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宇
【摘要】英语是一种世界通用的重要语言,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并具备相应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能力,为其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提供有效的保障。如今在文化和经济领域的交流都呈现出全球化的特点,高校英语教师如何应对新时期的更高要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高校 英语教学 跨文化 交际能力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4-0083-02
所谓跨文化交际,就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某个场合进行相互的语言交流。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的提出,让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学习外语时,需要考虑到文化因素对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能力的影响,让学生真正学会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消除语言障碍,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现状
在跨文化交际中,互动双方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交际语言,只有缩小或消除其中隐含的文化差异,才能让交际双方都获得满意的交际结果,也反映着交际者自身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学生欲要学习并掌握一门语言,就不得不重视文化因素对自身学习效果与实践能力的影响[1]。以往在一些教师的英语教学中,倾向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熟练运用能力,却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背后蕴含的文化差异。学生在缺乏处理文化差异能力的情况下,就容易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引发误会或者矛盾。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语言具有社会性这一特征,在贴近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可以体现语言的应用性。因此,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一般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社会背景,从而对相应的语言环境展开有效的分析,这为培养自身的正确用语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样的教学目的之下,跨文化交际可以满足其要求,旨在通过不同文化体系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语言文化具备的社会性质,为减少或消除不同文化背景之人的交流障碍而提供保障。如今英语这门语言学科在国内的高校教学中已经愈发突显其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下更是注重将跨文化交际环节的教学活动纳入到日常教学体系之中,让学生掌握缩小文化差异的交流能力,提高其使用英语的交际水平[2]。
三、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渗透策略
(一)挖掘教材的文化信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渗透
在高校英语学科的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涉及到西方国家比较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要求教师能够挖掘这些文化信息,然后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既提高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能力,又可拓宽其文化视野,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Eating habits》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让学生深刻体会中西方对于饮食习惯方面存在的差异。例如在英语中红茶被叫作blacktea,因为他们认为茶叶本身为黑色,所以赋予了红茶这一称呼。但是中国人在看待茶时,率先看到的是茶水的颜色,才将其称为红茶。这体现了中西方在茶文化方面的差异,将这一茶文化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不同的词汇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学生所使用的词汇及其背后蕴含的内涵都是影响交际效果的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渗透不同的词汇文化及精神文化,可以让学生在拥有足够的文化基础知识时,正确使用词汇进行语言表达。例如,中国母语中的力大如牛这个词语在英语里的表達词汇却是as strong as a horse,而嫉妒这个词却采用了the green-eyed monster来表示。中国人认为嫉妒是眼红的表现,但是英语国家的人却由绿眼的猫这个典故而引申命名“嫉妒”这个词。因此,在课堂上渗透不同的词汇文化非常重要。
(三)在跨文化意识下改进英语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下的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获取知识,从而解决问题,锻炼自身获取知识及技能的能力[3]。跨文化交际涉及到许多的文化知识,教师可在跨文化教育的过程中,组织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自主性的教学活动,使其可以有意识地完成跨文化教育的学习任务。比如在《Growing up》一课中,教师就可让学生根据中西方不同的育儿观、中西方不同的父母与子女关系等主题展开主题式的小组讨论,搜集各种资料,以扩充自己的文化知识,完善自己的观点,利于有效提高其跨文化交际水平。
综上,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从而将其全面渗透在自身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不同文化知识的熏陶,并在明确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形成正确的语用习惯。
参考文献:
[1]何婷婷.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9):114-115.
[2]郦珲.跨文化交际与高校英语教学探析——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语言教学:实践与展望》[J].高教探索,2017(11):2.
[3]王艳丽.跨文化视域下的高校英语教学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7(15):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