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久君
赣东闽北是历代北民南迁和东民西迁的移民要冲,南北文化及东西文化在此碰撞交流并融合,其联系须以相互间直接或间接的交通为前提和媒介。以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待一种途经边缘地区后的文化,便可发现,赣东闽北地区或多或少已经带上边缘地的烙印,故“如不研究此纽带地区的文明,而径直研究处于两端的东西,那是不能得其正鹄的”①[日]羽田亨.西域文化史[M].耿世民, 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1: 6.。位于赣东闽北地区的江西黎川和福建邵武作为中原文明向东南沿海、东部向西部传播的纽带,在中原文化与赣闽浙粤文化的研究中具有互相推进、承前启后的作用。若要解读南方北方传统建筑的技术差异及相互间的传承关系,则须研究该地域传统建筑的营造技艺。
民居建筑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传统建筑的核心建造内容,并发展演变出其它多种建筑类型,对其解读是深入认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与技艺之钥。如何解读则涉及研究方法——即对丰富的乡土建筑资料归纳并解析,以求领会建筑之核心建造内容及其发展规律。研究可分三步:(1)分类;(2)用划分的类别,构建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的系统框架及内容;(3)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框架进行比较,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及演变规律,最终形成对乡土建筑营造技艺与空间变迁的系统性认知。
中国古代建筑以“间”为基本构成单元,其构成特点,决定了地盘构成、侧样及空间构成的密切联系,地盘的本质是空间在平面维度的表达。
2010年至2017年间,笔者及课题组成员走访了赣东闽北地域的50余个典型传统村镇,在每个村镇选取能代表当地地域特征的3~5组建筑进行测绘,共调研测绘了200余组建筑,并访谈了30余位大木工匠。笔者在测绘调研获取的大量一手资料基础上进行分析与研究后,认为该地域范围内乡土建筑以插梁架和穿斗架两种结构式样为主,虽然结构有异,但地盘却呈现一致性——柱网布置为明间地盘两列柱,每列五根,共十柱,是为明间地盘原型。在此基础上加两根宝献柱,变为十二柱;亦有在十二柱基础上沿后檐柱位置加两根齐门柱,形成十四柱式样,这在闽北邵武地区较常见。而在赣东的部分乡土建筑中,由于明间面阔加大,关口梁的跨度也随之增大,为改善结构受力,当地工匠在前檐柱的位置又添加两根柱,形成假三开间式样,柱子数量也扩至十六柱。另有“十八柱”式样广泛应用于闽北地区(图1)。
图1 赣东闽北地域乡土建筑明间地盘柱网布置示意图(图片来源:李久君绘制)
插梁架建筑每一间缝用梁柱的式样与柱网地盘布置式样互为因果。插梁架在构造上属于混合整体构架,以穿斗架结构体系为基础,汲取抬梁架构造特征及装饰手法。一栋房屋的每一间缝,均可采用不同的柱梁组合式样。所以厅堂建筑除次间和梢间前后未有减柱的情况外,明间柱的数量、位置与是否移位等亦各不相同。
基于调研测绘资料,采用分类方法对插梁架地盘式样进行归纳分析,得知该地域乡土建筑地盘原型有两种,其中一种又演绎出三种转化型,与侧样结构类型相对应。
· 原型一:前两架椽+内四架椽+后两架椽(明间省中柱)
这种原型属于明间“十八柱”式样。典型实例有福建邵武市金坑乡将军殿、福建邵武市金坑乡观音阁等。
(1)转化型1:
通过改变架椽数和添加前廊两种方式产生转化型1系列:a、柱子数量不变,侧样式样变化,如福建邵武市金坑乡李氏祠堂;b、明间“二十二柱”,如福建南平市峡阳镇德胜街58号等(图2)。主要见于闽北地区,江西较少见。
(2)转化型2:前劄牵+内四架椽+后两架椽(明间省中柱和前金柱)
