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洁
尿样检测分析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检验项目, 并且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 检测技术和仪器也在更新[1], 各种检测方式被应用, 尿液分析仪的使用逐渐普及, 检测的速度和精密度也明显提高。但是在检测过程中诸多中间环节以及因素均对仪器检验结果产生影响[2], 还由于试纸带容易受到化学因素以及检测人员的操作等因素的干扰, 易造成假阴性以及假阳性, 本文主要对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所检验科2017年2~4月检验的200份尿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
1.2 治疗方法 尿样采取患者空腹的晨尿, 并用清洁的尿杯接取中段尿10 ml, 在取样后2 h内检测完毕。200份尿液样本分别采用尿样分析仪、手工检测法进行检测。尿样分析仪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尿样分析仪为优利特-500B尿液分析仪, 试纸为桂林优利特试纸带。手工检测法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不同检测方法检测尿液样本的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尿样分析仪检测尿液样本白细胞阳性32份、酮体阳性29份、尿蛋白阳性30份、尿糖阳性25份, 均少于手工检测法的56、46、46、49份,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不同检测方法检测尿液样本的结果比较(份, n=200)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检测仪器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人们越来越注重仪器检验, 在尿液检测中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和传统的手工检测方法被逐渐忽略[3], 本研究发现:尿样分析仪检测尿液样本白细胞阳性32份、酮体阳性29份、尿蛋白阳性30份、尿糖阳性25份, 均少于手工检测法的56、46、46、49份,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说明在尿液检测中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等传统的检测方法进行辅助检查很有必要, 现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总结如下。
3.1 白细胞的检测 试纸带对检测白细胞的原理是其能和粒细胞中的酯酶发生相互作用, 但是其不能对淋巴细胞进行检测[4], 特别是对一些肾脏移植的患者, 这些患者中的白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 因此在对白细胞的检测中极容易出现检测结果过低, 有些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 非常容易出现错误的检测结果, 但是, 当白细胞破裂后酯酶会顺势进到尿液中,导致采用镜检结果假阴性, 但是化学检测会呈现出假阳性,此外, 尿液中如庆大霉素的含量过高会造成尿检结果出现假阴性。
3.2 酮体的检测 尿液中酮体的检测结果反映酮症酸中毒以及饥饿状态, 但是采用干化学方式检测只能对尿液中的丙酮和乙酰乙酸进行检测, 并不能对患者尿液中的β-羟丁酸进行测定[5], 有些检测尿样不新鲜, 会出现检测结果偏低以至于出现假阴性;此外不同疾病引发的酮体的具体变化也不尽相同, 比如糖尿病患者酮症中毒的早期, 其尿液中主要是β-羟丁酸, 但是乙酰乙酸的含量非常少, 这样导致检测结果容易出现误诊[6-8];另外服用一些降糖药物, 会对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抑制作用, 这有可能出现酮尿, 有些化学物质如乙醚等中毒的患者在检测时容易出现假阳性, 要对这些情况特别注意。
3.3 尿蛋白的检测 尿蛋白的检测使用干化学试带法应用的是蛋白质误差原理, 但是此种检测方法球蛋白的反应比较弱, 容易漏检[9]。在治疗过程中大量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极易引发假阴性, 此外尿液的pH对蛋白质的检测也有很大的影响, 尿液中如果混入其他分泌物质如精液或者前列腺液等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容易出现假阳性。
3.4 尿糖的检测 尿糖试纸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还原的化学反应, 如果尿液中存在氧化能力或者还原能力比较强的物质, 严重影响检验结果;尿液中如果存在青霉素等抗生素, 虽然对干化学检测方式没有明显影响, 但是会影响班氏检测法, 尿糖的检测需要在其新鲜时候检测, 如果存放时间过久会出现细菌分解等因素导致葡萄糖的浓度下降, 影响检测结果;如果尿液中含有高浓度的酮体等会出现检测值偏低导致出现假阴性, 而尿液中含有过氧化物等会导致检测结果偏高出现假阳性[10-13]。
综上所述,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应该在保证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保持仪器的稳定, 保证试纸带的质量等, 同时要注意以上影响因素, 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