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张路平
临夏州史称“枹罕”“河州”,位于黄河上游,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番古道重镇,明代茶马互市的中心。同时位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以及黄土高原的重合地带,河湟民族走廊与藏彝民族走廊的必经之路,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临夏地区形成了多文化、多民族共生共存的格局,这为该地区民族手工艺术发展、繁盛奠定了土壤,其中手工铜艺的发展较为突出。铜器作为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器物角色,中国的青铜文化在先秦时期达到了鼎盛,赋予了青铜充溢的宗教性、政治性、实用性以及艺术性。到了战国末期,铜器逐渐被铁器所取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直至当代,河湟地区部分寺院的宗教法器和百姓的生活用品仍沿用铜器,而从事这种技艺的匠人以临夏和青海湟中县的鲁沙尔镇最为突出。笔者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临夏州临夏县后古城村的“苟记铜艺”、临夏市枹罕镇铜匠庄的“王氏铸铜技艺”以及聚集在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的铜艺匠人进行采访和实地考察,试图对河湟地区的手工铜艺进行真正的理解与阐释。
传统手工艺的存在离不开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民间手工艺的实用特征及其文化更是统一的,不同的文化生态赋予了不同地域的铜艺不同的生活形态与文化内涵,三地的铜艺技艺、传承、器型种类也呈现不同的面貌。基于多民族、多文化共生的文化生态与贸易往来,临夏地区的器物种类与造型呈现较强的宗教性与民族性。“苟记铜艺”在器型种类上倾向于民族特需用品,譬如藏传佛教法器、穆斯林使用的汤瓶以及铜火锅等。而“王氏铸铜技艺”的产生与发展均基于回藏贸易的发展,故他们制作的铜器以藏族用品为主,主要有生产生活用品:铜锅、门环、奶勾等;宗教用品有金刚铃、金刚杵、小型佛像、酥油灯、敬水碗以及泥铸小型佛像用的擦擦(印版)等,产品主要销往青海、西藏、四川以及内蒙古等地。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依靠青海以及西藏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和青海本地居民的饮食习惯 ,以制作寺院建筑装饰使用的龙头、转经筒、鹰、佛塔以及铜火锅为主。
“王氏铸铜技艺”王成德铸造的金刚铃杵
“苟记铜艺”使用的部分錾刻工具
手工铜器的制作工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浇铸,另一种是敲制,其中,浇铸主要是将铜料与其他金属组合,通过高温融化,再通过制模、制范、灌注、修整等步骤完成;敲制则是使用工具(主要是锤)将铜料通过反复加热、捶打,敲制成型。通过对三个田野点的走访调查,笔者发现在制铜的工艺上,临夏“苟记铜艺”制作工艺为敲制,临夏铜匠庄的“王氏铸铜技艺”采用的是浇铸,而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在铜器制作过程中,以上两种技艺方法都在使用。
