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0日,修建于16世纪、位于罗马市区的San Giuseppe dei Falegnami教堂屋顶突然坍塌,造成教堂损毁严重,所幸没有人员伤亡。这座教堂深受当地民众喜爱,附近新人常在此举行婚礼。罗马文化遗产部总监Francesco Prosperetti将此次坍塌定义为“结构性坍塌”,但坍塌事故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罗马文化遗产部已开始对过去十年间教堂内外的修复工作档案展开内部调查,希望借此查清事故原因。(来源:Repubblica网站)
2018年9月12日,气候变化与文化遗产动员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作为全球气候变化行动峰会的官方活动之一,此次动员会是首次在重大国际气候变化峰会上举行的文化遗产相关活动。随着文化遗产领域对气候变化这一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和社区等组织齐聚此次动员会,共同探讨文化遗产如何帮助当地社群达成他们的气候目标。许多团体展示了相关案例,例如以遗产为基础的碳减排策略,其内容包括促进现有建筑的再利用以及对旧建筑和历史建筑进行改造,以提高能源效率。(来源:ICOMOS网站)
世界遗产城市组织(OWHC)于2018年9月12日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公开征集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15届全球大会优秀项目及2019年度Jean-Paul-L’Allier遗产奖候选城市的通知。
此次公开征集是为了选择一批在OWHC会员城市内实施的优秀遗产项目,并在第15届全球大会上集中展示。这些项目将与会议主题 “遗产与旅游:当地社区与游客——共同的责任”相结合,供参会者相互学习探讨。项目提交的截止日期为2019年1月10日。Jean-Paul-L’Allier遗产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用以表彰那些在世界遗产保护、修复和管理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OWHC会员城市。参评申请需在11月30日前提交,而获奖城市将在OWHC第15届全球大会的开幕式上宣布。OWHC第15届全球大会将于2019年6月2日在波兰的克拉科夫举行。(来源:OWHC网站)
UNESCO于9月15日欧洲文化遗产日当天,在巴黎总部正式推出了“世界遗产之旅(World Heritage Journey)”这一全新的旅游信息平台。该平台由欧盟成员国共同出资,精心挑选了来自欧盟19个国家的34处世界遗产,旨在推广欧洲的世界遗产和可持续旅游。鼓励人们去参观游览那些非热门的世界遗产,并停留更长的时间,用心体验遗产所在地的文化风俗。此外,借助2018中欧旅游年(2018 EU/China Tourism Year)这一机会,欧盟也希望通过“世界遗产之旅”这一平台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游客。“世界遗产之旅”平台提供英语、法语和中文版本,访问地址为www.visiteuworldheritage.com。(来源:UNESCO网站)
ICCROM于2018年9月13—23日与教科文组织一道参与了巴西国家博物馆的紧急修复任务。修复专家们会见了巴西当局以及国家与地方层面上与博物馆相关的各类人士,并参与了博物馆灾后的两次实地技术勘察。此项行动旨在帮助巴西政府制定博物馆的后续修复工作。在后续的修复过程中,UNESCO主要负责协调全球范围内的各类援助,包括技术专家、财政援助,以及其它博物馆对巴西博物馆原藏品的复制品或相似品的捐赠和出借。阿根廷、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等国家的政府、博物馆以及相关机构已经对巴西国家博物馆提供了相关帮助。2018年9月2日,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拥有200年历史的国家博物馆发生火灾,据信大约90%的宝贵藏品(约2 000万件)被焚毁。作为整个美洲大陆历史最悠久、馆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这场灾难给巴西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经济与文化损失。(来源:ICCROM网站)
2018年10月1—3日,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乡土建筑科学委员会(ICOMOS-CIAV)和伊朗文化遗产、手工艺及旅游组织(ICHHTO)联合主办的2018年ICOMOS乡土建筑科学委员会国际学术会议在伊朗大布里士召开,今年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会议在大布里士的伊斯兰艺术大学举行,来自瑞典、挪威、芬兰、叙利亚、葡萄牙、墨西哥、中国、泰国、法国、巴基斯坦、英国等多个国家的专家在会上发言,针对“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会议共分为6个部分。开会伊始是针对伊朗和大布里士文化遗产的主旨报告,其后为“文化遗产作为可持续发展驱动力的保护”、“乡土建成遗产和可持续性”、 “案例研究”、“中东地区乡土建成遗产保护的挑战与机遇”4个主旨报告和分主题发言环节,最后为ICOMOS-CIAV年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会议第三天,针对中东地区乡土建成遗产保护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专题讨论,着重探讨战争的挑战及战后重建。2019年CIAV学术研讨会和年会拟选定在中国平遥举办,拟以“乡土建筑与地区发展(Vernacular Architecture & Local Development)”为主题,由邵甬教授详细介绍了ICOMOS-CIAV 2019在中国举办的筹备事宜。同时作为会议的前置活动,VERNADOC(Vernacular Document的合成词)工作营于9月15日至9月30日举办,针对当地的历史城市区域与乡土建筑保护开展工作。
