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要闻
1孟加拉畜牧业首次实现自给自足
根据孟加拉政府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最近的渔业和畜牧业改革中,孟加拉国首次实现了动物蛋白的自给自足。孟加拉的鱼类需求量为40.50万t,在2016—2017年度,其年产量为41.34万t。根据畜牧业部门的数据,2016年一2017年,共生产了71.5万t的肉类,该国的需求量为71.35万t。孟加拉渔业和畜牧业部长Narayon ChandraChanda称“这是他们第一次在鱼类和肉类生产中获得自给自足。”
2港台共发生禽流感疫情25起
2月6日,台湾省屏东县发生1起家禽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多只肉鸭感染、3,136只被销毁。
2月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元朗区发生1起野禽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只黑头鸥感染死亡。
2月9日,臺湾省云林县发生1起家禽H5N6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多只家禽感染,2,646只被销毁。
2月9、12日,台湾省屏东县等6地发生22起H5N2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2万只家禽感染死亡,3.2万只被销毁。
3农业部印发《2018年兽医工作要点》的通知
2018年兽医工作要点共分为六大项,20小项。六大项分别为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切实加强兽医卫生监管;切实促进兽药和屠宰行业发展;切实加强兽医体系能力建设;切实加强兽医国际交流合作;切实强化保障措施。
4农业部:打造畜牧业新模式
农业部近日提出重构新型种养关系,支持畜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打造畜牧业发展新模式。目前我国畜牧业结构仍然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农牧结构上种养分离,区域结构上与资源环境匹配度差,畜种结构上“一猪独大”的耗粮型结构特征明显,产品结构上高端产品和特色产品生产跟不上市场需求,功能结构上生产强生态弱。对此,农业部将继续实施整县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增加资金投入,扩大覆盖范围,支持200个左右畜牧大县开展集中整治;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新增50个示范县,示范引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全面铺开。为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农业部将启动现代化示范牧场创建,推进现代畜禽种业振兴,提升中小养殖场户的生产经营水平,健全饲料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52018年1月份全国活畜禽跨省移动情况
2018年1月1日-1月28日,全国活畜禽跨省调运数量2.63亿头(只)。其中,生猪762.02万头;家禽2.54亿只。
6国家对家禽H7N9流感实施强制免疫
2月24日农业部印发《全国家禽H7N9流感防治指导意见(2018-2020年)》(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总体达到稳定控制标准,父母代以上种禽场、具备条件的地区及规模化养禽场(小区)达到免疫无疫或非免疫无疫标准。《指导意见》明确国家对家禽H7N9流感实施强制免疫,这也是当前家禽H7N9流感防治的关键措施。在实施免疫工作时,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规范开展免疫。国家年度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是各地兽医部门和动物防疫主体开展免疫工作的基本遵循,各地要严格按照要求制定实施方案,规范开展免疫工作。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各地兽医部门和动物防疫主体不得招标采购、选购国家规定之外的疫苗开展免疫。要切实做到应免尽免,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
二是落实防疫主体责任。目前各地正在积极推进落实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制度,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契机,鼓励养殖场自主开展免疫,落实防疫主体责任。开展非免疫无禽流感建设的养殖场以及按照进口方要求不开展免疫的出口企业,报省级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不实施免疫。
三是做好疫苗质量监管。兽医部门要继续加强疫苗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监管,指导做好免疫效果监测评价,确保疫苗质量和免疫效果。
7农业部加强了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力度
1月31日,农业部发布《2018年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增加监测网络建设,提高检测标准,扩大监测范围,明确长期监测目标,对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力度继续加大。具体表现为以下4点:
1)2018年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检测任务承担单位增加了13家,检测数量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最大检测数量减少为200株
2)明确了全国长期定点跟踪监测养殖场名录
3)根据养殖场规模,采集新鲜牛奶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采样数量从50~100份降低为30~50份
4)敏感性检测结果统计增加了3种敏感菌和对促生长抗菌药物的监测。分别为:革兰氏阴性菌增加了“副猪嗜血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增加了“魏氏梭菌”“伪结合棒状杆菌”;增加了促生长抗菌药物的监测“肠球菌”和“魏氏梭菌”。
8农业部完成兽药质量监督抽检任务
2018年2月,农业部完成696批兽药质量监督抽检任务。其中,兽用化学药品(含中药)监督抽检239批,合格196批,合格率为82.0%;兽用生物制品抽检457批,合格447批,合格率为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