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吉祥
很多人都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选择戴不同材质、不同款式的帽子。这是因为,小小一顶帽子既有遮阳、保暖的实用性和装扮的美观性,还有标识作用。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根据人们所戴的不同的帽子,我们就能判断他是军人,还是警察;他是护士,还是厨师……
在众多的帽子中,有一种礼帽在古时候是身份的标志,只有皇帝、太子、亲王才能戴(在有的朝代,诸侯、大夫也可以戴),这种礼帽就是冕冠,也叫冠冕。当然,这种礼帽并不是他们想什么时候戴就什么时候戴,想在哪儿戴就在哪儿戴,他们也需要严格按照制度戴呢!
按照礼制的规定,在祭天祭祖、祭社稷、祭先农、皇帝登基大典,以及一些重要节日如正旦(春节)、冬至等时,皇帝、太子、亲王才可以戴冠冕。现在很多绘画作品、影视作品为了表示人物的身份是皇帝,不论是看书、散步还是处理政务,皇帝头上都戴着冠冕,这完全是错误的!
在古代描绘帝王的绘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冠冕,但是目前国内作为文物的冠冕仅有两件:一件是在今山东省邹城市明鲁王朱檀墓出土的九旒(liú)冕,现存于山东省博物馆;另一件是袁世凯称帝时穿戴的一套仿古冕服中的冠冕, 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仔细看看上页图中的九旒冕:中间圆筒状的冕高18厘米,它是先用藤篾编成骨架,再包上罗绢,涂上黑漆,最后镶上金边、金圈制成的;在冕的两边,各有一个用黄金制成的圆形小物件,它的名字叫“梅花金穿”,锥形的金簪子可以从中穿过;冕上的纟延(yán)板长49.4厘米,前后两端各有9条垂旒,每条垂旒有9个玉珠,既精致又美观。
作为我国目前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明初亲王冠冕实物,九旒冕可是被评为山东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呢!
你是不是在想,人戴上这顶冠冕后,前面有这9 条垂旒,看东西多不方便呀! 其实,冠冕中的各种物件不仅是为了装饰美化,还有较深远的含义。垂旒就有“蔽明”的含义,表示帝王不看伤天害理的邪恶之事。在纟延板中间下面,有一条名为“横”的玉石,在横的两端用丝线垂下一个玉珠,玉珠的位置恰好在人的耳朵那里,它的名字叫“充耳”。你听过“充耳不闻”这个词吧?“充耳”的用意就是劝诫帝王要明是非、求大德,不要听他人的谗言。
冠冕做成这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当一个亲王戴上冠冕后, 面对祖先神灵或天地山川之神,必定要身体端正,不能晃动,神情肃穆,目不斜视,一旦戴着冠冕左顾右盼,任意晃动,那些垂旒上的珠子就会抽打他的脸颊,予以警告。冠冕是要限制穿戴者的行为,规范他的举止的。
皇帝的冠冕有12条垂旒,每条垂旒有12个玉珠。如果是皇帝戴上冠冕面对大臣正襟危坐,会显得格外威严。他透过珠子, 能看清朝堂中人们的一举一动, 下面的群臣却看不清他的表情,无法揣摩他的心思,会更加小心谨慎。冠冕又多了这一个作用,是不是很有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