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精准扶贫困境与对策研究

2018-12-27 02:04盛莉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7期
关键词:处理对策精准扶贫高职教育

【摘要】为了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高职院校纷纷选择进行招生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指导方向等系统化调整,希望就此辅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精准化的培训和就业,最终真正达到教育脱贫的效果。但是实际调查发现,由于一些高职院校经验不够丰富,致使其在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时面临一系列的困境,笔者的任务,就是在理清这部分困境的同时,结合实际探讨日后有效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 精准扶贫 面临困境 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7-0235-01

前言

精准扶贫可以说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方向,因此包括中央以及各个地方政府,都开始基于此制定实施一系列的支持服务政策。作为高职院校务必要把握好时机,及时确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合理发挥就业的导向作用,进一步辅助更多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精准脱贫的同时,迎合不同企业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人才供应要求。至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困境,以及日后合理的改善对策等内容,将会在后续加以延展。

一、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困境

高职教育的精准扶贫,力求基于职业教育和培训指导等途径,针对学生个体有计划、有目的性的职业技能锻炼,以及综合素养提升,令其毕业之后顺利就业并做到脱贫致富。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境表现为:

(一)高職教育扶贫的成本投入数量过少

因为部分高职教育精准脱贫方面成本费用投入不够充足,使得该区域职业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严重受限。

第一,教学资源供应不足,特别是教学上的一系列基础设施投入十分有限。包括实训仪器设备种类单一和数量较少、参考资料内容落后、实训基地建设步伐过慢等,这些现象如若长期放置不管,势必不利于学生实践应用技能的锻炼,严重情况下甚至威胁个体今后职业与人生发展前景。

第二,因为前期经费投入过少,使得一些高职院校不得已的设置一些运营成本不高、实训条件要求不严格的学科以及专业,根本无法保证贴合现代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要求之外,严重约束了内部学生的就业竞争与发展潜力。长时间延续下去,将无法保证高职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更加全方位和深入性地布置延展。

(二)招生体制方面存在一系列弊端问题

因为教学条件和教学实力方面不够理想,甚至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严重脱节,便使得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可能性变得愈来愈低,特别是当高考成绩不尽人意,尚未满足录取线要求时,便会令一些学生深陷从此失学的悲惨境遇。面对此类消极状况,作为高职院校要尽快健全和调试既有的招生政策、体制内容,尽量鼓励更多贫困生来步入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和系统化的学习,锻炼出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之后,尽早实现脱贫致富。

二、日后合理化开展高职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

(一)加大投入并提升扶智能力,尽快落实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扶贫目标

第一,在高职教育经费上增加投入数量,确保一系列教育经费及时得到合理性规划管理,尽量向一些深度贫困或是革命老区倾斜之后,令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整体上获得质的飞跃。

第二,强化对精准扶贫项目经费的动态化监管力度,包括这部分经费投入的进展、使用情况等,都要定期做到精细化的检验和客观性的评价认证,保证经费整体投向达到要求之后,切实改善高职院校的精准扶贫,尤其是扶智水平。

(二)革新调试既有的招生体制,赋予更多贫困群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

首先,高职院校须保证及时向贫困区域倾斜性地颁布实施招生计划,如针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予以单独划线以及单独录取。

其次,竭尽全力维持高职教育立交桥的通畅性,具体就是选择快速将中高职教育之间的升学通道予以打通,做到在这方面设置单独的招生计划并针对该类学生进行单独录取。

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面临的各类困境,以及日后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希望有关工作人员能够予以合理重视,做到适当加大精准扶贫项目上的投入力度,创建更加合理的招生体制等等。长此以往,形成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职业教育扶贫体系,加大对高职贫困生的扶智力度,令他们形成更加高超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进一步开拓出理想化的职业发生前景之后,顺利地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朱爱国.基于精准视阈的职业教育扶贫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01):96-99.

[2]刘玲.高职教育与精准扶贫的对接模式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7(04):102-111.

作者简介:

盛莉(1973年7月5是-),女,土家族,贵州省铜仁市人,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处理对策精准扶贫高职教育
浅议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私人取证的法律边界如何确定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