临夏的“苟记铜艺”在手工铜器的制作工艺上采用传统的敲制手法。首先,下料,量体裁衣,根据所制作的铜器需要,将工业制成的铜板进行剪裁。其次,折边,将裁剪出的铜板边缘用铁锤敲薄,后对接使用焊锡膏将边缘连接。再次,使用不同形式、力度的铁锤对铜板进行反复的捶打,直至敲出大致的器型;然后,进行反复的烧制(使铜质变软便于敲打)和敲击,将铜器细节部位完善,同时使用抛光锤捶打抛光;接着,再将需要连接的地方(譬如铜壶的壶嘴、壶把)使用焊锡膏加热进行焊接。最后,对业已成型的铜器进行錾刻、抛光或做旧处理,完成制作。錾刻时,为了固定和防止成型的铜器变型,一般用錾刻胶将铜器灌满再进行錾刻。錾刻胶是一种由松香、猪油等混合的一种遇热融化、冷却变硬的混合物,由匠人自己调制,可反复使用。錾刻工具则是一个个10厘米见长、直径在5毫米左右的铁质模具,每个模具的一侧都有不同的形状,有一字形、圆形、梅花形、鸡爪形等数百种形状,匠人们可根据铜器图案的需要选择。在整个过程中,几百道复杂的工序,均由苟师傅手工制作,无图纸或机器辅助,使每一件铜器作品保留其唯一性与独特性,故而手工铜器的敲制对手艺人的技艺能力要求是十分高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苟师傅在铜器的原料选择上,多选用厚度在1.0毫米左右的黄铜或黄铜,硬度相对较大,故而此手艺除了需要匠人们的精细技艺外,对匠人们的体力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通过采访得知,以一个重量在17斤的铜火锅为例,大致的敲制成型,约需一个匠人完成的工作20天才可完成。同时,在采访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苟师傅的双臂相比常人确实粗壮不少,经常用力的右胳膊尤为明显,从中也可窥见敲制铜艺对体力的要求。
“王氏铸铜技艺”的王成德使用木车打磨抛光金刚铃
相对于敲制技艺而言,浇铸技艺对匠人们的体力要求还是稍微轻松一些的。临夏铜匠庄的“王氏铸铜技艺”便是以精湛的铸铜手艺闻名于临夏及甘青地区,其中王成德的铸铜技艺最为精湛。“王氏铸铜技艺”铸造(以金刚铃的制作为例)的第一步是熔铜,将收集来的响铜用铁锤敲成小块,放入钳锅中进行高温熔化。通过采访得知,在铜材料的选择上,王氏铸铜技艺多是使用通过回收获得的响钹(铜锣),属于废铜,叫响铜。响铜是紫铜和锡的合金,比例为4:1,响铜属于民间铸造技术,是现代工业的盲区,主要铸造技艺掌握地区是四川德格、青海塔尔寺以及临夏铜匠庄,还有国外的尼泊尔 。第二步,用从山上挖来的黄土筛细,将金刚铃模具固定,然后翻模,后将熔化的铜倒入翻制的黄土模具中,稍等片刻成型,便可将黄土打散,取出浇铸成型的金刚铃。在这一步中,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如果直接将熔铜倒入模具后取出,便是属于粗加工,金刚铃无任何花纹样式;二是在黄土翻模后用自制的工具压上纹饰或文字,金刚铃取出后便呈现出精细的纹样。因为王氏铸铜技艺的顾客主要是藏传佛教的寺院,故而在纹饰上多藏传佛教纹样,譬如藏八宝、藏文或者龙纹。王师傅取出的金刚铃由于在高温下立即与空气有了接触,便会在表面产生厚厚的氧化层。故第三步则是,将金刚铃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在打磨、抛光的过程中,有三种工具可供使用。其一,一个小型的打磨机器,打磨器分为两面:一面是磨石,一面是钢丝擦;其二,铜艺匠人自制的手动脚蹬的木车,脚动发力带动旋转固定在上面的需要打磨的金刚铃,手持锉子(分别有不同粗细程度的挫子);其三,一张不到两米长的木凳,木凳上固定着一把细长的挫子和一块用来支撑的木头,铜艺匠人可坐在木凳一头,手持挫子进行打磨。铜艺匠人会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为铜器做打磨、抛光的处理。但是以上三种工具仅能够处理金刚铃的边缘或面积较大的区域以及粗加工的产品,如遇精致加工或细节部分,只可用小刮刀耐心刮去氧化层以实现打磨抛光的效果。最后一步是组装,就是将金刚铃的铃舌与铃把分别安上,到此完成整个金刚铃的制作。此外,除了金刚铃之外,王师傅还制作金刚杵 、金刚橛 、酥油灯、净水碗、小型佛像等,尽管造型各异,具体细节不尽相同,但是铜艺基本制作工艺是略无异处的。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王氏铸铜技艺”放弃中国传统的铸铜工艺,摒弃翻砂法和失蜡法,使用的是本地的黄土,在保留其独特性的同时实现了就地取材、节约成本、工艺简便。
