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雄凤 郑成婷 鱼蓉
摘要长庆油田第四采气厂是苏里格气田开发建设的主要单位之一。因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自然环境恶劣,生产场所远离城区,社会资源依托差,生活相对封闭。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常年家人不能团聚,易出现“心情烦躁,脾气暴躁”的“沙漠综合症”。如果员工诉求得不到及时回应和重视,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会有思想松懈,消极怠工,散漫误工等现象发生,成为天然气安全生产建设的重大隐患。
关键词基层 文化 思想建设 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是培育以企业认同的员工思维方式、做事准则和行为习惯。员工忠诚企业,以主人翁姿态对待工作是一切优秀企业文化的共同特征。基层班组是油气生产单位的基础单元,一线员工是最终工作指令的落实者。采气四厂将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实践,激发基层文化细胞,开展了以“责任、亲情、快乐、和谐”为内涵的家园文化建设。责任是根基,亲情是灵魂,快乐是本质,和谐是目标,目的就是要建立起员工与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情感纽带。总结出了“物质建家、情感建家、人才建家、文化建家”工作法,将企业关怀转化为员工的上产稳产动力,形成忠诚企业、奋发向上的团队作风,提高队伍执行力。
物质建家稳人心。扩建公寓,将6人间宿舍改为3人间,配备液晶电视、空调、洗衣机、宽带网络,改善员工居住环境,购置家庭影院、卡拉OK唱歌系统,缩短生产一线与员工家庭的生活硬件差距。在周边荒地挖建鱼塘、搭建菜棚,员工亲身参与到鱼苗养殖、蔬菜种植采摘,打造现实版的“开心农场”,丰富业余生活,体验快乐劳动成果。建设足球场、篮球场,配备跑步机、台球桌、乒乓球桌等运动器材,提倡“快乐工作,快乐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打造“员工之家”。
情感建家暖人心。建立常态化的困难帮扶机制,对家庭出现临时变故、重大疾病等困难的员工,进行节假日前的定期探望和帮扶,近年来共发放帮扶资金近30万元。春节期间向一线员工家庭寄送贺卡,向获得先进的员工父母、子女高考上榜的员工,发送祝福短信。为暑期到蘇里格气田一线和父母团聚的员工子女,举办夏令营活动,解除员工工作时间孩子无人照料的后顾之忧。把员工父母邀请到生产现场实地参观,增加员工家庭与企业之间的了解。建立单身青年员工信息库,联合油田内外单位,定期举办青年联谊会。把员工的切身利益作为头等事情来抓,建立起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情感纽带,营造家的温馨氛围。
人才建家鼓人心。开展“一名党员联动一名积极分子、一名干部培养一名技术能手、一名先进带动一名员工”的“三个一”活动,为青年员工成长搭建快车道。“培训小课堂”由技术员和班组长当讲师,分享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读书分享会由员工自主分享看到好书,交流心得体会。成立QC小组,技术、管理攻关小组等,鼓励员工撰写论文,培养员工创新意识,锻炼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一批优秀的青年员工在基层迅速成长起来,1名员工在第25届世界天然气大会进行论文宣讲,1名员工获得鄂尔多斯市“五四青年奖章”3名员工被授予中国石油“青年岗位能手”称号。6名青年员工取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文化建家聚人心。迎合员工喜好,借助新媒体快速发展技术,给予经费支持,鼓励员工自编自导自演,把身边故事搬上银幕,组织拍摄《石油生活》、《蜕变》等6部微电影,《红纱井》《挡路》等4部小品,《攀登新高峰》等7部曲艺作品,《自豪的采气人》、《我的石油父亲》两首原创歌曲。并积极将员工作品推向各级播放平台和领奖台,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和获得感。“文化墙”粘贴员工与亲人的照片,“感谢墙”真情赞美员工,让员工感到“被需要”的存在感。定期开展文艺晚会、厨艺大赛、拓展圳练等活动,释放身心,让员工在活动中感受“我们是一家人”,在交往中增进友情,增加团队意识,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辖区内的苏6井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命名为“中国石油企业精神教育基地”。
强文化之力,铸发展之魂。长庆油田采气四厂通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家园文化逐渐落地生根,得到了广泛认同。员工责任心和上进心被激发,团队的凝聚力、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的执行力不断提升,促进了生产建设、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苏里格气田持续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