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对黄瓜蚜虫的田间防效

2018-12-27 10:26吉春明刘建凤陆玉荣卫甜
天津农业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防效

吉春明 刘建凤 陆玉荣 卫甜

摘 要:为了明确4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不同施药剂量对黄瓜蚜虫的防治效果,并验证其对黄瓜和非靶标有益昆虫等的安全性,确定适宜的施药时期、用量和方法,为黄瓜蚜虫的防治和该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采用常规叶面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4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使用剂量为75~90 g·hm-2,可以有效防治黄瓜蚜虫的发生,施药后1~3 d防效可达88%~97%,10 d防效仍能保持在94%~97%。研究表明,40%的啶虫脒可溶性粉剂对黄瓜蚜虫具有很好的防效,速效性、持效性均很好;同时该药剂对黄瓜生长、有益天敌种类和数量都无不良影响,可以在黄瓜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啶虫脒;可溶性粉剂;黄瓜蚜虫;防效

中图分类号:S436.42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8.11.016

Field Control Effect of 40% Acetamiprid SP against Cucumber Aphid

JI Chunming, LIU Jianfeng, LU Yurong, WEI Ti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cience in Lixiahe Region of Jiangsu Provience, Yangzhou, Jiangsu 225007, China)

Abstract: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application pesticide of different dosages of 40% acetamiprid soluble powder, this article was to clear the control effect, verify the security to cucumber or non-target insects and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time, dosage and method. The field efficacy test was carried out by leaf spraying, which showed that the dosage of 40% of the soluble powder at 75~90 g·hm-2 could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ucumber aphid. After application 1~3 d, the control effect was 88%~97%. And after application 10 d, the efficacy was still 94%~97%.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40% acetamiprid soluble powder had good effect to cucumber aphid. At the same time, it had no adverse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cucumber and the type and quantity of beneficial natural enemies, which could be widely applied in cucumber production.

Key words: acetamiprid; soluble powder; cucumber aphid; control effect

黃瓜蚜虫是由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引起的一种虫害。瓜蚜即棉蚜,俗称腻虫、蜜虫、油虫,属同翅目蚜科,是黄瓜等多种蔬菜及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之一[1]。以成蚜、若蚜群集在黄瓜叶背、嫩茎、嫩梢上直接刺吸黄瓜植株的营养物质,造成瓜叶蜷缩、畸形以及植株矮小且生长不良,甚至萎蔫枯死,同时还会分泌蜜露诱发真菌滋生,降低黄瓜植株的光合作用,还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是主要的传毒介体,可致黄瓜感染多种病毒病,造成严重的减产和品质下降,给黄瓜的生产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2]。目前,对瓜蚜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药剂方法,可选用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杀虫剂,但是长期大量连续使用,瓜蚜已对这些常用杀虫剂的敏感度下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同时也造成了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化学农药减量化的要求,急需筛选出一种高效、持效、低毒和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替代农药[3]。

啶虫脒(acetamiprid)是1996年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继吡虫啉和烯啶虫胺后开发并商品化的第3个氯化烟酰亚胺类高效杀虫剂[4-5],又名NI-25、莫比朗、吡虫清,具有触杀、内吸、胃毒、渗透等杀虫方式[6],对某些虫害还有驱避作用。有研究报道,对小散白蚁不仅有较快的触杀作用而且有较好的驱避效果[7]。其杀虫机理特别,主要是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突触后膜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及其周围的神经,使昆虫保持兴奋、痉挛、麻痹致死[8]。其与市场上常用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能有效地防治对上述农药已产生抗性的害虫[9]。另一优点是在防治作物上的降解半衰期较短,按照药剂的推荐浓度合理使用,保证一定的休药期,对作物的残留少,不会影响人的膳食安全[10-11],同时对作物和土壤也不会造成积累和二次污染[12]。正因其对昆虫的高度选择性、杀虫方式多样、作用机理独特、易降解、对防治作物残留少、其母体和代谢物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较小,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茶叶、蔬菜、果树、花卉等植物的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和缨翅目等害虫的防治[8]。4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是江苏省扬州市苏灵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新型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黄瓜的蚜虫。

