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谢天宇
西藏工艺美术主要可以分为金属工艺类、陶器工艺类、纺织工艺类、木器工艺类以及其他品类。这些工艺美术产业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工艺美术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1.金属工艺
金属工艺可以分为宗教用品类和生活用具类。宗教用品主要包括金属佛像、佛塔、转经筒、海螺号、金刚杵铃、铙钹、盛圣水的器皿、酥油灯等。这些精美的宗教器物与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相互映衬,更彰显出藏传佛教的神秘与庄重。生活用具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服装配饰,如戒指、项链、头饰、胸饰、刀鞘等;另一类是生活用品,如酒壶、酒杯、碗具、鞍饰等。这些金属器物有些源于藏族本土文化,其造型比较简单自然;有些是从中原汉地或其他地区流入藏族地区后形成的,雕刻得更为华丽繁复。
2.陶器工艺
陶器是藏族地区常见的生活器具。西藏制陶历史悠久,在昌都卡诺遗址、拉萨曲贡遗址、林芝云星和加拉马遗址等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出土过大量的陶器。在艺术风格上,藏式制陶的造型及陶体纹饰比较简单,大多数是圆体造型,常见的图案主要有吉祥八宝图、菱形孔格花纹、山水纹、长城纹、荷花纹和其他几何纹样。陶器工艺类可以分为茶具、酒具和生活用品。茶具主要包括酥油提炼器、茶炉、贮茶罐等。酒具主要包括青稞酒壶、青稞酒坛、背酒壶、酒锅。生活用品主要包括香插、烤饼锅等。
3.纺织工艺
纺织工艺主要有藏被、卡垫、氆氇、邦典、民族服饰等。藏被是西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也是传代性的家财。据传,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时就被生产,相传起源于西藏圣湖羊卓雍错湖西面的浪卡子县,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卡垫是西藏传统工艺品中的主要产品。织有各种色彩图案的仿古藏毯,被称为“卡垫”,供家庭和寺院铺垫用。氆氇是西藏最为常见的一种手工织品,实为手工织成的毛呢,是制作服装、鞋帽的主要材料;围裙,藏语称“邦典”,是广大藏族妇女非常喜爱的日用品,主要产于山南、日喀则和拉萨等地,又以山南地区贡噶县姐德秀镇生产的围裙最为著名。西藏民族服饰花样繁多,其造型和图案引人注目,妇女的节日盛装尤其强调立体感,加工技法多为缝、绣,主要产品有藏装(藏袍)、藏鞋、藏帽三种。
4.木器工艺
木器工艺主要包括藏桌、藏柜、佛龛、酥油茶桶、糌粑盒、藏碗、木版雕刻等。藏木碗是以桐树、桦树、成巴树等树根和枝干上的巨瘤以及葡萄、杜鹃花的根瘤加工而成的,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食餐具;藏柜通常用松木、杨木,或桃木制成,大小不等,主要由盛放空间和使用面积而定,其高度通常为130厘米左右,其柜内有若干夹层,把柜子分为不同的形状;藏桌也是一种藏族的传统家具,原来多见于寺庙和一些富贵人家中,其历史悠久,早在1000多年的壁画中,便已经出现了与现在藏桌造型相似的桌子;藏族地区木版雕刻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美感,根据雕刻内容的不同,木版雕刻可以分为三类:经书木版,佛像木版以及美术木版。
5.其他品类工艺美术
其他品类工艺美术包括唐卡、面具、骨雕、泥塑、酥油花等。唐卡系藏语,意思为用彩缎织物所装裱成的卷轴画,被誉为藏族的“百科全书”。面具可以分为宗教面具和民间面具两种。宗教面具是指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具体神佛寓意的面具,民间面具主要是用于藏戏和民族歌舞使用。骨雕就是使用动物的骨头或角制作而成的具有审美和实用功能的工艺品。泥塑,顾名思义,主要材料就是泥土,西藏泥塑造型和擦擦,属于宗教圣物,与藏传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酥油花是寺院最常见的一种供奉品,是由白酥油及染色酥油堆塑而成,制作者先以白酥油在板架上塑底,然后层层粘贴塑件,组成各种不同的花色。
唢呐 西藏工艺品
氆氇产品 西藏工艺品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把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世界旅游目的地”,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及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保护、传承、创新民族文化,这些为西藏传统工艺美术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西藏文化产业实现产值30亿元,占全自治区GDP的2.8%,年均增长15.27%,超过全国平均增速,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助推经济发展新的支撑。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在国民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2015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026.39亿元、增长11%,增速强劲,位居全国前列,成绩瞩目。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西藏文化产业同步成长。2015年,西藏文化产业产值突破30亿元,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十三五”末,西藏文化产业产值将达到三四百亿元。
