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丽萍
(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湖北 孝感 432000)
湖北郧西县湖北口地区处于镇旬盆地偏东方向的缘头部位,属于南秦岭铅锌金银铜多金属成矿带,泥盆系以及志留系地层在区内广泛的发育,同时发育非常突出的地质构造相较于镇旬地区,该区的地质背景以及成矿条件与之基本相同,金、铅锌以及锑矿等异常在区内广泛分布,现在区内发现很多矿化点,主要包括金以及铅和锌与锑矿等,尤其是金、锑矿具有非常大的找矿潜力。文中主要对湖北省郧西县西部地区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进行探讨,以供参考[1]。
郧西县西部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为秦岭-大别造山带、秦岭弧盆系、武当-随南逆推带、竹山陆缘裂谷。地质青峰-襄樊-广济断裂偏北方向的区域上,属于南秦岭造山带的一部分。
(1)地层。寒武系(古生界)以及泥盆系和奥陶系与石炭系地层在郧西县偏西方向的区域上广泛出露。陆源碎屑岩以及碳酸盐岩是石炭系、泥盆系的重要组成,夹不纯碳酸盐岩的陆源碎屑岩是寒武系志留系的重要组成。
(2)构造。镇旬盆地偏东方向的缘头部位是郧西县西部地区的分布所在,伸展滑脱构造是该区的主要构造类型,属于造山前期构造,于各种层次岩性差异面、不整合面间的层间面状剪切带表现。白龙洞-大安沟向斜以及大茨沟-保寨沟背斜与前坪-槐树背斜和四峡口-药树坪向斜等规模较大。区内的控矿构造即为此期的构造。第三期褶皱与区内的成矿没有太大的关系。
该区不同阶段的断裂城乡互相叫企鹅的形式存在,因此,构造格架非常的复杂。依照产状以及构造行迹的差异,将这些断裂划分为4组:①北西断裂组主要为黑龙洞-祝家老屋坊平移正断层;②北东向展布的断裂,如阴坡砭子-朱家坡断层以及徐家院-郧西大梁断层;③东西向断裂组区内较大的东西向断层有红岩-后峡-三天门断裂和-天门-汪家厂断裂。
(1)锑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的地化条件。依照区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以及1:5万自然重砂测量,并对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的分析,有很多化探异常被圈出,更加显示出区内找矿前景良好。Zn以及As和Hg与Ag等在石炭系-二叠纪呈现高丰度区,保持在55.6×10-6、14.74×10-6、0.71×10-6的元素平均值。高度浓集异常在成矿较好的地段非常优越,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Au以及As与Ba和Mo等在志留系地层呈现高丰度值,为该区Au成矿的重要远景区。Bi以及As等在奥陶系、寒武系地层呈现高丰度值,As以及Au异常,受南北方向展布的构造控制非常明显,是该区寻找Au成矿的有利远景区。
(2)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产类型分析。镇旬盆地偏东方向的缘头部位(南秦岭印支褶皱带)是郧西县西部地区的位置所在。该区发育非常突出的断裂、褶皱构造。尤以构造叠加部位是锑矿的主要赋存部位[2]。
热液脉带型是锑矿主要矿产类型,造山带是该矿的主要类型。区内构造活动非常的突出,不仅发育明显的断裂构造而且还发育复式褶皱等。在断裂层位中成矿作用比较突出,白云岩断裂(下泥盆统)是含矿体的主要产出部位,矿化尤以变化差异较大的白云岩岩层中较为富集,因此围岩呈不整合的状态与矿化体接触,构造和岩性对该矿成矿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
高桥坡锑矿床:公馆组(泥盆系)是其主要的地层出露,同时还发育石家沟组(泥盆系下统)以及大枫沟组等。
公馆组的上部层位是该区的分布所在,细晶白云岩(暗灰色厚层-块状)是其主要的岩性特征,白云岩(生物碎屑)以及薄层泥质白云岩夹生其间。
图1 郧西县西部地区锑矿成矿模式图
石家沟组:下部粘板岩(灰黑色粉砂质),经过风化之后变成黄褐色;泥晶灰岩主要分布在中部(灰黑色薄层状),生物碎屑泥晶泥灰岩夹有薄层状,生物灰岩(中厚层)以及页岩(含粉砂质钙质);大枫沟组:主要为泥砂岩,白云岩相对较少。F1断层对区内的含矿体(2个)都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由于第四系对其地表进行掩盖,由此划分为3个矿段,产出特点呈现脉状,总体向南北向展布,向西侧进行倾斜,角度在35°~85°,平均56°呈现极不均匀的矿化特点。辉锑矿是其主要的矿石矿物组成,黄锑化以及黄锑矿等现对较少,石英是其主要的脉石矿物,黑云母以及水云母和绢云母与白云母等是其次要的矿物组成,黄铁矿与褐铁矿分布极少。
对该矿的成矿要素进行分析总结,认为该矿在成矿模式上,有3个阶段的划分,矿源层形成阶段是成矿的早期阶段;印支期导致矿源层出现褶皱,构造热液对断裂同时构成很大影响,Sb以及Au元素在此阶段出现迁移富集。全面分析总结之后对该矿成矿模式图进行了编拟(图1)。
(1)在老寺厂-汪家场区域上,呈现近东西向展布的背斜两翼上,NW-SE向以及NE-SW向部分近南北向以及近东西向剪切构造带,起着重要的控矿作用。
(2)公馆组以及大枫沟组和铁山组等志留系地层对找矿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
(3)上述地层NW-SE与NE-SW向剪切构造带,碳酸盐化以及硅化和锑矿化等对隐伏锑矿的寻找极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