国际乡土建筑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Vernacular Architecture,缩写 CIAV) 是ICOMOS下的28个国际科学委员会之一,成立于1976年,意在推进乡土建筑在识别、研究和保护方面的工作,以符合ICOMOS促进国际合作的目标。CIAV最重要的贡献是促使1999年的墨西哥ICOMOS大会通过了《乡土遗产宪章》。(来源:UHC城乡遗产保护工作室公众号)
2018年10月8日,太平洋联盟国家驻泰国大使馆,包括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菲律宾、西班牙大使馆以及教科文组织和泰国法政大学一道,通过联合举办一系列学术文化活动,庆祝西班牙大帆船贸易453周年。此次活动的目的是铭记这一历史贸易路线,并延续由大帆船贸易路线所带来的亚洲、欧洲和拉丁美洲之间的长期联系。大帆船贸易路线给沿线国家的语言、美食、艺术和文化都留下了深远影响,同时也留下了众多文献遗产。因此保护与大帆船贸易路线相关的所有文化遗产,对教科文等组织而言至关重要。(来源:UNESCO曼谷办事处网站)
2018年10月11日,盖蒂基金会公布了2018“保持现代(Keep it Modern)”奖项的获奖名单,来自9个国家的11个现代建筑保护项目获奖,将会得到来自盖蒂基金会超过170万美元的支持资金。包括首次入选的来自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古巴、格鲁吉亚、爱尔兰和黎巴嫩的项目,也有来自美国、荷兰、意大利和英国的项目。获奖名单如下:古巴哈瓦那国家艺术学校、黎巴嫩的黎波里拉希德卡拉米国际展览中心、美国密苏里圣路易斯拱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历史博物馆、格鲁吉亚国际象棋宫和阿尔卑斯俱乐部、爱尔兰比尔圣布兰登社区学校、美国加州索尔克生物研究所、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礼堂、意大利罗马大学数学学院、意大利乌尔比诺大学卡罗分校大学学院和英国莱斯特大学工程学院。(来源:盖蒂基金会网站)
日本ICOMOS国家委员会于10月19日公布了2018年度“日本ICOMOS大奖”和“日本ICOMOS鼓励奖”获奖名单。“日本ICOMOS大奖”授予了“听竹居”俱乐部的代表理事松隈章,以表彰其在木质现代主义建筑“听竹居”的保存和研究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日本ICOMOS大奖”另一位获奖者为植弥加藤园林公司社长加藤有规,他在日本园林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利用的当代策略和实践中做出了卓越贡献。“日本ICOMOS鼓励奖”授予了奈良文化遗产研究所文化遗产部景观实验室的研究员惠谷浩子,以表彰她在文化景观的保护、宣传和研究方面做出的努力。“日本ICOMOS大奖”授予那些为保护和利用理念、保护利用活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进步做出突出贡献,并取得了优异成果的个人。“日本ICOMOS鼓励奖”的设立则旨在鼓励那些推动遗产保护与利用理念、从事遗产保护研究,并取得优秀成果的未满45岁的年轻研究人员。(来源:ICOMOS日本网站)
作为 mASEANa(modern ASEAN architecture)项目的一部分,第六届东盟国家现代建筑(Modern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 Architecture)国际会议于10月25—27日在曼谷举行,期间还举办了相关工作营和实地考察。此次会议有5项分议题,分别是技术与材料的发展及国际影响、物质性与材料(Materiality and Materials)、物质性与意义(Materiality and Meanings)、保护现代建筑遗产及其未来。会议邀请到了里斯本大学高等理工学院教授、Docomomo International主席Tostões教授,东京理科大学今本啓一教授和泰国法政大学副教授Yongthanit Pimonsatien作主旨发言。(来源:mASEANa网站)
“世界遗产:能力建设与终身学习的场所”国际会议将于2018年11月9日在德国莱比锡召开。此次会议由德国萨克逊州内政部、弗莱贝格工业大学工业考古和科学技术史研究所、UNESCO德国委员会、ICOMOS德国委员会和柏林国际学院遗产研究所联合举办,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丰富知识和提升民间社会认识来确保“世界遗产公约”的实施。此次会议包含两项分议题——世界遗产地作为学习的场所、世界遗产地作为实践和培训的场所,此外还有一系列相关案例的展示和讨论。(来源:ICOMOS德国网站)
欧洲文化遗产创新博览会将于2018年11月15日在布鲁塞尔开幕。此次博览会由欧洲委员会主办,作为2018年欧洲文化遗产年的一项重要活动,集研究和创新、政策、艺术和社会于一体。此次博览会将集中展示欧盟资助下有着突破性创新的文化遗产项目,在为参观者们提供了解机会的同时,还可与“文化遗产创新者社区”中的创意人员、投资者和用户进行互动交流。此次博览会将以2018年3月举行的“遗产与创新”会议成果为基础,并重点关注后续可能的机会以及如何为未来的欧盟文化遗产行动计划做出贡献。(来源:欧洲文化遗产年网站)
“珍惜遗产:干预文化遗产的质量原则”国际会议将于2018年11月22—23日在威尼斯召开。此次会议由欧盟委员会和ICOMOS联合举办,旨在促进欧盟资助的文化遗产干预项目中关于质量原则的公开讨论。作为欧洲文化遗产年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此次会议是在“欧洲倡议第六条——珍惜遗产”(European Initiative no.6: Cherishing Heritage)的框架下开展的。最近几年,对于文化遗产带给文化、经济、环境和整个社会的益处问题,人们的看法发生了改变。这引出了诸多新的待解之题:如何在赋予文化遗产“第二次生命”时避免抹去其几个世纪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如何确保决策都能基于道德准则、均衡的文化和历史分析、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和负责任的长期空间愿景?如何在尊重当地社区保有的文化遗产价值观和适应当代生活方式等需求之间寻求平衡?(来源:欧洲文化遗产年网站)