本试验利用40%啶虫脒药剂,以黄瓜蚜虫为靶标对象,研究其田间药效情况,旨在进一步验证4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对黄瓜蚜虫的防治效果,探索其合理的使用剂量及对黄瓜的安全性,以期为该药剂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化学药剂防治黄瓜蚜虫提供可供选择的轮换药剂和指导性建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作物及防治对象

供试作物为黄瓜,品种为津优401,由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研制;防治对象为蚜虫。

1.2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扬州市广陵区沙头镇小虹桥村种植黄瓜的大棚内,前茬作物为药芹,土质为黏性土,pH值为6.7。黄瓜植株于2017年2月27日定植,种植密度为34 500余株·hm-2。黄瓜长势良好,肥力中等,但蚜虫常年为害,试验时为瓜蚜中度偏重发生。试验前已进行过霜霉病和白粉病的药剂防治,施药后未再施用其他杀虫剂。肥水管理按照常规进行。

1.3 试验设计

田间供试药剂试验设计如表1所示。试验共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次重复,共20个小区,小区面积为20 m2,随机区组排列。

本试验用药1次,时值黄瓜挂果初期和瓜蚜盛发初期,于2017年5月4 日9:00—12:00均匀喷洒黄瓜上下部叶片的正面和背面,施药时小区周边用塑料薄膜隔离,以免药液漂移相邻处理间。施药机械为美谷牌NT-16型手动喷雾器,用水量为700 kg·hm-2。

1.4 调查时间及方法

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13]要求进行,试验共进行4次调查,其中,5月4日喷药前调查蚜虫数,于5月5日(药后1 d)、5月7日(药后3 d)和5月14日(药后10 d)分别进行活蚜虫数调查。采取5点取样法,每小区调查5点,每点2株,计10株黄瓜,每株按上、中、下3层分别固定3,4,3片叶(共计10片叶)调查叶片上所有的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

1.5 药效计算方法[13]

虫口减退率=■×100%

防治效果=(1-

■)×

100%

1.6 数据分析方法

计算结果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1.7 安全性观察

施药后不定期观察试验区黄瓜生长情况和有无药害的产生。

2 结果与分析

2.1 40%啶虫脒可溶性粉对黄瓜蚜虫防治的速效性效果

由表2可知,施药后1 d,试验药剂40%啶虫脒可溶性粉60,75,90 g·hm-2共3个剂量处理的平均防效依次为83.6%, 88.36%, 90.81%,均达83%以上,且有随使用剂量增加防效提高的趋势。60 g·hm-2处理的防效与75,90 g·hm-2处理的防效相比达极显著水平,75 g·hm-2处理的防效与90 g·hm-2處理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试验药剂3个剂量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120 g·hm-2剂量的防效88.91%相比,60 g·hm-2剂量的防效略低于对照药剂的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75,90 g·hm-2这2个处理的防效分别与对照药剂相当,差异不显著。

施药后3 d,试验药剂60,75,90 g·hm-2共3个剂量处理的平均防效分别迅速增加至89.61%,94.48%,96.75%,均达89%以上,仍有随使用剂量增加防效提高的趋势。60 g·hm-2处理的防效与75,90 g·hm-2处理的防效相比达极显著水平,75 g·hm-2处理的防效略低于90 g·hm-2处理,但差异达显著水平。试验药剂3个剂量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120 g·hm-2剂量的防效94.77%相比,60 g·hm-2剂量的防效略低于对照药剂的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75 g·hm-2剂量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90 g·hm-2剂量的防效略高于对照药剂,但差异达显著水平。

2.2 40%啶虫脒可溶性粉对黄瓜蚜虫防治的持效性效果

由表2可知,施药后10 d,试验药剂40%啶虫脒可溶性粉60,75,90 g·hm-2共3个剂量处理的平均防效依次保持在89.63%,94.28%,96.68%,均达89%以上,仍然有随使用剂量的增加防效提高的趋势。60 g·hm-2处理的防效与75,90 g·hm-2处理的防效相比达极显著水平,75 g·hm-2处理的防效略低于90 g·hm-2处理,但差异达显著水平。试验药剂3个剂量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120 g·hm-2剂量的防效94.62%相比,60 g·hm-2剂量的防效略低于对照药剂,差异达极显著水平。75 g·hm-2剂量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相当,差异不显著。90 g·hm-2剂量的防效略高于对照药剂,但差异达显著水平。结果与施药后3 d的趋于一致。

