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伟斌
曹操墓中出土了7颗色彩不同的玉珠,它们均有穿孔,皆在珠子的中部,孔很细小,贯穿上下。其中,除了1颗黑色的玉珠体型较大,直径为1.6厘米之外,其余6颗体型均较小,直径均在0.6~0.7厘米。
从颜色上分,这些珠子可以分为苍青色、白色、黑色和红色,从材质上分,它们又可分为玉珠和玛瑙珠。其中,苍青色玉珠4个,白色玉珠1个,黑色玉珠1个,红彩玛瑙珠1个(图 1)。
图1 曹操陵墓出土的玉珠、珍珠
这些玉珠虽然个体较小,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它们的发现却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它们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由于曹操墓内出土的每一件东西都与曹操本人有关,更与当时的丧葬制度,甚至服饰制度有关,因此,我们都不能漠视,必须认真对待,进行仔细考证。下面,就来谈一谈对这些玉珠的粗浅看法。
因为它们个体太小,大小一致,且有穿孔,笔者首先怀疑它们会不会是曹操生前所戴的王冠上的佩饰。之所以会有这种推测,是因为曹操墓中出土了一批石牌,其中有一种圭形石牌,上面刻有“魏武王常所用”字样,如“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短矛”“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刀”“魏武王常所用长犀盾”等,专家研究后认为,这些石牌上所记录的内容,应该是曹操生前出行时所使用的卤簿,也就是常人说的仪仗,它们是曹操位在诸侯王之上的魏武王身份和与皇帝礼遇相同的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笔者认为,曹操实行的是“殓以时服”葬制,既然他生前所使用的这些卤簿被随葬在陵墓中,那么,对表示他特殊身份和地位的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王冠也应该被随葬在其墓葬中。如果这种推测能够成立的话,这些珠子会不会就是曹操生前所戴冠冕旒上的串珠呢?
那么,什么是冠冕和旒呢,它们是什么样的形状?
旒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所谓 “旌旗垂旒”,故《礼记》中有“是以鲁君孟春乘大路载弧韣旂十有二旒、日月之章,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也”之说。二是指古代帝王冠冕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旒”。例如,《礼记·玉藻》中言:“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1]774这里所指的就是后者。《说文·目部》中载:“冕,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鎏织纩,从月免声用。古者黄帝初作冕。”《士冠礼》疏引《世本》也有“黄帝作冕旒”的记载。再如,《易·系辞传》中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根据上述记载,我们知道冠冕制度最早起源于黄帝,至周代逐渐完备。关于冠冕的规制和应用,《礼记·礼器》中有明确记载:“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此以文为贵也。”[2]到了后来,冠冕用旒只限于帝王一人,因此,“冕旒”也就成了帝王的代称。(图2)
图2 山东邹城明代鲁王墓出土的九旒冠冕
天子的冠冕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其顶部有一块微微上翘的黑色木板,叫“綖板”,形状为前圆后方,寓意着天圆地方,表示博大之意。綖板“以木板为中,以三十升玄布衣之于上”。“綖以木干,玄布衣其上。”也就是说,綖板是用木板为干,以布覆于其上。綖的形式前圆后方,前比后高一寸。綖板前后均垂以流苏,学名叫“旒”,共十二旒,每旒均用五彩丝绳串有十二颗不同颜色的玉珠。这种丝绳又叫“藻”,因为以藻穿玉,故又称玉藻。旒遮挡在天子的脸前和脑袋后面,其寓意为帝王不视非、不视邪,是非分明。綖板下为玉衡,贯穿冠冕两边的凹槽内,衡的两端各有一孔,孔内穿以丝绳,丝绳下端各悬挂一块玉珠,名为“纩”,即所谓的“充耳”,寓意帝王不听谗言,求大德不计小过,有所闻,有所不闻,故衍化出成语“充耳不闻”。《汉书·东方朔传》对此解释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3](图 3)