第三届“现代建筑再利用”会议和2019年Docomomo德国会议将于2019年3月1日在柏林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为“包豪斯100年:我们今天对现代主义运动有何兴趣(100 Years Bauhaus:Which interest do we take in Modern Movement today?)?”此次在柏林举办的国际会议以包豪斯建校100周年为契机,深刻探讨现代性在21世纪的意义。此次会议的重点不在于包豪斯学校本身,而在于现代主义运动所带来的概念、愿景和动力,且它们应与当下的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创造性问题产生关联。会议现已开放注册,截止日期是2019年1月31日。(来源:Docomomo网站)
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月出版的新书《建筑人类学》,是国内第一本以“建筑人类学”为主题的引进版图书。该书聚焦于居住空间——人类学家传统上十分熟悉的研究语境,解释了人类学家们如何思考公共与私人的边界,性别、性和身体,建成形式以及材料的物质性,建筑技术和建筑表现。同时书内每一章都使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案例进行研究,从人类学内部考察建筑到底“做”了什么——建筑如何塑造人与形态,如何维系和解析社会关系。
该书作者维克托 · 布克利兼有艺术学、人类学和考古学的专业背景,为伦敦大学学院物质文化领域教授;该书译者为潘曦、李耕。《建筑人类学》是一本综述性的论著,对于人类学、物质文化、地理、社会学、建筑理论、设计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研究者、爱好者来说,均是一本重要读物。(来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公众号)
2018年8月10—11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近现代建筑保护专委会2018年度大会暨“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研讨会”在成都天府新区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召开。本次会议共有百余名专家学者及50多家行业相关单位参加,专委会总结了过去两年多的工作内容和各类研究成果,选举了第一届领导成员、理事成员及学术委员。专委会还召开了“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研讨会”,按照近现代建筑的预防性保护、城市更新中的近现代建筑保护、近现代建筑的活化利用、近现代建筑保护的新技术与新型材料四项专题,对近现代建筑保护进行了全面的探究研讨。(来源: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网站)
2018年9月1—6日,以“他山之石—跨界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第四届文化遗产思辨研究国际会议在浙江大学举行。大会由浙江大学与国际思辨遗产研究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Heritage Studies,英文简称为ACHS)共同举办,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委员会协办,这个两年一度的学术会议也是国际遗产界的盛会。来自全世界40多个国家,200多所著名大学和文化遗产研究机构的460多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分布在人类学、考古学、建筑学、城市规划、文化学、博物馆学、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国际遗产学界过去十多年来迅速崛起的“文化遗产思辨研究”(Critical Heritage Studies)在这次会议中得到了集中、全面的展现,产生了丰富的成果,对今后国内遗产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来源:文博中国公众号)
2018年9月7日上午,第二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会议(2018)在苏州科技大学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苏州科技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管委会、利物浦大学(英国)共同主办,以“活态遗产,传承保护”为主题,重点就“遗产与社区:生活或展示”、“遗产与大众:诠释与参与”、“理念与物性:遗产的转化与适应”、“遗产价值与遗产观念”、“遗产管理与监测创新”、“创意产业与古城发展”等热点话题进行学术探讨。来自国内外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200余人集聚苏州,共同探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同质化趋势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延续问题。(来源:ICHC2018公众号)
