、敏感、自卑等[7]。2)学费与物价的原因,会使农村大学生因为经济窘迫而出现一些心理失衡问题[8]。3)城市学生中、小学接受的包括体育在内的教育规范系统,心理健康水平相应得到提高[9]。城市与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使我们认识到,对于农村体质弱势大学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症下药,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适应社会,全面健康成长。
大一新生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4个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且各年级比较其SCL-90得分最高,说明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新生入校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和学业压力需要适应,加之自身体弱的现实,心理负担重,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学校对新生应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增加处理人际关系,缓解抑郁、焦虑、敌对情绪的授课内容。大二、大三学生只有“抑郁”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表明两个年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后,心理健康问题相对减少,但持续的抑郁情绪应引起关注。大四学生“强迫症状”“偏执”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表明进入大四后新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大四学生因面临着就业、升学压力和恋爱交友等诸多问题,缺乏安全感,易产生急躁情绪,出现心理问题。学校应未雨绸缪,在三年级就开始缓解偏执、强迫症的心理健康课程。
本文结果显示,大一、二、三年级的体质弱势群体学生“抑郁”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说明抑郁情绪贯穿了许多体质弱势学生大学生涯。精神医学规定一般抑郁不应超过两周,如果超过一个月,甚至持续数月或半年以上,则可以肯定是病理性抑郁症状[10]。由于体质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更低于正常大学生,对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教育应受到更多地重视。有研究认为,大学生需要建立自我同一性,在保持个性和满足社会预期上维持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11]。体质弱势群体学生需要应对自身体弱带来的持续压力,很难保持自我的同一性,缺乏信心,思维抑制;其次,较少参与体育运动以至自我封闭,长时间心境低落,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由此,学校、教师应长期关注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抑郁情绪,开设专项心理健康课程促进其心智发展;改善其学习生活环境,助其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帮扶支持体系,减少其压力性生活事件[12];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性别、生源地、年级的不同会导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帮扶工作时要针对他们特点,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多措并举,才能有效预防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抑郁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