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静 崔柳苏 邓保国 杨帆
【摘 要】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考试方式为终结性评价,导致学生对实验不重视和积极性不高。通过引入形成性评价,强化了实验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重视,强化了规范操作,总体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R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0-03--01
实验是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方式为终结性评价。为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验考核方式上引入形成性评价并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15级临床专业10个班(共300人)采用形成性评价,同时随机选取同级同专业另10个班学生(共300人)作为传统组。
1.2 研究方法
1.2.1 两组学生除了實验评价考核方法不同,其余教学手段相同。
1.2.2 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实验课结束后不统一考试,实验成绩由实验报告完成情况、考勤纪律和卫生值日、实验参与程度和课堂表现、无菌观念下操作规范程度和实验结果四部分组成。
学生座次按照学号排列,不得调换,老师将座次和学生的姓名学号严格对应,加强巡查和指导并将结果随时记录。老师课堂上多提问和请同学上台示教,奖优罚劣,实验总成绩宜拉开档次。
1.2.3 传统组考核形式为终结性评价,实验课结束后统一笔试,实验课成绩由笔试分数和实验报告分数组成。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使用SPSS 17.0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结果 对两组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实验组各项的赞同率均高于传统组(P<0.05)。
2.2 医学微生物学总成绩 两组同时进行期末理论考试,实验组学生分数高于传统组(P<0.05)。
3 讨论
传统的实验教学评价重分数不重能力养成和学习过程,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考核形式对教学具有导向作用[2],因此从实际出发选择最优考试方式是提高教学考试效果的重要途径[3]。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学中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采取的评价[4],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随时解析学习动态[5],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6]。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均为30人的小班上课,易于管理,适合实施形成性评价。
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源动力。形成性评价是基于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和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7],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增强学习积极性。引入形成性评价,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课堂纪律好转,学习态度更加认真。
建立无菌观念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许多学生实验随意性较大,忽视基本操作的训练,无菌观念欠缺,基本操作不甚规范。形成性评价要求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和细心检查,重视细节。教师将学生操作细节纳入评价,针对不规范操作立即纠正,保证了操作的规范性。通过实施形成性评价,学生将培养基敞口放置、对着培养基讲话等缺乏无菌观念的做法减少,实验操作明显规范。
参考文献
时彦,杨东霞,王东,等.非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0,24(1):17-19.
刘超怡,陈青阁,徐海瑛.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改革考核探索[J]. 广东化工,2015,42(307):198-200.
杨艳,甘仲霖,陈润,等.《卫生微生物学》教学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l3(9):874-876.
徐飞,吴殷南,于慧,等.医药院校物理化学课程形成性评价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7):107-108.
崔玉中.形成性评价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31(1):141-144.
程真珍,封敏,李劭昱,等.《临床免疫学检验》网络教学形成性评价的设计与实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5):2282-2284.
田冶,赵婵娟,王小丹,等.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卫生统计学教学改革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0):1431-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