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亮亮 宋峰
慢性肾病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功能障碍性疾病,通常病程比较长[1-2]。肾脏是人体重要排毒器官,人体产生的原尿经过肾脏过滤再吸收才能排出体外,一旦肾脏功能出现问题,很容易诱发高尿酸血症[3]。因此,临床上对慢性肾病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种治疗慢性肾病的药物也逐渐运用于临床,非布司他属于常见治疗慢性肾病的药物。本文选择2016年5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3例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分别采取非布司他治疗和常规治疗,旨在探究分析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具体操作如下。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3例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2例,男女患者例数比例为29∶ 13,患者年龄53~71岁,平均年龄(62.05±3.18)岁。对照组41例,男女患者例数比例为27 ∶ 14,患者年龄54~70岁,平均年龄(61.97±3.1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各项临床指标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高。
表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 x- ±s,μmol/L)
纳入标准:(1)患者均被临床诊断为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其中,慢性肾病病程超过6个月,血尿酸水平女性超过360 μmmol/L,男性超过420 μmmol/L。(2)患者在接受治疗前三个月没有使用过任何影响尿酸药物。(3)本次研究之前,医护人员将研究相关情况告知患者,并取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血白细胞出现下降的患者。(2)存在肝功能障碍的患者。(3)出现过原发或者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的患者。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一日200~1 600微克、利尿剂等:未用利尿剂者开始治疗时每日推荐剂量为10 mg,每天一次,若疗效不佳,可加至每日20 mg。必须根据血压的反应来对使用剂量进行调整,通常应该每隔1~2周调整一次)、低盐低嘌呤优质蛋白饮食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选择非布司他(生产厂家: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58;规格:40 mg×8片×2板)进行治疗,用法用量:起始剂量为40 mg,每日一次。如果2周后,血尿酸水平仍不低于6 mg/dl(约360 μmol/L),建议剂量增至80 mg,每日一次。给药时,无需考虑食物和抗酸剂的影响。两组患者的治疗周围均为4个月,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主要以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水平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其中,生化指标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4]。
最后数据选择软件SPSS 24.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为0,安全性高。
慢性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5]。诱发慢性肾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肾血管病变、肾小管病变、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等[6]。临床上依据相关标准主要将慢性肾病分为1~5期,分期越高,表明疾病进展越严重[7]。而尿酸主要以尿酸钠盐的形式游离在患者肾脏内容物,平时能够伴随着尿液经过肾脏一起排出[8]。当患者肾脏功能出现障碍时,体内的尿酸也会随之上升,从而造成高尿酸血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治疗慢性肾病的药物逐渐被运用于临床,非布司他属于常见药物一种[9]。该药物属于抑制尿酸生成类药物,是一种新型的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选择抑制剂[10]。将其运用于人体,不会影响其他酶的活动,从而对患者的肾功能、肝功能等不会造成严重损害。同时,该药物作用于机体时,能够与碳酸氢钠反应,将尿酸盐溶解,从而顺着尿液排出,起到降低尿酸的作用[11]。因此,将其作用于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当中意义重大。
本次研究选择83例慢性肾病伴随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分别采用非布司他治疗和常规治疗。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非布司他治疗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等生化指标水平均低,且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该研究结果与陈松等[12]在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中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治疗中采取非布司他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和有效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