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舒 冯 静 王 盼 王 平
(六盘水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4)
姜黄素是多酚黄酮分子。由姜科植物姜黄、郁金的块根或根茎提取得到的橘色粉末, 具有抗炎防癌、降血脂等功效,同时是种染料[1-2]。 其分子含有二酮,酚羟基,双键等结构。 利用亲核取代,应用酰氯试剂攻击姜黄素酚羟基,制备系列衍生物。 分子脂肪链增长,会提高其脂溶性, 进而提高生物相容性以达到生物活性的提高[3]。 本文使用碳数递进的单链脂肪类酰氯制备姜黄素衍生物。
VARIAN 400-MR 核磁共振仪;姜黄素(AR)国药化学,丙酰氯、正丁酰氯、正戊酰氯、三乙胺(AR)阿拉丁试剂。
称0.5g 干燥的姜黄素, 用二氯甲烷充分溶解,缓慢滴加酸缚剂三乙胺。 搅拌均再滴加各类酰氯试剂,撤掉冰浴, 室温条件下反应三小时。 利用薄层层析观测反应,展开剂为苯和乙酸乙酯6:1(V/V)混合溶液。反应结束, 向反应体系投入过量冰块以淬灭酰氯。 分液、旋蒸浓缩。 最后采用硅胶柱层析富集产物,以乙酸乙酯为洗脱剂装柱,用苯和乙酸乙酯3:1(V/V)做冲提剂过柱。
在298 K 下,使用核磁共振仪,以四甲基硅烷为标准物测得1H-NMR 数据。
(1)丙酰氯与姜黄素酰化反应
图1 丙酰姜黄素衍生物核磁图谱
(2)正丁酰氯与姜黄素酰化反应
图2 正丁酰姜黄素衍生物核磁图谱
(3)正戊酰氯与姜黄素酰化反应
图3 正戊酰姜黄素衍生物核磁图谱
由核磁共振可知,姜黄素结构存在烯醇互变,产物与前期合成目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