鲁沙尔镇铜艺作坊中敲制铜器的工具
“苟记铜艺”苟学贤与儿子在工作坊修补铜壶
位于临夏县后古城村的“河州苟记铜艺”
鲁沙尔镇铜艺店铺中正在錾刻铜器的匠人
鲁沙尔镇的铜火锅
相比临夏的“苟记铜艺”与“王氏铸铜技艺”家庭式的工作坊,湟中县鲁沙尔镇的铜艺加工是组合性、群体性,更为商业化。目前鲁沙尔镇附近的从事铜艺制作的铺子在30家左右,其中在技艺上既有浇铸技艺,又有敲制技艺,两者兼顾。基础的技艺手法也一致相同,铸铜技艺,从熔铜、铸模、翻模、浇灌、成型到打磨、抛光;敲铜也需要下料、剪裁、压边、捶打、錾花、焊接,一样不少。同时鲁沙尔镇从事铜器制作的众多门店,在技艺也是各有侧重和擅长。
艺人口述:
我们鲁沙尔镇这边目前有三四十家在从事这个铜器制作,在制作铜器的工艺上,既有敲制,又有铸造,不过我们店里主要是敲制。敲制一些藏族寺院使用的法器、装饰,偶尔会接一些铜锅的活,不过比较少,这边有几家专门敲制铜锅的。使用的铜板材料是从西宁市买过来的,主要是红铜和黄铜,铜板的厚度我们会根据顾客的具体要求选择使用。
除了铜锅我们还制作藏传佛教寺院房顶使用的建筑装饰,譬如“qiong”(鹰),没有券子,根据经验像裁缝做衣服一样,一片片的,胳膊是胳膊,肚子是肚子,裁下来,敲出形状,焊接在一起。打磨或抛光的话,使用砂纸、抛光机或者用硝酸洗。
我们店以经营铜火锅为主,也兼顾其他铜器产品,类似宗教法器。现在正在錾刻的是铜火锅的锅盖,将锅盖嵌入到錾刻胶中固定,就可以开始錾刻。錾刻前将图案复印出来,拓到锅盖上,这样会跟准确。錾刻的花纹一般都是我们来定,如果顾客有要求也会按照顾客的要求来确定。通常錾刻的图案多是一些花卉牡丹或一些吉祥图案,譬如八宝图案。价格会根据图案的繁简程度来定,复杂的耗时长,价钱高,无花纹錾刻的最便宜。以我手中錾刻的铜锅大小为例,錾刻精细花纹售价在6000元左右,没有花纹的价格在3000元左右,价格上是一半,所需时间上也是一半。
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传承方式大多是一种师徒制的传授形式,譬如,言传身教、口手相传、心领神会,其中最为流行的方式是家庭式的传承以及行业内的传承。家庭式的传承以家庭为单位,通过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实现技艺的传承。“苟记铜艺”以及“王氏铸铜技艺”均是典型的家庭式的传承。“苟记铜艺”的传承人苟学贤少时便跟随外祖父、舅舅学习手工敲铜技艺,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与刻苦学艺,掌握手工敲铜技艺,现年40岁,2016年被批准为临夏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目前其上高中的大儿子学习了父亲的技艺,能够辅助,甚至可以独立完成铜器的制作。
艺人口述:
我的大儿子,他尕娃子的时候就跟着看,今年读高一,以前每逢周末、假期,都会跟着我学习、帮忙,渐渐地就会了,从去年夏天开始,可以开始独立做了,现在小儿子也会过来拿着锤子乱锤。前两年,我这还有两个在家跟着学的学徒,手把手地教,教了两年也没学会,什么也做不出来,后来不学了。