2018年亚洲建协建筑奖颁奖典礼于9月12日晚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共获7项大奖,包括3项金奖,3项荣誉提名奖,1项提名奖。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星之营地服务中心项目、原地建筑北京胶印厂改造项目、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项目获得金奖;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汽车客运东枢纽站、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谢店古村落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项目、都市实践事务所五龙庙环境整治项目获得荣誉提名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蒙医博物馆项目获得提名奖。
此外,经中国建筑学会推荐,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在本届理事会上成功当选亚洲建筑师协会副主席,同时上海也取得了2020年亚洲建筑师协会第19届亚洲建筑师大会的举办权。(来源:中国建筑学会网站、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公众号)
2018年9月13—14日,第五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CHCD2018)在北京清华大学举办。CHCD 2018论坛由清华大学联合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ICOMOS-CIPA)、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共同主办,以“创忆遗产,数字经济”为主题,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遗产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形式,以及全新的产业模式带来的机遇与发展。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文保单位、行业组织、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信息技术企业等的30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
本届论坛秉承一贯的高端学术水准与全球化视角,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的原则、理论、技术、方法等发展前沿及其未来趋势、典型案例及时创新探索等进行分享与交流。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国际间的深入合作,增设了希腊、意大利、奥地利和英国4个欧盟国家联办专场。此外,作为论坛重要组成板块的数字遗产主题展和跨界对话都更加开放与多元,呈现了数字遗产的产业化最新趋势与成果。(来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公众号)
2018年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评选推介活动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组织开展。本届评选推介活动,旨在通过评选推介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扩大优秀获奖项目的影响力、引导性和示范性,树立行业标杆,促进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和工程质量提升,同时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充分发挥文物保护项目的社会效益。评选推介活动于通知发布之日起启动。
本届评选推介活动的对象为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文物本体保护项目。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合规实施,完成所有程序、未发生安全事故,按规定验收合格,且未申报过往届优秀项目评选的均可参加评选。文物的保养维护、临时性抢险支护加固、迁移项目,以及地下(水下)文物发掘、文物保护性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项目,不在本届评选之列。申请者请于11月30日前,按规定将申报材料报送至评选推介活动办公室。(来源: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公众号)
由天津大学主办,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中国文物学会20 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天津市旧城区改造生态化技术工程中心承办的第五届“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天津”学术论坛于2018年10月13—14日在天津大学举行。此次论坛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建筑遗产保护理念下的历史街区生态化改造”为主题,设立了建筑遗产保护与创新性发展之理念、建筑遗产修复工艺与生态化改造技术、建筑遗产保护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改革开放四十年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省思、博士生论坛(暨2018年天津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建筑学科分论坛)五个分论坛。