2.3 对黄瓜安全性的调查

在田间药效期间,通过观察各处理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均无药害发生,也未发现有刺激生长作用;对大棚有益天敌种类和数量也未见明显的影响。因此,在所用剂量下,4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对黄瓜生长、有益天敌种类和数量等是安全的。

3 结论与讨论

40%啶虫脒可溶性粉对黄瓜蚜虫在3个设置剂量下的防效为84%~97%,其中,75,90 g·hm-2 这2个剂量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与对照药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120 g·hm-2剂量相当。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0%啶虫脒可溶性粉对黄瓜蚜虫的防治效果明显,防治效果随用药量增加而提高,速效性和持效性均很好。同时,该药剂对黄瓜安全,试验中未见药害发生,对蔬菜大棚天敌等有益生物也未见明显影响。该药剂是一种理想的防治黄瓜蚜虫的药剂,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生产上应用时,建议于黄瓜蚜虫盛发初期以40%啶虫脒可溶性粉75~90 g·hm-2兑水600~750 kg·hm-2进行均匀叶面喷雾。为保证喷雾质量,应选择性能良好的喷雾器,使用的水质,应选用清水,同时要注意避免环境污染。

啶虫脒作为一类新烟碱类杀虫剂,表现出速效性好、持效期长、杀虫广谱、内吸性强、不易挥发、水溶性好、在水溶液中稳定半衰期长,不易水解,对哺乳动物和水生生物低毒,在土壤中稳定性较好等优秀生物学特性[14],是多种害虫的理想药剂,现已被广泛应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随杀虫剂使用强度(包括使用频率,处理种群的比例、剂量和残留持效性)增加,害虫对其产生抗药性程度增加[15]。目前,有报道显示,不少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16]。为了延缓其产生抗药性,延长啶虫脒的使用寿命,在实际防治中尽量避免不合理的长期单一应用,切勿随意增加施药次数和施药量。根据虫害的发生情况及其他综合因素应科学地与不同杀虫机制的化学药剂轮换使用。

参考文献:

[1]朱国仁. 塑料棚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M]. 北京: 金盾出版社,2011:167-169.

[2]陈敏炀, 梁郸娜, 陈学好. 瓜类作物抗蚜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 2017, 15(9): 3803-3810.

[3]过七根,周瑤敏.蚜虫防治研究新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9): 90-91,98.

[4]庾琴,周华,王静,等.啶虫脒在环境中的降解代谢及其安全性的研究进展[J]. 农药, 2007, 46 (4): 223-226.

[5]邓业成,王荫长,李洁荣,等.啶虫脒的杀虫活性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02, 15 (1): 50-53.

[6]刘乃炽,张子明.新编农药手册(续集)[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62-63

[7]滕立,莫建初,杨天赐,等.啶虫脒对小散白蚁的触杀和驱避活性[J] .农药, 2003, 42(5): 26 28.

[8]周育,庾琴,侯慧锋,等.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 2006, 32 (3): 16-20.

[9]李广领, 王自良, 陈锡岭, 等. 新型氯化烟碱杀虫剂啶虫脒最新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 2009(5):91-93, 96.

[10]马俊岭,杨宝东,张志勇,等.啶虫脒防治草莓蚜虫的残留动态及膳食风险评估[J]. 农药, 2014, 53(5): 346-349.

[11]张少军,王莉,钱训,等.杀虫剂啶虫脒在黄瓜上的残留动态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 2004, 8(2): 54-56.

[12]庾琴, 周华, 王静, 等. 啶虫脒在环境中的降解代谢及其安全性的研究进展[J]. 农药, 2007, 46(4): 223-226.

[13]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生测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一)[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0: 194-497.

[14]莫建初, 程家安. 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学报, 2003, 30(1): 90-95.

[15]劳什 R T, 塔巴什尼可 B E. 害虫的抗药性[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 193-210.

[16]唐振华, 陶黎明, 李忠. 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治理策略[J]. 农药学学报, 2006, 8(3): 195-202.

猜你喜欢
防效
鸭脚树星室木虱的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30%苯甲·丙环唑不同施药期对水稻纹枯病防效及产量效应的试验研究
不同药剂拌种防治水稻病虫害药效试验初报
安溪县马尾松毛虫生活史及无公害防治效果分析
Profiler71.1%WG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