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戏曲情节新奇性的喜剧价值思考

2018-12-27 08:25朱意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2期
关键词:情节李渔

摘 要:清代戏曲家李渔对戏曲舞台演出的主要要求是“重机趣”,即情节的新奇性,这是其作品喜剧风格的重要组成成分,本文将从误会和巧合的设置入手,就戏曲情节新奇性的体现和意义思考李渔戏曲情节新奇性的喜剧价值。

关键词:李渔;情节;喜剧价值

作者简介:朱意(1984-),女,河南平顶山市人,硕士研究生,南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戏剧戏曲、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1

引言:

李渔,本名仙侣,字笠翁,别署笠道人,作有传奇《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凰求凤》《巧团圆》《玉搔头》《意中缘》合称《笠翁十种曲》。李渔的戏剧创作融合了多种写作手法,他常利用重复的写作手法,与戏曲情节的新奇性进行完美融合,展现了其作品的喜剧意义,从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喜剧风格。其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戏曲情节的安排上,误会及巧合的运用独具一格。

一、李渔戏曲情节新奇性的体现

(一)误会和巧合的设置

所谓误会和巧合,是指那些在生活中不经常遇到,但往往反映出社会的某些现象和状态,虽然过于夸张,但总能体现内含的逻辑性。李渔对戏曲审美意蕴的主要要求是“重机趣”,即戏曲情节的新奇性,在李渔的戏剧作品中,情节的误会和巧合设计是其戏曲情节新奇性十分重要的一个体现。其夸张的表现形式下蕴藏着人物的性格。对于戏曲家们而言,误会及巧合的使用手法在戏剧创作中是十分常见的。俗话常说,“无巧不成书”,戏曲也是如此,入曲三味,在于“巧”这一字。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下,对戏剧家的要求颇大。李渔的创作思维不同于大多数戏剧作家,反其道而行,将戏曲中的情节缩短,用最精炼的语言使人物矛盾冲突达到最大,善于巧妙设置巧合及误会,从而阐释人物的复杂关系体现出人物的真实性请,表现出人物丰富并细腻的情感世界,最终达到刻画戏剧主旨的目的。李渔的代表作之一《风筝误》中,韩世勋风筝断线落到詹家,为詹烈侯的二女儿淑娟所得,作了一首诗写于风筝上。韩世勋见诗大喜。于是又做了一只风筝,再题一诗在上面并故意让风筝断线落入詹家,这回风筝却被詹家长女爱娟拾得。爱娟冒充淑娟,约世勋幽会。世勋得信前往却被爱娟的丑貌吓得落荒而逃。后来韩生得中状元,迫于戚天衮之命,入赘詹府。完婚之夜,误以为淑娟为爱娟,掌灯仔细辨认,方知是误会。巧合及误会的手法运用达到了极致,因此流传至今。

(二)男女主角的颠倒

通常,读者对于戏剧男女主角的行为方式具有明确的定义,这种想法在其脑海中形成已久。而李渔擅长的便是将其作品中的男女主角形象颠倒,如《凰求凤》中女追男情节颠覆传统的设置,书生吕哉生才高貌美,三女许俦仙、乔梦兰、曹婉淑倒追一男;男女主角的形象,地位,行为等方面进行对调,这样一来,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达到完美的喜剧效果。简单来说,男女主角形象颠倒,就是他们的行为方式,长幼顺序,空间位置等方面进行互换。假设警察与小偷,法官与罪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互调,就会营造出一种滑稽的氛围,我们便会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致。再者,女人天性善妒,嫉妒常发生在女人之间,但若是改为男人之间的互相妒忌,那么将会有趣的多。在李渔的戏剧作品中,类似这样的角色颠倒十分常见,成为他特有的戏剧写作手法,达到了其想要的喜剧效果。李渔,善于将传统的事物以其独特的角度去看待,以出其不意的写作方式表达出来,产生了巧妙的喜剧效果。可以这样说,在很大程度上,李渔所运用的男女角色颠倒互换这一方式,体现出了其戏曲在情节处理方面的新奇性。

二、李渔戏曲情节新奇性的喜剧价值的重要意义

(一)误会与巧合巧妙设置的意义

生活像是一部没有剧本的表演,会有不同的误会和巧合很巧妙的发生碰撞,以至于达到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这一方法在戏剧创作中最为常用,看上去十分偶然的巧合,实际上卻蕴藏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当然,明清时期的李渔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进行创作戏曲的过程中,将误会和巧合的设置运用的如鱼得水,将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大程度上激化了戏剧的矛盾冲突。因此,误会与巧合的设置对于李渔的戏剧情节新奇性的喜剧价值有重大意义。

(二)男女角色颠倒的意义

人们的好奇心极强,因此,事物的新奇性最能吸引他们。他喜欢发现身边的有趣且新奇的故事,然后将其夸大,作为题材来源李渔擅长做的就是将现实生活中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小事情,通过其强大的创作能力,改编成更搞笑,更幽默的故事,而后体现在其作品中。传统封建的社会中,对待男女的行为方式和伦理道德有不同的标准,而李渔的戏剧中,将男女主角的角色进行互换颠倒,突破了传统的理念,极具新奇性,这一写作手法也具有鲜明的对比效果,将男女,老幼,尊卑进行倒置,凸显出其滑稽幽默的喜剧效果。所以,男女主角角色颠倒对于李渔戏曲的新奇的喜剧性也有着重要作用。

结语:

李渔传奇剧本的突出特点是诙谐幽默而意味深长,是清初文人重“趣”的人生态度与文化趣味在戏曲创作中的表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特征。将机智和才情隐藏在滑稽调笑中,嬉笑怒骂中消解了现实世界的紧张与沉闷,作品题材新颖,结构清楚,叙事方式及写作手法独特,夸张,滑稽等喜剧手段的应用更是抓住观众的胃口,在人物处理,情节安排,细节处理等方面,更是凸显出其新奇的喜剧性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戏曲·曲艺》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2]佘志敏.论李渔戏曲结构理论的两个层次及其影响[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26(10):88-89+96.

[3]卢旭.论李渔戏曲情节新奇性的喜剧价值[J].文学界(理论版),2012(06):12+14.

猜你喜欢
情节李渔
SOLES OF WIT
李渔的养生之道
如何理解故意杀人罪中的“情节较轻”?
多次贩毒能否认定为“情节严重”
从福斯特的小说理论看《霍华德庄园》情节的现代手法
论红色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爱国情怀
倚帝客
李渔文学创作与园林艺术研究的意义
李渔的生命意识
李渔的幽默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