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蝴蝶》赏析

2018-12-26 12:31李虻张译丹
琴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格里格乐段乐句

李虻 张译丹

格里格(1843~1907)是挪威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他的作品大多歌颂北国挪威的自然风光,或壮丽盎然,或秀美清新,既体现浪漫主义时期风格,又融合了挪威民间音乐因素,个性强烈,民族风格浓郁,是19世纪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者,有“北方肖邦”之称。其代表作有《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组曲、《挪威舞曲》、《钢琴抒情小品》等。

钢琴小品一般指特定类型的短小单曲,浪漫主义时期被众多作曲家所青睐。格里格一生共创作了66首钢琴抒情小品,大致分为描绘自然风光、民间舞蹈、神话题材、乡村生活及回忆往昔等5类。作品43号便以描写自然风光为主,包含6首乐曲,其第一首《蝴蝶》(Op.43 No.1)旋律轻松活泼,呈现出蝴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时而飘忽不定、时而嬉戏的场景,是作曲家流传于世的佳作,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喜爱,成为钢琴业余考级及很多比赛的常用曲目。

“蝴蝶”这个富有动感的形象深受不同时期作曲家的喜爱。在格里格之前,舒曼就写过由12首短小精湛的标题性乐曲组成的钢琴套曲《蝴蝶》。与格里格不同的是,舒曼的《蝴蝶》并不是描写“蝴蝶”本身,而是他看了小说《青年时代》之后以“蝴蝶”为音乐象征进行的创作。除此之外,《肖邦练习曲》(Op.25 No.9)中十六分音符貫穿的旋律活泼、轻盈,也被称为《蝴蝶练习曲》。

本曲为三部—五部性的单三部曲式,但ABABA的段落布局又使其兼具了回旋性的听觉效果。全曲运用了极富个性的七和弦、九和弦以及半音化的和声语汇,以宽广的音域和灵巧的音型来描写蝴蝶纷飞的景象;力度与速度的变化对比、重音记号的贯穿以及不同踏板的运用是本曲演奏的重点与难点,正是这些演奏技法表现出的独特音响效果而使各种蝴蝶的形态呼之欲出,栩栩如生。

第1~6小节是A乐段,前乐句首先以七度大跳接半音级进上行和分解和弦下行的旋律配合音乐的快速流动,手腕放松,手指贴键,连贯优雅,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朦胧感,仿佛一群蝴蝶从远处蹁跹而至。紧接着带有重音的附点八分音符大跳音程在半音变化中跳跃起伏,与左手弱起的十六分音符织体对位发展,描绘出蝴蝶在花丛中时而上下飞舞,时而伫立逗留的画面。后乐句是前乐句的模进,音乐先渐强,再于第5小节渐弱、渐慢,直至消失,呈现出蝴蝶由近及远的动态画面。

第7~16小节为B乐段,运用了A乐段的节奏,但音程与和弦较多,演奏时稍有难度,要注意弹得清晰整齐,连贯流畅。前乐句由大调转入小调,旋律的大跳被平稳进行所取代,第7小节带有重音记号的强拍、强位音符级进下行,形成一条隐伏的直线,缓缓落下来。紧接着第8小节的切分织体及增音踏板的连续运用使旋律在流动中带入一丝紧张感,仿佛一阵强风席卷而来,蝶群纷纷涌动起来,之前的轻松全然消失。后乐句旋律移高五度,情绪更加激动。第14小节原样重复第13小节时,pp力度使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小节的琶音委婉道来,仿佛两只蝴蝶在风中你追我赶,悄悄诉说着彼此的秘密。

第17~23小节是A乐段的第一次再现,柔美的旋律将蝴蝶在强风过后扑棱着翅膀、轻轻舞动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第24~33小节是B乐段的原样重复。

第34~42小节是A乐段的最后一次再现,力度不断向上推进至ffz,迎来了全曲的高潮,仿佛蝴蝶一群压着一群,此起彼伏,延绵不绝。第40小节的二分休止符使乐曲戛然而止,经过短暂的停留后,最后两小节的扩展在渐慢、渐弱中结束,蝴蝶渐渐地散去,给听者留下意犹未尽的想象空间。

猜你喜欢
格里格乐段乐句
一生为客恨情多
爱德华·格里格:北欧音乐巨匠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格里格·维勒与他的全球互联梦想
板式变奏原型结构解析
音乐作品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非常规”曲式类型
——以乐段范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