通过减去中柱和前金柱可得,属于明间“十六柱”式样。主要见于江西地域,福建则少见。典型实例有江西黎川应宿巷12号七星伴月、黎川余家巷2号世进士第、黎川茶园巷3号等。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架椽数和添加前廊两种方式,则可产生两种新的转化型,同属于转化型2系列:a、柱子数量不变,侧样式样变化,如福建武夷山市下梅村邹氏家祠等;b、明间“二十柱”,如福建南平市峡阳镇敖州街60号、福建泰宁县胜利一街16号别家第等(图2),常见于闽西北地区。
(3)转化型3:前劄牵+内四架椽+后劄牵(明间省中柱、前金柱和檐柱)
通过减去中柱、前金柱和前檐柱而得,属于明间“十四柱”式样。主要存于福建地区,典型实例有福建武夷山市下梅村隐士居、福建武夷山市下梅村某民居上堂等。
· 原型二:通檐用二柱
该地盘柱网结构式样非常简单,即一架椽屋用二柱,用于建筑规模不大、梁跨较小的后堂及门房等。实例有福建邵武市和平镇黄氏大夫第门房、邵武市金坑乡危氏家庙门房和金坑乡上坊66号门房等。
总而言之,穿斗架结构式样为一种整体性构架(图3)。该结构体系由柱和川枋直接“穿逗(斗)”结合,不用枓栱或仅施用简单的一斗三升、斜撑插栱承檩、丁头栱等,出檐较浅,在赣东闽北的明清建筑中主要使用于次要房屋中,建筑规格与等级较低。江西黎川花市街64–66号凌云大厅、福建邵武市金坑乡儒林郎等均属于此类构架的建筑。穿斗架结构的优点在于:柱与川枋节点交接明确,做法简洁。
用分类方法对穿斗架地盘柱网式样进行归纳分析可得地盘原型,并衍化出三种转化型,与侧样结构类型相对应。
· 原型:前劄牵+内两架椽×2+后劄牵
这种原型属于明间“十柱”式样。典型实例有江西黎川县胡家巷4号、黎川县N-4号、江西南城县上唐镇刘家官厅(饶宅)后堂①黄浩.江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87.等。而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勇柱和齐门柱、改变架椽数和后拖架椽三种方式产生的转化型,在赣闽两地却朝不同的方向发展。
(1)转化型1:前劄牵+内两架椽×2+后劄牵,明间十四柱(含勇柱和齐门柱)
通过添加勇柱和后步柱可得,主要在闽北地域使用,实例有福建邵武市金坑乡儒林郎第等。
(2)转化型2:前三架椽+内两架椽×2+后劄牵,明间十二(或十)柱(含勇柱)
通过改变架椽数而得,仅在闽北地域使用,实例有福建邵武市金坑乡危氏家庙、福建邵武市和平书院等;
(3)转化型3:前劄牵+内两架椽×2+后劄牵+后拖N架椽,明间N柱
后拖架椽是赣东闽北地域均使用的手法,形成转化型3式样,后拖几架椽形成大进深的建筑空间,在江西地域尤为明显。实例有福建邵武市和平黄氏大夫第,江西黎川县花市街64–66号凌云大厅上堂、下堂,江西鹰潭上清镇姜家弄六(七)号,江西宜黄棠荫刘家巷1号符明龙宅②黄浩.江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3, 69.等。还有一种情况较为特别,在六架椽屋分心前后劄牵用五柱的原型上沿中心柱前后对称形成“前劄牵+内两架椽×2,沿中心柱对称,明间十六柱(含勇柱)”转化型式样,实例有福建武夷山市下梅村某民居下堂(图3)。
根据《中国民居》《中国民居建筑》《中国民居研究》《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北京四合院》《福建民居》《江西民居》等文献
中对南方和北方乡土建筑的分析,以及课题组成员对赣东闽北乡土建筑的调研测绘,笔者对南方和北方乡土建筑的结构和构造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表1)
图2 赣东闽北插梁架建筑地盘柱网布置图(图片来源:《同济大学2009级历史环境实录图集》,张新星、陈亦颢、任慧娟、丁曦明、解思谌、李伟及李久君测绘)
图3 赣东闽北穿斗架建筑地盘柱网布置图(图片来源:《同济大学2009级历史环境实录图集》,张新星、陈亦颢、任慧娟与李久君调研测绘)
表1 北方抬梁架与赣东闽北插梁架、穿斗架乡土建筑地盘建构的原则及判定
北方民居多为抬梁架建筑,步架距离大,在纵向上一般为三架梁(即两架椽)、五架梁(即四架椽)、七架梁(即六架椽),而承重的大梁受材料性能的限制,跨度有限,同时还要形成开阔的空间,故其侧样上布柱数量少,仅前后檐各布置一根柱子,其地盘原型为“内两架椽,明间四柱”。
