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的强大动力,是发展浙江“一号工程”数字经济的重要抓手,得到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近日,省长袁家军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与突破”论坛上,阐述和讲解了浙江探索和实践工业互联网的历程及浙江愿景。
目前,全球发展已经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有的专家预测到2035年全球将有1万亿台设备互联在一起。袁家军相信,互联网和工业的碰撞、连通和融合,一定会结出“两化”之花。
工业互联网是通过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加快其发展有利于更大范围、更高效率、更加精准地优化生产和服务、资源配置,推动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提质增效和升级。
从本质上看,工业互联网是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加速器。这三大变革是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工业互联网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精准配置生产资源,提高产品精度和产品质量,推动质量变革。工业互联网具有较强的渗透性,推动工业的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进行链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推动效率变革。工业互联网又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从而推动动力变革。
从发展规律上看,工业互联网遵循工业的演进规律、科技创新规律以及企业发展规律,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和革命性影响。在遵循工业演进规律上,它催生众包众创、个性化定制、协同化制造、智能服务等制造业新业态,打造新型制造体系。工业互联网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尊重人才和研发投入。工业互联网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吸引了各个方面的人才,进行综合集成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工业互联网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共同打造价值链和产业链。
从发展趋势上看,工业互联网是当今世界工业领域的一个新潮流。
从全球看,发达国家围绕核心标准、技术和平台,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构建数字驱动的工业新生态。工业互联网发展也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法国的新工业等都是典型的代表。据预测,2020年全球将有340亿台设备联网。
从中国看,工业互联网发展与发达国家这一轮的起步算是基本同步,目标是建设制造强国。浙江将要在这个阶段完成电气化与自动化的普及,也就是工业2.0;要补齐信息化的短板,就是3.0;同时要完成智能化的赶超,即工业的4.0,是这样的历史任务。这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当中,已经非常清晰地勾勒出目标路径。
从浙江看,浙江正处于制造业提质升级的关键时期,全省也达成了非常重要的共识,就是要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为制造强省、网络强省和数字浙江注入强大的动力。
总之,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是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重要基础,也是浙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载体,所以,工业互联网对支撑浙江未来意义重大。
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是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重要基础,也是浙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重要内容,新时期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载体。
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谋划工业互联网发展,早在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部署了“数字浙江”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当时“数字浙江”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浙江以全国唯一的“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扎实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数字经济发展上,2017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实现2万亿元,占GDP总量的39.9%,在全国位于第四位,电子信息、软件、互联网等全国行业百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在工业提质增效上,截至2018年9月份,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工业增加值达1.07万亿元,居全国第四位。浙江有300多个品种的产量居全国前十,有50多个品种的产量居全国第一。从工业的总规模来看,2017年浙江省工业总产值约为6.9万亿元。
在“两化”融合发展上,浙江“两化”融合发展指数是102.52,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二位。重点行业的 ERP、MES和 MMM 和SCM普及率、装备的数控化率等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具体的创新和发展当中,浙江主要实施了四大行动:
“机器换人”行动。通过实施“机器换人”“机器+”“数字化+”“互联网+”,对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和升级。浙江2012年就启动了“机器换人”,五年劳动生产率提升了51%,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浙江的春风动力通过“机器换人”,实现了工人、机器、物料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人均效率提升30%,设备利用率提升了25%,库存周转提升了50%。
智能制造行动。建设一批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无人车间和无人工厂,推动装备的智能化、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销售服务网络化。目前,全省已建成40个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车间和工厂,浙江的知名企业娃哈哈、正泰、巨化、老板电器、巨石等企业都成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无人车间和无人工厂的试点。
企业上云行动。推动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目前全省累计企业上云数已经达到了26.8万家,预计到2022年能实现50万家企业上云。全国最大的轮胎制造企业中策橡胶运用阿里云、ET工业大脑,优化生产参数、模拟仿真,使混炼胶平均合格率提高2.22个百分点,节省成本1500多万元。
“两化”平台打造行动。完善智能制造服务支撑体系,培育一批工业信息工程服务商,帮助企业生产从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迈向智能工厂。到2022年,浙江将要培育200家工业企业工程的服务商。绍兴新昌曼陀轴制造在轴承行业推广数字化制造、平台化服务,已经服务了100多家轴承企业,企业的平均设备利用率提高了20%,综合成本降低了12%,劳动用工成本下降了50%。这个企业计划到2019年服务1000多家相关的产业链内的企业。
除了四大行动计划,浙江还在扎实推进基础研究和创新发展。“工业大脑”就是前一阶段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它由阿里云、中控和之江实验室共同打造。
浙江的总体目标是以创建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为引领,以浙江制造业大省和数字经济大省双重优势,坚持改革推动、创新驱动、政策促动、开放联动。
未来,浙江的总体目标是以创建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为引领,以浙江是制造业大省和数字经济大省双重优势,坚持改革推动、创新驱动、政策促动、开放联动,到2022年建成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先行区,到2025年建成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示范区,让工业互联网真正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为全国提供浙江工业转型升级的样板。具体要打造五个体系:
工业平台体系。加快打造“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即一个跨行业、跨领域的基础平台——SupET平台,N是一批行业级、区域级、企业级的平台,推动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到2020年开发集成3万款以上工业应用程序APP,连接5千万台工业设备,服务10万家以上工业企业。
产业支撑体系。坚持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高标准建设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等,加快核心共性技术的攻关,构建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做强做大工业互联网产业,到2020年培育3千家深度应用示范企业。
网络基础体系。依托云上浙江和数据强省,改造工业企业内网,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及其应用,加快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服务平台,健全涵盖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多层次安全保障体系。
工作推进体系。省政府一起来共同推动,重点是打造“五个一”:一是健全一个组织机制——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各地建立工作的推进机制;二是完善一个省部合作机制——浙江省和工业信息化部省部合作,共建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三是依托一个平台联盟——就是依托“1+N”工业互联网平台联盟,深化构架技术、标准、应用等交流合作;四是建立一个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工业互联网技术、产品、平台、服务等国内外的合作机制;五是研究一套统计、评价和激励体系,建立工业互联网统计监测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大优秀典型案例的推广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