根据“王氏铸铜技艺”的王成德口述得知,王氏铸铜技艺是王氏家族共同的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定也是给铜匠庄整个王氏家族的,目前全村王氏共有14人被评为传承人,其中两人是州级的,十二人是市级的。王成德本人是1966年生人,小学毕业按跟随祖父、父亲开始学习铸造铜器,大概学习了十几年,才能够独立的完成铸模、铸造以及焊接、组装、打磨、錾刻等一系列工序。而目前由于手工铸铜技艺带来的收入甚微,王成德的儿子以及王氏家族其他的年轻人并没有继承学习王氏铸铜的技艺,而是选择外出打工,这为铸铜技艺的传承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困难。
艺人口述:
如果按照家谱记载,王氏家族铸铜就是从明代开始的,我12岁跟着父亲学习,差不多学习了十几年,达到能够独立完成铸造的水平。因为整个过程特别烦琐、困难,首先是铸模,然后是铸造,后面还需要焊接、组装、打磨、錾刻等一系列工序,而且在制作过程一不小就会裂开或产生气泡。现在没有徒弟跟着我学习,这个工作又脏又累,还得费心,年轻人愿意到外面打工,相对会轻松、干净一些。
相对于临夏“苟记铜艺”与“王氏铸铜技艺”,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铸铜技艺的传承性要薄弱很多,暂时也没有相应的传承人的评定。通过采访得知,大多数从事铸铜技艺的匠人并不是通过家庭或家族的传承习得手艺,更多的是以就业或盈利为目的在工作坊通过当学徒来学习,学习时间较短,技艺能力略显逊色,从铜器制作的手法和所呈现出来的精细程度上均可体现。仅作为匠人们挣钱糊口的手艺,也就很难想象这门手艺会通过他们传承到下一代手中。在此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不是流程式、教科书式的速成,更多是耳濡目染、潜心刻苦、心领神会。
基于不同制作工艺、传承方式与器型种类,“苟记铜艺”“王氏铸铜技艺”与湟中县鲁沙尔镇铜器的生产、销售方式也呈现不同的状态。与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相对群体性、商业化的生产、销售方式相比,临夏州的“苟记铜艺”与“王氏铸铜技艺”均属于独立的、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与销售。
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匠人们生活的场所也是他们制作生产的地方,同一工作坊的匠人们均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或其他学徒,他们共同生活,同吃同住,销售的产品所得也同属于一家人(学徒的话则每个月相应给几百元的生活费)。地点的选择一般都也会选择家中,同时家中既有展示铜器的展厅,又有制作的工作间。以“苟记铜艺”为例,负责人苟学贤是临夏市第四批被批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他从十几岁初中毕业后开始学习,从外祖父与舅爷手中传承了传统的手工敲铜技艺,现年40岁,从事铜艺敲制的工作近30年。最初的工作和销售地方均是在临夏县后古城村的家中,家中分别有工作坊和展厅,同时兼顾苟学贤一家人生活。在与苟学贤的交流中得知,其工作坊目前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在工作,上高中的儿子在十几年的耳濡目染及学习中已经能够帮助他敲制铜器。除此之外,曾经也有几个学徒住家跟着学习,但后因受不了学艺的艰苦和收入较少而放弃。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临夏州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在临夏市的八坊十三巷与茶马古市均为“苟记铜艺”提供了一间店面 ,供其展示与销售,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销售的渠道。尽管如此,“苟记铜艺”目前的主要销售还是在后古城村家中的工作坊。同时,由于人手的空缺和手工铜器制作过程的复杂,其销售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制作和销售上也是以订制为主。