而长江以南地域(含赣东闽北)乡土建筑侧样构架多为插梁架或穿斗架,其构架的结构和构造特征有别于北方抬梁架,整体性很强,即便是插梁架建筑,其明间柱梁交接多为横向榫卯关系,也具有穿斗特征,并通过大梁联系前后柱,整体性能得以保留。因其步架距离明显小于北方建筑,故柱子数量多于北方,插梁架地盘原型为“前两架椽+内四架椽+后两架椽(明间省中柱),明间十八柱”和“通檐用二柱,明间四柱”,穿斗架地盘原型为“前劄牵+内两架椽×2+后劄牵,明间十柱”。
北方民居与赣东闽北乡土建筑地盘原型转化方式的共同之处在于:(1)增加架椽数;(2)添加前廊;(3)后拖架椽。其中增加架椽数对地盘式样影响并不明显,如“内两架椽”与“内四架椽”两种式样,明间用柱数量均为四柱,仅在侧样式样上发生了改变,使得建筑在进深方面得到扩展。
二者转化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北方民居仅后拖一架椽,而赣东闽北乡土建筑会后拖几架椽,明间用柱数量也随之变化,这样产生的转化型便截然不同。这也是抬梁架与插梁架及穿斗架的本质区别,由步架大小及梁(或川枋)间距决定。
古代建筑地盘也是由简单原型慢慢发展为复杂并适应不同功能需求的式样,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图4(设宗屋三间)是日本古代建筑的间面构成表记法,它清晰地反映和把握了建筑结构及空间构成的性质及特点,成为传统建筑构成的文法。”“宗屋”与“庇”是日本古文书中表示主次两大部分的汉字表记,即所谓的主空间与次空间。日本古代建筑空间的构成,主要在于宗屋与庇这两个空间的组合与变化,其构成模式如下:间→宗屋→宗屋+庇→宗屋+庇+副阶①张十庆.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及变迁[M].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4: 98-99.。
续表1 北方抬梁架与赣东闽北插梁架、穿斗架乡土建筑地盘建构的原则及判定
图4 “宗屋·庇”的间面构成表记法(图片来源:李久君摹自《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
这亦是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的构成法则,赣东闽北的乡土建筑也不例外。如图4,“宗屋 · 庇”中的“三间”即象征该地域插梁架或穿斗架乡土建筑的地盘原型,“三间一面”则是在原型基础上添加前廊所致,若原型添加前后廊即演绎成“三间二面”式样。本文仅对插梁架和穿斗架乡土建筑明间地盘柱网式样做分析解读(图5—图8),而对在纵向上扩展形成的“三间三面(或四面)”式样暂不予展开讨论,但它确实也反映了大型传统建筑的空间构成。
插梁架地盘的原型有两种:A、前两架椽+内四架椽+后两架椽,明间十八柱;B、内两架椽,明间四柱。A式样主要在闽北地域使用。而根据明间是否加减柱,又产生出三种不同的转化型式样:(1)减前金柱,形成“前劄牵+内四架椽+后两架椽,明间十六柱”转化型1系列,该式样广泛使用于赣东地区;(2)减去前金柱和前檐柱,形成“前劄牵+内四架椽+后劄牵,明间十四柱”转化型2系列,主要在闽北地域使用;(3)加前廊柱,明间变为二十二柱,如福建泰宁胜利一街别家第。其中在减柱基础上利用再加柱的方式可以形成更为复杂的组合式样,如在(1)基础上加前廊柱,使明间变为二十柱,如福建南平市峡阳镇敖州街60号(图5)。
文章所考察的乡土建筑类型以民居和祠堂为主,建筑功能较为统一,乡土建筑案例选点限于赣东闽北地域,以赣闽交界处的江西抚州市和福建南平市为重点调查地域,并参考了福建博物院编著的《福建北部古村落调查报告》。地盘式样的类型及其在不同区域的分布以该地域内案例数的多少及分布密集程度为依据。难以避免的是,在某一典型区域内会同时存在几种类型,且不能区分出主要类型与次要类型,故会标记所有类型;也有某些地域以一种类型为主,其他类型为辅,则仅标记该地域的主要类型,因此会发现某一种类型的分布地域重叠的现象,或者同一类型分布在相隔较远的不同地域的现象。在此基础上绘制的以“十八柱、十六柱和十四柱”为主的插梁架地盘式样在赣东闽北地域的分布及变迁图(图6),图示表明江西地域和福建地域存在显明的不同:江西地域以“明间十六柱”转化型式样为主,福建地域则以“明间十八柱”原型和“明间十四柱”转化型两种式样为代表,其中“明间十八柱”地盘式样的演变轨迹呈现出清晰的向外扩张趋势:以福建南平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如向闽东、闽南和闽西扩散。