近些年,来由于政府的支持,经济的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一些传统节庆活动如藏历新年、萨噶达瓦节、望果节、雪顿节等和许多寺庙的宗教节庆活动得以保留和继承。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藏自治区及各地市成立了专门的民族文化遗产抢救、整理和研究机构,对全区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进行全面普查,将流传于民间的戏剧、舞蹈、音乐、曲艺、民歌、谚语、故事等文学艺术资料搜集起来,加以整理、研究,先后采录整理藏汉文资料3000多万字,发表有关藏族传统文化的学术论文1000多篇,出版发行文艺研究专著30多部。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和各地市文化局主管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中,教育厅主管艺术教育,工商局主管艺术品业,旅游局主管文化旅游业,广播影视局主管影视录像业,新闻出版局主管书报刊业,文化部门主管文化娱乐业。各个部门分割严重,无法协调统一发展,致使文化产业链条难以形成。如工艺美术产业和旅游业是关系比较密切的两个行业,西藏工艺美术品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是游客喜爱的产品,应该应当将其定位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打品牌之一,但是由于行政部门的分割,两者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导致共同办文化的合力不足,很难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没有管理文化产业的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使行政指导和管理比较薄弱,文化市场较为零散,流通渠道不够畅通。
陶质酒壶 西藏工艺品
木质糌粑盒 西藏工艺品
西藏文化产业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区是西藏文化产品的门类较多、市场情况相对较好的地区。林芝和那曲等地区有一些文化产品市场也不错,但总的来说民族文化产业凸显出不同程度的先天不足、后天缺乏后劲的问题。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从各地区的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就可以看出来,如拉萨在新闻出版业的就业人数占西藏该行业的71%,广播影视业占到34%,文化业艺术更是占到了76%,这些都能够说明西藏文化产业发展各地区之间不平衡的状况。
在当今社会,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企业若想要壮大,就必须要将人才的培养放在首位。2005年在全国 15 岁以上人口的抽样调查中,西藏文盲率最高,达到 44.84%,而且西藏工艺美术产业管理干部和专业人员大部分对工艺美术产业的认识不足,缺少专业辅导和培训,制约了工艺美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西藏工艺美术产业中的从业人员来看,总量不足且整体专业素质偏低,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有待建立。
绘有莲花生大师像的唐卡 西藏工艺品
背饰 西藏工艺品
藏式小木桌 西藏工艺品
山南曲松寺庙护法神面具西藏工艺品
首先,政府要健全工作机制,确立文化产业的主管部门,避免形成多头管理,从总体上回归各分支行业的管理权,实施集中化管理。加强各个行政管理部门的相互联系,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大格局。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突出规划引领,顺应时代特点,精准把握市场规律,加快出台发展规划,制定行业发展指导意见和相应法规。只有有了政府的支持,西藏工艺美术产业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
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产业和产品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就很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生存和发展,为此西藏工艺美术产业应该勇于去创新,大胆去探索。首先在管理体制上应该有所创新,组建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研发基地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行产学研结合,动员社会力量,借智开发产品。其次产品上也要进行创新,主要可以从品种结构、材料、需求三个方面入手,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促使西藏工艺美术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的跨越式发展。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产品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发展工艺美术产业,人才是关键。西藏处于边疆地区,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文化教育水平也不高,这严重阻碍了西藏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我们在引进高级文化人才的同时,也要提高其待遇,防止人才流失。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具备长远的眼光,对于西藏本地的人才也要送出去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经营策划、中介服务、熟悉文化市场运作的管理人才。
西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品种多,数量大,而工艺美术产业又是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西藏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艺术消费品时代已经来临,西藏工艺美术产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个历史机遇,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产业发展道路,提升产业竞争力,振兴西藏工艺美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