本次论坛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五届“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天津”学术论坛论文集》。从事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建筑师、规划师、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社会志愿者以及博士生代表200余人参会,参会嘉宾报告共计68场,分别从研究、实践、管理等层面交流了国内外建筑遗产研究与实践领域的最新成果,促进了中国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深入展开。(来源:论坛组委会)
2018年10月19—21日,第九届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在鞍钢召开。来自工信部、国家文物局等部委,国内外38所知名高校和20多个研究机构、博物馆、企业的2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以“中国工业遗产的记忆、当下与未来”为主题进行交流研讨。研讨会由鞍钢集团与中国建筑学会遗产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鞍山师范学院联合主办。
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遗产学术交流平台,本次研讨会是第一次从高校转到工业企业及工业遗产地举办,标志着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从偏重理论研究向理论研究与经济社会文化协同发展等实践领域延展。本届会议分为工业遗产与城市记忆、工业遗产与工业博物馆、新常态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面向未来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保护与工业城市转型、工业遗产保护的创新与实践六项议题,全面展示了中国乃至世界工业遗产记忆、当下与未来的最新研究成果。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参观了鞍钢工业遗产、鞍钢集团博物馆,以及炼铁和轧钢等现代化生产线。(来源:人民网、中国钢铁新闻网、文博在线公众号)
为了推进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上海大学与英国伯明翰大学铁桥文化遗产国际研究院于2018年10月24—25日在上海大学联合举办了工业遗产高端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的主题是“当代工业遗产:价值及保护与利用”,共有5位受邀英国专家,70余位国内工业遗产领域的政府官员、三线企业代表、相关研究人员等参会。24日上午还举行了上海大学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随后的议程中,中英专家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现状与思考、挑战与机遇、保护更新、保护体系、遗产阐释、工业遗产旅游、遗产保护的社区参与等方面展开了主题演讲,并引起了热烈讨论。(来源:工作坊组委会)
2018建筑史教学观摩交流会于2018年10月26日在东南大学召开。会议由陈薇教授倡议发起、前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确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得到《中国建筑教育》杂志社的支持。会议旨在为全国从事建筑史教学的工作者搭建交流平台,探索应对建筑学等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授课方式,交流科学先进、多元独特的教学体系、方法及教案。会议邀请了10位中青年教师,每人30分钟授课示范,10分钟嘉宾点评及场下教师提问。在整个示范中,教学对象包括建筑学、设计学及地理学科的本科一至四年级,教学课程涵盖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以及建筑理论,内容丰富、方法多元、示范面广。(来源:中大院公众号)
2018 年 10 月 27 日,以“人文 · 人居 · 新时代——文化线路在城乡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为主题的第七届“ICOMOS-Wuhan无界论坛”在武汉召开。会议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共享遗产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遗产教席和武汉地产集团联合主办,来自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6个国家的20多位致力于人居环境和城市复兴研究的专家学者,就文化线路、人居与城市、河流与文化遗产、城乡可持续发展等话题展开了探讨。论坛旨在通过对创意城市与文化遗产、工程文化景观、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等主题的探讨,推动文化和文化遗产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而武汉在遗产保护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在工业遗产、江河遗产等文化线路上的机遇,已成为国际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共识。
无界论坛诞生于2012年,由武汉市政府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共享遗产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遗产教席联合主办。(来源:长江日报、中华建设网)