汉以前,天子冠冕上的旒用五彩缫丝制成,共计十二根,每根长十二寸。每旒均贯以十二颗五彩玉珠,按朱、白、苍、黄、玄的顺序依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一寸。如《礼记·玉藻》郑玄注说:“天子以五采藻为旒,旒十有二。 ”[1]774
西汉建立以后,叔孙通为朝廷建立了一套礼仪制度,他认为“旒”是冕冠中最能体现身份等级差别的部分,因此,其所制定的冠服规制为:皇帝的綖板宽八寸,长一尺六寸,綖板包以丝帛,外层玄色,内层纁色,前后有旒。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非常重视祭祀和礼制建设,他兴明堂,立辟雍,复兴旧制,汉王朝的礼制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到了明帝时,下诏有司采《周官》《礼记》《尚书》诸篇旧制,确立了更加完备的服饰制度。其中规定了皇帝的“冕宽七寸,长一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裹,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十二旒;衣绣日、月、星辰等十二章;纁下玄上”。也就是说,到了东汉中后期,天子冠冕上的垂旒不再限于五色,而是完全采用白色。关于皇帝礼服的使用,《后汉书·舆服志》中记载:“正月甲子若丙子为吉日,可加元服,仪从《冠礼》。乘舆初加缁布进贤,次爵弁,次武弁,次通天。冠讫,皆于高祖庙如礼谒。王公以下,初加进贤而已。”[4]
图3 皇帝冠冕图
根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记载,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都时,初为大将军,封武平侯。汉献帝到达许都后,曹操将大将军之位让给了袁绍,自己任司空,行车骑将军。官渡之战后的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九月,天子令曹操兼领冀州牧,曹操让还兖州。十三年(公元208年)春正月,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曹操为丞相。十七年(公元212年)春正月,天子命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十八年(公元213年)五月,汉献帝下诏曰:“今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巨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锡君玄土,苴以白茅;爰契尔龟,用建頉社。”晋爵曹操为魏公,以十郡之地建立魏国。秋七月,始建魏社稷宗庙。十九年(公元214年)三月,天子使魏公位在诸侯王上,改授金玺、赤绂(系印纽的丝绳)、远游冠。同年十二月,天子命魏公曹操置旄头(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位于旗之竿首,故曰旄),宫殿设钟虡(悬挂编钟、编磬架子两侧的立柱)。二十年(公元215年)九月,天子命曹操可以承制封拜诸侯守相,从此曹操有了封拜诸侯大权。二十一年(公元216年)五月,天子晋爵曹操为魏王。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四月,天子又命魏王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古代帝王出入时,所经路途都要由侍卫警戒,清道止行,谓之警跸)。同年十月,天子命魏王曹操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天子法驾,所乘曰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以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太子。至此,曹操已经取得了与天子完全相同的权力和礼遇。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春正月庚子,崩于洛阳,年六十六。因此,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时,他所佩戴的冠冕已经与汉献帝完全相同,享有十二旒的冠冕崇高礼遇。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引《魏书》又载曹操:“常以送终之制,袭称之数,繁而无益,俗又过之,故预自制终亡衣服,四箧而已。”在去世之前曹操留下遗令,要求“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其意思是说,无论他在哪个季节去世,都要以当时所穿戴的衣服进行入殓。据此,我们推断曹操生前所穿戴的衣服和王冠都应该被随葬在其陵墓中。关于这一点,我们从考古出土的遗物中也有发现。例如,曹操墓中出土有一件玉觹,从中间断裂,其尖部残缺,均为旧痕,玉觹是其生前衣服上的配饰,因此,应该是他生前用的旧物。该物的出土,也证明了曹操去世后,确实是遵照其“殓以时服”这一遗令进行安葬的。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测,曹操生前所穿戴的那些衣帽冠冕极有可能也被随葬在其陵墓之中。由于这些珠子太小,中间有一个穿孔,笔者判断它们应该是曹操生前所佩戴的冠冕上十二旒上的串珠。