生产、销售方式与之相似的是临夏市枹罕镇铜匠庄的“王氏铸铜技艺” 。“铜匠庄”因旧时曾一度作为铸造藏区寺院铜像、法器的聚集地而得名,后因多种原因衰败,目前王氏家族仅存为数不多的几家仍在继续制作,其中王德成的铸铜技艺最为突出。王成德的铸铜的工作地点在铜匠庄的家中,家中院内的几个屋子做工作坊,分别用来浇铸、打磨、贮藏、展示铜器,剩下几间供一家人居住生活,院内也散落放置着一些制作工具。在生产、销售的整个过程中,目前也只有王成德一人,母亲时常在身边帮忙。通过进一步的采访得知,在旧时铜器订单较多时,王成德的一家,即父亲、妻子以及儿子都会帮忙一起制作。但是目前由于手工铜器的收入较少以及劳动强度较大,人手短缺,使得不论是“苟记铜艺”还是“王氏铸铜技艺”在生产与销售上都遇到了瓶颈。
目前鲁沙尔镇(不包括塔尔寺周边)从事铜器制作的商户有40家左右。这些商户负责人与制作铜器的匠人大多呈现雇佣的关系,负责人掌握、运行整个店的订单、制作与销售,匠人们仅按照老板的要求制作铜器,再根据相应的工作时长获得对应的工资。尽管都是手工制作的铜器,但在质量上,由于制作的数量相对较多,铜器的精细程度与艺术性远不如临夏地区的“苟记铜艺”与“王氏铸铜技艺”。以敲制铜器过程中的錾刻为例,“苟记铜艺”錾刻的花纹多依赖于匠人们的娴熟的手艺及能力,而鲁沙尔镇的匠人在錾刻过程中多使用电脑打印图案,再拓印到铜器上进行錾刻,这使得铜器的工艺性与独特性大打折扣。
艺人口述:
现在我在錾刻是一个铜锅的盖子,为了使花纹更加精确,在錾刻之前,会先使用电脑将图案打印出来,然后粘到上面,再进行錾刻。具体顾客是做什么的,我也不清楚,老板接的订单。前面是跟着我师父在学,学了五年,自己开始独立制作,目前我在这个店里已经工作了一年了。工资的话老板是按月结算,一个收入在3000元多.如果遇到订单较多的时候,老板会支付一些加班费,不会根据制作数量计算提成。
从生产、销售现状来看,三者的销售范围均不仅限于与本地,“苟记铜艺”与“王氏铸铜技艺”除了本地销售外,也销往青海、西藏的寺院或其他内地城市,而鲁沙尔镇的铜器主要在青海销售,但仍有一些西藏、内蒙古或者新疆的客户。但对于扩大生产或销售的问题,“苟记铜艺”认为由于技艺传承与精力的问题,“苟记铜器”目前不考虑扩大生产;而“王氏铸铜技艺”的王师傅和鲁沙尔镇的商户则指出,近几年由于机器制造或其他原因的影响使订单量逐年减少,期待能够增加订单,扩大生产。但在笔者看来,或许正因为商户的增加、生产的扩大,才是造成订单逐渐减少的原因,这是需要行业内部积极地调整,才能有效地改善现状。
通过对甘肃临夏州以及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两地铜艺的田野考察可以窥见,两地手工铜艺的形态:其一,民族性,不论是临夏地区的敲制的铜壶、汤瓶、铜锅抑或是鲁沙尔镇铜火锅,都可以显露出受西北少数民族聚集区的民族生活习俗及地方风情的影响。其二,宗教性,“苟记铜艺”的喇叭、戒钵、香炉、“王氏铸铜技艺”的金刚铃杵、金刚橛、净水碗、小型佛像以及鲁沙尔镇的转经筒、龙头等其他佛教寺院用品,具有明显的藏传佛教文化的特征。其三,对铜器物件的热衷与崇尚,在目前工业极其发达的今日,临夏以及青海地区在生活用具以及装饰器物的选择上仍选用铜制的,这充分体现了两地百姓对铜的喜爱与推崇。
手工传统手工艺的产生与发展与一个地区的自然生态与人文情感是相关联的。“器物和习惯形成了文化的两大方面——物质的和精神的。器物和习惯是不能缺一的,它们是互相形成、相互决定的。” 手工铜艺正是以器物与技艺来传承一个地区的习惯、文化与精神,承载着自然、民族、宗教与社会的结合。本文仅从三地铜艺的技艺与传承、生产与销售进行记录与探讨,而其中的文化承载和精神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