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结合

2018-12-27 02:04黄裕明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7期
关键词:结合

黄裕明

【摘要】拓展训练是时下非常火热的一个概念,在教育、管理、培训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将心理拓展训练引入中学体育教学之中,能够丰富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沟通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活动结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提出了两者结合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以为中学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心理拓展训练 体育教学活动 结合 体育教学范围 教学基础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7-0206-02

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结合是近年来体育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在中学阶段也有一定的应用。在素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积极推动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结合,对于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下面,先讲一讲心理拓展训练的内容。

一、心理拓展训练的内容

心理拓展训练是一种源自发达国家的户外体验式培训手段,是现代团体中经常使用的学习与训练方式。心理拓展训练以磨练意志、陶冶人格、凝聚团队、挖掘潜能为主要目的,训练项目从最初的体能训练、生存训练逐渐拓展到了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诸多方面。心理拓展训练主要由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五大环节构成:体验即参加某项活动,可通过观察、行动、表达等各种不同方式来进行,它是构成整个心理拓展训练活动的基础;分享即在参加、体验活动之后,分享自己的观察结论或活动感受;交流即与共同参加此活动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探讨,交流是实现分享的前提和关键;整合即总结原则、归纳精华,对训练结果及活动体验有更清楚的认知;应用即将所得体验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以指导、改进自己的学习或工作。

二、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契合点

(一)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结合的必要性

心理拓展训练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心理拓展训练是一种在体能活动引导下的集交际、意志、情意等因素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形式,不但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和娱乐性,而且极具时代特征,深受广大学生青睐。将心理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将极大地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在体能、技能、心智、情感等层面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

心理拓展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训练中的很多活动项目针对的是当前中学教育的空白地带,同时不同项目的训练环境不同、所用器械不同、任务设定不同、难易程度不同,且都没有固定的问题解决模式,学生必须经过不断的思考、实践、总结经验,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这个过程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效果。

(二)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结合的可行性

首先,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活动在训练目的与实施过程方面具有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比较强调参与者的主体性,都是借助个体锻炼或活动方式完成某一教学内容,让参与者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习惯于采用集中讲解、小组合作、总结归纳、成果展示等方式,并且都注重培养参与者的团结协作精神,在互帮互助中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其次,心理拓展训练对场地、器材等的要求很低,有些项目器材还可以通过师生自制的方式获取,如比较常见的“断桥”、“空中单杠”等项目,只要在两个大树间用木头搭个平台即可,因此学校现有的场地设施条件完全可以满足心理拓展训练的要求。再次,高校强大的师资队伍为拓展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体育教师大都具有很强的组织、监控及引导能力,并且责任心强,安全意识强烈,这些恰恰都是拓展训练所需要的。体育教师只要稍加培训,再加上一点实践,就能很快掌握拓展训练的规则、特点及方法,因此他们完全可以胜任此项工作。

三、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结合策略

(一)加强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结合基础研究

心理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必须坚持以理论为行动先导,这就要求国家相关教育行政机构、学校领导、体育教师、教育专家等加强对两者结合的基础研究,对两者结合的动机、原因、方法、可行性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心理拓展训练在体育课上开展的计划性、针对性、科学性,最大化发挥两者结合的教育价值。从另一方面来说,与日本等国家的中学生相比,当前我国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下滑,心理素质也偏低,这很可能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业和就业,使之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推进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二)将心理拓展训练纳入体育教学范围

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不能光靠体育教师单方面的摸索,而是要将其提升到国家教育战略的高度来抓。建議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机构牵头,选取一批符合条件的学校建立两者结合的试点基地,从教育政策及教学大纲层面将心理拓展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为心理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名正言顺的依据,为教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提供有力支持。经过一定的实践积累与成果总结之后,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将两者结合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三)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科学有序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重要保证。因此,应在编写规范教材的基础上,对体育教师或对此感兴趣的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打造一支精通心理拓展训练理论与实践,知道如何将其与体育课程、健康课程结合起来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四)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虽然心理拓展训练对场地设施的要求较低,但是专业的硬件设施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训练体验,因此,应在学校现有设施的基础上,适当投入资金,配置一些适合师生使用的拓展训练设施,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专门的拓展训练基地,为心理拓展训练的实施提供充分的硬件保障。

(五)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与实践水平

在设施、师资等条件齐全的基础上,学校应当积极组织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结合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活动,在此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改进方法。与此同时,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相关方面的专题研讨会,让体育教师及学生交流各自的经验及感悟,从而不断提升两者结合的理论及实践水平,真正发挥其在增强体能、磨练意志、发展人格、挖掘潜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结合既有其必要性,也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今后,应积极加强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结合的基础研究,逐步将心理拓展训练纳入体育教学范围,同时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总结理论及实践经验,不断推动两者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在人才培育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秋.关于“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课程结合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7(3).

[2]冯胜男.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7(4).

[3]杨传艺.心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22).

猜你喜欢
结合
浅析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
广西民族图案的拆分与重组创新研究
浅论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企业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