对上述结论,有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既然上文介绍,东汉时期皇帝冠冕上的旒都是白色的,那么,为何这里出土的珠子却颜色不同,笔者判断其极有可能是五彩之色。这样岂不是和东汉时期的规定有冲突吗?要回答这一问题,就不得不谈一谈东汉末年的战乱对礼制的破坏和曹操对礼制的恢复。
东汉末年,战乱不仅严重破坏了当时的经济基础,而且对原有的礼制和文化来说,都是一场严重的浩劫,尤其是经过董卓之乱后,朝廷的各种典章制度和礼制几乎全部被毁或丢失。根据文献记载,当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昌时,各种制度缺失,典章不存,社会一片混乱,正如史料上所记载的:“自汉末战乱,朝廷播越,宫室焚毁,故老凋丧,汉世礼典仪注亦渐亡佚,其朝仪之简陋缺略可知。至于郊祀大典,明堂释奠之类,更不遑及。”这很不利于社会稳定。曹操是东汉末期的执政者,政权的实际控制者,理所当然要考虑到这些问题。因此,在重建汉王朝之初,他就开始考虑如何恢复礼制,让社会秩序走上正轨。他将孔融迎到许昌,让他出任将作大匠,很快又升为少府,利用他渊博的知识来帮助自己恢复和重建朝廷礼制。例如,在雅乐方面,据曹植的《鞞舞歌序》记载 :“汉灵帝西园鼓吹有李坚者,能《鞞舞》,遭乱西随段煨。先帝(指曹操)闻其旧伎,召之。(李)坚既中废,兼古曲多谬误,异代之文,未必相袭,故依前曲改作新歌五篇。不敢充之黄门,近以成下国之陋乐焉。”恢复汉室礼制,也成了当时一些刘氏宗室的一大追求目标,刘表令曾经做过朝廷雅乐郎、颇知音律的属下杜夔与孟曜为朝廷合雅乐,并将修订好的雅乐奉献给朝廷。
平定荆州之后,曹操俘获了杜夔,如获至宝,任命他为自己的军谋祭酒,也就是参谋之一,令他参与创立和恢复太乐之事,为此还专门为他配备了一套班子,由他负责为朝廷创制雅乐。当时,参与这项工作的人有散骑侍郎邓静、尹商,还有歌师尹胡、舞师冯肃、铸钟工柴玉等人。《艺文类聚》卷四一引挚虞《决疑要注》载:“汉末丧乱,绝无金石之乐。魏武帝至汉中,得杜夔识旧法,始复设轩悬钟磬,至于今用之。”[5]金石之乐是朝廷举办各种仪式时的必备之乐,因为主要由编钟、编磬等组成,故称金石之乐,又称雅乐。没有这些,预示着政权的不正统,因此,曹操对其特别重视。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晋升魏公,建立魏国,令侍中卫觊与王粲一同主掌制度,负责典定众仪,为魏国设立一套完备的礼仪制度。王粲参照周制,为朝廷创制了一套玉佩制度。从这里我们看出,曹操恢复社会制度是全方位的。
曹操是一位很有抱负的政治家,他不仅勇于创新,更善于对上古历史借鉴和继承。由于曹操执法如山,有人便认为他是一个法家,笔者认为这种判断是有问题的。其实,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谙治国之道,因此,只要是对恢复当时的社会稳定和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有帮助的事情,他都会去做。为了与蜀汉争夺正统地位,在恢复礼制时,他更多地会参考古代制度。例如,恢复丞相制度,就是参照秦代制度,这样有助于强化曹操在朝中的地位和权力。因此,在恢复王冠时,他极有可能也会趁机参照周代的样式,将旒的颜色由汉代的纯白色恢复成周代的五彩颜色。这件事不是当时的皇帝汉献帝所能掌控的,因为曹操主导此事,不仅可以展现他新人新气象的决心,同时也可以趁机打击和削弱汉朝守旧势力,在朝中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这也许是他在朝廷中确立和突出自己权威的一种最佳方式。因此,笔者认为,此时皇帝冠冕上所用的十二旒,极有可能又恢复到了周代时的五彩颜色。
因此,笔者推测曹操取得了与汉献帝同等的礼遇后,其所戴的冠冕,也就是平天冠上的十二旒,应该是用朱、白、苍、黄、玄五种颜色的玉珠串成。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曹操墓中所出土的这些玉珠,虽然大小相同,但是色彩较多的原因,更是笔者判断其为曹操王冠上旒的串珠的重要原因。
图4 2号墓早期盗洞开口层位及位置图
图5 2号墓早期盗洞剖面图
图6 曹操墓后室墓顶的早期盗洞
既然推测曹操的王冠被随葬在墓中,为什么我们在其墓葬中仅仅发现了这几枚玉珠呢?曹操的王冠到底到哪里去了?
