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云
摘 要: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数学能力,且数学计算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应用广泛,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在小学阶段教育的基础性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及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效果也意义非凡。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教学
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很大比例,几乎任何数学知识都离不开计算,计算是学生所具备的基本数学技能,基于此,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小学生口算能力弱、对算理理解不清楚,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过程中,会遭遇一定困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开展计算教学,坚持不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如此才能够收到成效。
一、口算是基础
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与每个学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而且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因此,我在教學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训练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
每天固定课前进行几分钟的口算练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的形式。每节数学课视教学内容和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候,穿插进行趣味性练习,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能让全班都积极主动参与,让每个孩子都有练习的机会,既提高孩子对口算的兴趣,也提高了计算的速度,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当然,要想学生的口算速度提高,离不开有效的速算方法,如:凑十法、基准法、分解法等等。口算训练的方法很多,要结合教学实际和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口算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积极性,坚持不懈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计算正确、迅速的保证。许多小学生对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在计算时常常会产生错误,这主要是缺乏认真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原因。因此,计算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书写认真,可减少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还要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审题习惯不仅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在计算教学中也要注意培养。这就要求学生做到:一看,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明确运算顺序;二想,想题目特点,可否利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三算,应用法则计算时要边算边检查,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三、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动力,是成功的根本保证。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对战胜学习中的困难才具备更大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才能在学习上不断进取。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上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把数学教得“有趣”。我在开始的第一节课,首先让学生知道数学将学些什么,学了数学有什么用,只要第一步开头开得好,就会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精神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心理环境,树立了要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做实验的做实验,让同学们在快乐中获得兴趣,增强自信心。
有些学生,智商并不低,学习也认真了,但是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他们所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学习的方法不当造成。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科学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包括预习,听课.练习,作业,小结等环节。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这几个环节上往往做不好。如:他们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听课思想容易开小差,平时不重视及时复习,总是考试前才匆匆忙忙的复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等等。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
四、弄清算理、算法提高计算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讲清算理和算法是很重要的一环。算法,就是计算的方法、法则,计算的基本程序。算理是计算的原理,是计算方法的依据。学生只懂算法,不明算理,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就不会灵活处理。学生要能准确、迅速地计算,必须既掌握算法又懂得算理。如果不弄懂算理,就会乱算。比如,在教学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知识时,有的学生没有掌握好运算定律的含义和原理,就会错误简算、或者不该简算又胡乱简算。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弄清算理、算法是提高计算正确率、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
五、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较强,前后知识之间大多有着紧密的联系,小学数学中,一旦学生前面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学好,那么后面小数的加、减、乘、除学习起来会很困难,因而计算教学要做到新旧结合,精讲巧练。
教师每讲完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首先应让学生集中练习新学的内容,待学生充分掌握之后再把旧知识与新知识串起来练习,以此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再就是练习题的设计要精心到位,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选择题目,而并非信手拈来,为训练而训练。小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加强平时的训练,教师可以安排“天天练”,让学生每天练习三到五道计算题,做到温故而知新。
计算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教学过程,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通过教师持之以恒的引导和学生的自我不懈努力,才能见到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霞.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4).
[2]郭淑娜.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