由傅朝卿教授倡议和赞助,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主办,“2018海峡两岸中生代学者建筑史与文化遗产研究工作坊”于2018年10月27—28日在南京东南大学召开。此次工作坊由17位学者以每人发表约50分钟学术报告的方式进行充分交流。该系列交流活动计划于10年内在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交替举行,并已于2017年11月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此举为加强建筑史与文化遗产研究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推动华人在该领域的学术成长创造了条件。(来源:建筑师公众号)
2018年10月28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2018年度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召开,大会得到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建为历保公司支持。在大会开幕式上,宋新潮理事长做了协会工作报告。在大会开幕式前,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召开全体会议,最终确定北京瓦厂乡村精品酒店、山东荣成海草房唐乡酒店、广西阳朔秘密花园、四川丹巴罕额庄园、安徽猪栏酒吧乡村客栈等5个项目入选“乡村遗产酒店”首批示范项目名单,并在大会开幕式上进行了发布和推介。
在大会开幕式上,协会副理事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委姜波介绍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运行规则、机遇挑战以及中国国家委员会的贡献和作用,协会秘书处介绍了第41、4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和201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9届大会情况。27日晚,协会在同济大学举办题为“突破遗产保护的边界”的青年论坛;28日下午,协会历史村镇、防灾减灾、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开展了学术交流。(来源:ICOMOS中国网站)
从2017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中国建筑遗产价值评估培训项目”,由中国紫禁城学会具体组织开展相关活动。2018年的培训将邀请国内该领域有经验的专家进行讲授,在延续2017年培训课程的同时,继续关注建筑遗产价值的评估与操作,并以故宫为案例进行阐释,同时在中国的遗产保护实践领域展开探索性的讨论。本期培训的时间是2018年11月1—6日,培训地点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报名截止日期为 9月15日。(来源:营缮纪事公众号)
2018年11月3日,“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 · 南京论坛”即将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建筑学院求是堂召开,研讨会由东南大学主办,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国内外相关领域重要专家与学者,旨在讨论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相关的研究理论、技术方法、管理制度、实践经验,回顾近年在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研究和保护领域的学术进展、优秀案例,促进学科内外的交流和领域繁荣。(来源:论坛组委会)
2018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学术年会将于2018年11月2—4日在重庆大学召开。本次年会将回顾中国建筑学会与中国城乡现代化建设的65年(1953—2018 年)历程,对地区 · 乡土 · 民族建筑研究与创作、国外现代建筑理论引介与创新、城乡建设与遗产保护、建筑史学史:人物与事件、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等议题展开讨论。在弘扬学术传统、缅怀先辈风雨征程的同时,亦聚焦当前史学问题,应对未来挑战。热切期盼全国及国际建筑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见证中国建筑史学会65周年盛事。
第二届建成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BHS 2019)将于2019年4月19—22日举行。本次会议是继同济大学与中国建筑学会联合主办的2017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聚焦乡村建成遗产的第二次学界盛会。会议以“乡村振兴中的建成遗产(Built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 Rural Vitalization)”为主题,下设文化地景与乡村聚落保护 (Conserv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Heritage and Cultural Landscapes)、乡村建成遗产的保存与活化 (Preserv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Built Heritage)、 乡 村 传 统营造工艺的整理与传承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Rural Building Crafts and Techniques)三项分议题。投稿请于2018年10月9日前于会议官方网站(www.icobhs.com)提交论文摘要,并于2019年2月14日前提交全文。(来源:建筑遗产学刊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