答案只能有一个,那就是被人盗走了。关于这一点,我们从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中均找到了相关证据。
首先,从考古方面来说,我们发现这座墓早期已经被盗,在其墓室的靠后的顶部发现了一个巨大盗洞,开口于西晋地层之下,说明了该墓早在西晋末年就已经被盗,这是该墓葬被盗掘的直接证据。(图4、图5、图6)
关于这座墓被盗的时间和性质,可以参考笔者所写的 《曹操墓首次被盗问题探讨》(《中原文物》2012年第4期)和《被盗的曹操陵墓》(《大众考古》2017年第8期),以及陈长崎先生的 《曹操高陵早期被盗问题考略》(《历史研究》2012年第6期)等文章,文中有详细的论述,认为这是一次官方主导的盗掘行为,是出于对曹魏王朝的报复,因此,许多对曹操生前身份有重要标志的文物或被破坏,或被盗走,其中就包括了他的王冠。
关于这次被盗,我们从文献史料中也找到了证据,如文渊阁《四库全书》收录了陆云文集《陆士龙集》,其中保留有数十封陆云与其兄陆机往来的书信,其中一封就谈到他在视察邺城时所见曹操之遗物,内容为:“一日案行,并视曹公器物。床荐、席具、寒夏被七枚。介帻(zé)如吴帻。平天冠、远游冠具在。严器方七八寸,高四寸余,中无鬲,如吴小人严具状,刷腻处尚可识。疏枇、剔齿纤綎皆在。拭目黄絮二在,垢,垢黑,目泪所沾污。手衣、卧笼、挽蒲棋局、书籍亦在。奏案大小五枚,书车又作岐案,以卧视书。扇如吴扇,要扇亦在。书箱,想兄识彦高书籍,甚似之。笔亦如吴笔,砚亦尔。书刀五枚。琉璃笔一枚所希闻。景初三年七月,刘婕妤折之,见此期复使人怅然有感触。器物皆素,今送邺宫,大尺间数,前已白。其穗帐及望墓田处……文昌殿北有阁道,去殿文(丈),内中在东,殿东便属陈留王内,不可得见也。”[6]
文中特意提到“器物皆素,今送邺宫”。看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它们原来是存放在什么地方,又是从哪里被送到邺宫里,为什么在八王之乱过程中,也就是司马颖主政邺城时,被送邺宫呢?
显然这背后有不能说的隐情。笔者认为,陆云所看到的上述曹操遗物,原本应该都被随葬在曹操墓内,此时被司马颖盗掘出来,但是,盗墓毕竟不是什么光彩之事,这时的陆云担任成都王司马颖的司马,为尊者讳,他不能直说,用这样一句话将其隐藏了过去,说不定其兄长陆机早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二人心照不宣罢了。
尤其是信中所提到的“器物皆素”,与曹操墓中所出土的文物完全一致,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它们均为曹操墓内随葬之物。
文中所谈到的“平天冠”和“远游冠”,应该是曹操生前所佩戴的冠冕,特别是那顶平天冠,更是帝王郊天地、宗祀、明堂所戴之冠冕。关于平天冠,宋代的洪迈在《容斋三笔·平天冠》中指出:“祭服之冕,自天子至于下士执事者皆服之,特以梁数及旒之多少为别。俗呼为平天冠,盖指言至尊乃得用。”[7]因此,曹操所佩戴的与天子同等的十二旒冠冕,就是文中所指的这种平天冠,它早在西晋末年就已经被盗走了。可能是由于曹操墓深埋地下,墓内十分潮湿,经过数十年之后,王冠上旒的丝带已经变得十分脆弱,在盗墓贼的粗暴盗掘过程中,造成个别丝带断裂,致使玉珠散落在墓室内。虽然盗墓贼将曹操的这顶平天冠送到了邺宫,为陆云所看到,而这些珠子却意外地留了下来。由于它们个体太小,滚落在淤泥之中,加上室内幽暗,历次盗墓贼都没有注意到它们,最终被我们细心的考古人员所发现。
如果上述推论能够成立的话,那么就是小物件大发现,其学术意义和科研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同时,曹操墓内还出土了一颗珍珠,个体很小,但是保存得十分完好。大家知道,玉石可以保存下来,陶瓷可以保存下来,青铜器可以保存下来,甚至人和动物的骨骼也可以较好地保存下来,但是,珍珠却很难保存下来。我们过去在考古发掘中,很少发现这种东西,一般都是一触即碎,变成粉末状。此前全国发现并保存下来的最早的珍珠都是唐代以后的遗物。那么,曹操墓内的这颗珍珠却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颗珍珠,品相不太好,但是,没有任何损伤,整体呈纺锤形的椭圆体,沿长轴的中部有一个非常细小的穿孔。从珍珠上有穿孔这一特征来看,推测它应该是连缀在衣服或帽子上的饰品。由于曹操墓内还陪葬有两位女性,因此,这颗珍珠到底是曹操身上的配饰,还是那两位女性身上的配饰?目前,还无法考证,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