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押宝”,而是“构造”*
——浅析2018全国Ⅰ(文)第17题的考生应答及教学思考

2018-12-28 10:20江西省九江市第七中学332000
中学数学研究(江西) 2018年12期
关键词:通项道题本题

江西省九江市第七中学 (332000)

张明星

今年6月,笔者参加了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监考工作,随后作为阅卷教师,又参加了文科数学全国Ⅰ卷第17题的改卷工作.回顾考场上考生的表现与试卷上考生的作答,现谈几点针对本题考生暴露出的问题及教学应对策略.

(1)求b1,b2,b3;

(2)判断数列{bn}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说明理由;

(3)求{an}的通项公式.

这一问主要考查数列递推公式的应用,逻辑上由a1⟹a2⟹a3,再由a1⟹b1,由a2⟹b2,由a3⟹b3.从考卷上考生的答题过程可以看到,本题的答题区域内,第(1)问实际空白的,寥寥无几,说明考生大多都掌握了“由数列的递推公式结合首项,依次递推出后一项”的方法,而数列{bn}与{an}的关系又比较明显,易得第(1)问答案.这一问主要的作答错误在于少数考生计算出错;也有极少数考生不能理解“nan+1=2(n+1)an”这个递推公式的意义,从而无从动笔.

针对第(1)问考生的作答表现,我认为在解答题第一道题,设计难度系数较低的第(1)问,有利于考生静下心来开始解答题的作答,这一问的设计,使得整道题呈现出合理的难度梯度,考查了数列的递推公式,结合后面两问,使得考查数列的知识点覆盖面更广;从考生丢分的情况分析,在平时的教学中,“逐个将n赋值代入到递推公式中,从而求得数列中的前几项”,是“求数列中的指定项,特别是数列前几项值”的重要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运算能力”的核心素养,我们在教学时,不能因为“简单”而忽视,尤其要让学生体会“数列递推公式的涵义与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第(2)问有考生在判断{bn}是否为等比数列之前,还作了{an}是否为特殊数列的判断;“由第(1)问中求出的a1=1,a2=4,a3=12,得出{an}为等差或等比这样的谬误”,想由{an}的“特殊性”得出{an}乃至{bn}的通项;也有考生写到“由b1=1,b2=2,b3=4,就匆忙下结论说“{bn}为等比数列甚至有说是等差数列”.这两类错误不是个例,必须引起我们警觉:有些同学在学习完《数列》章节之后,形成了“一个数列不是等差数列,就是等比数列”的思维定势,因此当他们在做本道题时,就像在“等差”与“等比”之间“押宝”,哪怕得到的结论牵强甚至是错误,也无力纠正.因此如何在平时的《数列》教学中让学生形成“辨证思维”的数学思想,而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狭隘思维模式,任重道远.但至少我们可以跟学生说清楚:并不是所有的数列都那么地“有规律”,例如:将周一集会升旗时,队伍中某一列学生的视力值排成一列,构成一个数列,该数列很可能既不等差,也不等比,“有规律”的数列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点,但不是我们研究的全部.

纵观本题的三个问题,显然第二问“判断数列{bn}是否为等比数列”,进而“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bn}的通项”,是本道解答题的难点,平时我们讲到的可以构造出等比数列的情境有很多,重点是让学生明白构造的“新数列是否符合等比数列的定义(即从第二项起,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是否为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或者用‘等比中项法’)”,大致按“观察、变形、下结论”这样的三部曲.

本道题数列{an}“不特殊”——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但与{an}相关的另一个数列{bn}“特殊”(等比),借助于这样一个“特殊”数列{bn}的通项公式,来求得这样一个“非特殊”数列{an}的通项,这就是第(3)问的解题思想.可以说“思想支配着我们的行动”,前面的“变形、构造等比数列”的方法、技巧,是在数学思想的支配下“动起来”的;只不过,在本题的“三问”设计之下,这种间接求得“非特殊”数列的难度降低了.

猜你喜欢
通项道题本题
数列通项与求和
误会
n分奇偶时,如何求数列的通项
巧求等差数列的通项
求数列通项课教学实录及思考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这道题谁会做
今天是几月几日
找规律
Q博士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