穿斗架地盘的原型为“前劄牵+内两架椽×2+后劄牵,明间十柱”,如设置勇柱和齐门柱则形成明间十四柱转化型式样;如仅设置勇柱则形成明间十柱转化型式样,其中“明间十四柱”式样在闽东和闽南地域广泛应用,而“明间十柱”式样主要在闽北地域应用。在此基础上根据“减柱或加柱”两种方式产生不同的类型:(1)减后步柱,明间变为十二柱,在江西地域广泛使用;(2)加后廊柱,明间变为十六柱,主要在福建地域使用;(3)在“明间十柱”式样基础上后拖几架椽,明间变为十四柱,在江西地域广泛使用(图7,图8)。
笔者绘制的以“明间十柱原型及转化型、十二柱和十四柱转化型”为主的穿斗架地盘式样分布图表明其演变轨迹有非常清晰的地域倾向(图8):赣东地域以“明间十柱及后拖架形成的转化型”为主,福建则以“明间十二柱和十四柱转化型”式样为代表。该分布图示依据调研测绘资料所得,然而各地的实际情况可能更复杂,常有几种式样并存的现象。
总之,“前两架椽+内四架椽+后两架椽,明间十八柱”插梁架地盘、“前劄牵+内两架椽×2+后劄牵,明间十柱”穿斗架地盘为赣东闽北地域乡土建筑地盘式样的原型,应用广泛。在此基础上,大木工匠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及人文特点,通过减柱法和加柱法等不同方式产生多种转化型与组合式样,满足了不同建筑类型及功能的需要,在赣东黎川明清老街、金溪、崇仁、抚州等地及福建邵武、泰宁、南平地域遗存的数量也最多,是该地域乡土建筑的典型代表。
地盘式样体现着大木工匠在营造过程中展现出的平面设计技艺,与侧样式样一起构成了乡土建筑营造的核心。在对赣东闽北地域乡土建筑调研测绘资料加以归纳与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分类和统计的方法,对其地盘式样进行的总结和分析,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赣东闽北地域新的研究素材。
文章分析归纳了赣东闽北地域乡土建筑明间地盘的五种柱网式样:十柱、十二柱、十四柱、十六柱、十八柱,认为插梁架地盘的原型为“前两架椽+内四架椽+后两架椽,明间十八柱”和“内两架椽,明间四柱”两种,主要在福建地域应用,而减柱(如前金柱)形成的“前两架椽+内四架椽+后两架椽,明间十六柱”转化型式样则主要使用于赣东区域;“前劄牵+内两架椽×2+后劄牵,明间十柱”是穿斗架地盘式样的原型,在赣东闽北地域均有广泛应用,而通过添加勇柱和齐门柱、改变架椽数两种方式产生的转化型式样主要在闽北地域使用,后拖架椽方式产生的转化型式样则主要在赣东地域发展。同时,文章从地域空间角度梳理了北方抬梁架和赣东闽北插梁架与穿斗架乡土建筑地盘建构原则的异同,对乡土建筑和穿斗架地盘的构成做了比较,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结构和构造方式本质不同;(2)原型的转化方式不同。基于此,文章对赣东闽北地域乡土建筑地盘的原型及转化方式作了总结分析,并通过地域分布规律探究了插梁架和穿斗架地盘式样在赣东闽北地域的发展与变迁。希望这项研究可为该地域及邻近地域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修缮,以及传统营建智慧在当下新的建造活动中的有效延续提供借鉴。
图5 赣东闽北地域乡土建筑插梁架地盘柱网的原型与转化发展(图片来源:李久君根据测绘资料整理绘制)
图6 插梁架地盘式样在赣东闽北地域的分布及变迁图示(图片来源:李久君绘制)
图7 赣东闽北地域乡土建筑穿斗架地盘柱网的原型与转化发展(图片来源:同图5)
图8 穿斗架地盘式样在赣东闽北地域的分布及变迁图示(图片来源:同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