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群
【摘要】新式教学法为学生带来了更为丰富和生动的课堂,但是最基本的讲授法,仍然是教学活动不可绕过的根基。准确、高效运用讲授法,并将之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是适应教学改革要求,为学生营造更有利于其发展的新课堂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讲授法 不可替代性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4-0012-02
随着中国教育理念和方式的不断进步,当今学生课堂的教学方法百花齐放、琳琅满目,尤其是当高科技走入课堂后,运用新技术实现的新颖教学法不断对传统课堂进行着颠覆性的改革。这些新式教学法为学生带来了更为丰富和生动的课堂,但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仍然是教学活动不可绕过的根基。
基础讲授法有很多的优点,使之具有不可替代性:
1.有比较高的知识传导效率。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把新知识、新技术传授给学生,这样在有限的时间里确保了信息的传输,并将所要传输的知识量最大化。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设计上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时有目标,有方向,减少了学习道路上的弯路。
3.准确定位目标。最大化发挥教师本人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和引导作用,学员可直接对接“嚼烂了的重点难点”,教师也能对学习进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规划,保障每个学生最有效率地获取一手知识。
4.实现互相促进。学生作为集体,可充分发挥集体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激励、互相帮助。同时,学生作为集体有条件接受不同教师的多元化指导。不同讲授者在思想上、业务上、经验上、风格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促使学生全面学习和发展。
5.降低课堂成本。讲授主要依靠教师口头方式完成,不受设备及场地因素制约,省时省力、运用广泛。一对多的培养形式,形成更广的人才培养面,是一种相对经济、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长期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中,笔者发现,越聪明、自律程度越高的学生,往往更在乎课堂的“干货”多不多,这种学生更倾向于接受基本的讲授法。一些课堂,自以为运用了很多学生“喜闻乐见”的新模式、新技术手段,反而可能华而不实,让学生学习知识的核心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
让课堂“返璞归真”,让讲授法的不可替代性获得足够重视,首先要厘清幾个容易被人误解的错误。
第一,讲授法不是形式单一的教学法。讲授法也有很多方式方法,比如讲述、讲读、讲解、讲演等。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讲授法。
第二,讲授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落后方法。有些教师对讲授法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旧层面、旧思维,认为它就是一个古老的教学法,没有任何创新和新意。其实则不然。讲授法也是随着教育的进步不断进行着升级和改革的。在笔者身边,一些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比之年轻教师,在讲授法的运用上更为老辣灵活,而不是更为古板,这就是因为他们自身不断思考和提高,经过多年锤炼、总结、不断与时俱进的结果。
第三,讲授法不是独立于其他教学方法的。有些人认为,讲就是讲,讲授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没有联系。其实,不论是哪种教学方法,都离不开讲授法的讲解、点评、总结。所以,讲授法在课堂中有不可替代性,与其他教学方法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反之,教师也都应做到让讲授法与其他教学法产生较好的联结,才能产生好的课堂学习效果。
第四,讲授法不是被动的填鸭式教育。虽然教师有备课,但一个好的讲授过程不是丁是丁卯是卯,而是跟学生有互动、有交流的,根据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迅速对学生的疑惑点进行补充讲解。这也是讲授法灵活性的体现。
虽然讲授法有很多的优点,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有一些不足,如: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所以,这也要求教师注意以下几点:
1.严谨备课,吃透教材内容。只有对教材知识要点有深入的研究,形成系统的结构性知识网络,在授课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旁征博引。
2.锤炼语言,精准教学用词。教学语言需要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做到专业、简要、清晰、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在讲话中,要做到音调适中,速度适宜、轻重音得当、感情投入。
3.启发教学,调动学生思考。讲授法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启发式教学原则需要贯穿整个课堂。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思考问题,讲中有导,讲中有练,让学生承担主体作用。只有学生想学、想练,课堂才能生机勃勃,教学效果也远强于传统的注入模式。
4.生动形象,精心策划课堂。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应联系旧有知识,用形象化的语言和方法对课程进行组织和策划。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要注意主次分明,条理清楚,不能花里胡哨,本末倒置。
5.结合板书,直观教学要点。清晰、明确、有条理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逻辑,同时显示教学进程。
6.注意合理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如:PPT、微课、慕课等。
总的来说,讲授法不是一个过时的方法,它是一个课堂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需要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准确、高效运用讲授法,并将之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是适应教学改革要求,为学生营造更有利于其发展的新课堂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