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光
十年多前,我就曾买了些永川秀芽,芽头秀美,翠绿可爱,滋味则甘爽,些许蜜香。因为绿茶喝得少,慢慢就忘在一边,没想到过了数年,这些陈茶喝起来依然还不错,在陈味中带着甘醇的气息,心想重庆的绿茶也是有着久远的历史的啊。重庆能让人知道的茶并不多,早些年有重庆老茶客熟知的重庆沱茶,系以当地的晒青毛茶为原料压制的小沱茶,曾在上世纪50~70年代垄断了川渝沱茶市场,后来被云南的沱茶抢占了市场,2001年之后再也找不到国有茶厂出品的重庆沱茶了。
但重庆的名优绿茶是谁也替代不了的,重庆人像热爱火锅一样热爱他们自己的绿茶,那就是永川秀芽,这是每年春天的味道。
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长江奔流而过的巴渝重地,三峡如诗般梦幻雄浑,古来兵家战场,今时繁华江城,重庆代表着不屈的性格。重庆与四川分分合合,1997年成立直辖市后发展快速,与成都性格迥异。
人们对重庆的茶比较陌生,但古代讲的巴国巴山皆与此地有关。巴山蜀地,茶的发源地。《茶经》曾述“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重庆的山区很容易找到茶,三峡山间亦有古茶树,缙云山也发现一些百年的野茶树,这是当地大叶种茶的原居处,就和中国南方大部分茶乡一样,这类古树茶多已湮灭在广袤的山间。
永川秀芽原名四川秀芽,1959年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在灌县(今都江堰市)创制成功,后来陈椽教授建议改为永川秀芽。
每年3月中旬,春天刚刚开始,永川300多米海拔的茶芽已经发得很好了,正是制茶的好时间。从重庆市区驱车到茶园并没有太远。永川秀芽种植地域范围包括:永川区云雾山、阴山、巴岳山、箕山、黄瓜山五大山脉的茶区。但面积最广的也最为人知晓的是茶山竹海森林公园处。这也是永川秀芽茶叶科技示范观光基地,是重庆市茶叶研究所实验场所在地。此处海拔588~800余米,常年云雾,日照充足,适合茶叶的生长。
泡在玻璃杯中的绿茶,这是中国很多地方都一样的场景。因为显毫,汤色有些绿浑。春天来得早,永种秀芽除了群体种,还有一些南江种,早白尖,前几天已经进入茶季,绿茶赶早,一天一个价,不同品种发芽期都不一样,据说福鼎大白的品种都采了十几天了。带着些许蜜香的秀芽是当地人喜欢的茶,手工制茶几乎已不存在,大生产背景下滋味清爽、芽叶美观的绿茶是快销品。
茶厂创于1959年,审评室中的审评盘已经用了很长时间了,木色泛白,很有年代感。每一春的茶叶要进入审评室品鉴,鉴定等级、筛选、拼配。好的永川秀芽讲求条索紧圆细直,色泽翠绿鲜润、汤清绿亮、香气馥郁高长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实际上,永川秀芽也会根据市场的需要而有不同的外形,有的外形针形微卷,锋苗显露,也有外形更接近扁平,条索较松。
厂里还留着电炒锅用于手工制茶的演示,茶厂的老师傅为我们演示手工炒茶的技艺,水分多时就抛,水分少时就闷,在抛翻闷抖间掌控好作用在茶上的温度。炒到半干后,将茶出锅在竹匾上进行揉捻,双手对搓,又压着抱紧揉搓,之后又在锅中整形做條。
永川秀芽以早春一芽一叶初展鲜叶为原料,要求芽叶完整、新鲜、洁净。加工工艺主要包括:摊青、杀青、揉捻、抖水、做条,烘干五道工序。茶厂的生产越来越机械化,除了采摘还需要人工外,其他制作工序都有专门机器。正在萎凋槽中摊晾的鲜叶,通过运输带的滚动进入到炒青的制作工序,车间里有制茶师傅负责看管机器,偶尔会用手搅匀一下鲜叶,茶香在机器的交响声中成就。
茶厂后就是茶山,茶园不远处就可望见高楼耸立的山城,雾气中更显见时代匆忙的脚步。永川秀芽环山种植,一眼望去,层层叠叠。修剪方整的茶园,管理较多。早期的茶园还有大石块垒起的护坡,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土层上洒落着冬天的枯草似乎像冬天还未结束一样,茶树茁壮的芽却已经很有生命力了。茶园的茶树品种多为蜀永系,在茶园的外围,还可以看到一些大叶种,这是早期从云南移种来的品种,主干已经长得很壮,只是由于常年修剪的关系,茶树并不高大。
茶山采茶的几乎多是六十多岁的阿姨了,带着塑料脸盆在采摘,一天也采不了太多,人工成本是茶行业面临的大问题。
因为有重庆爱茶人的拥护,永川秀芽依旧在这片土地上、在初春的一丝冷意里顽固地吐露碧翠,不远处的雾都,高楼林立,长江奔涌,时代不停流转,茶味愈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