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排CT在胆囊炎结石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8-12-26 11:48黄继宗朱卫国赵仕懂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总管胆囊

黄继宗 朱卫国 赵仕懂 陈 军

广东省佛冈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佛冈 511600

胆囊炎结石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指胆囊内或胆囊颈部有结石,临床表现与结石大小、部位、是否感染、梗阻部位等密切相关[1]。此外,胆囊炎也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病变,临床根据结石所在部位不同,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及肝外胆管结石。胆囊炎结石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引发急性胆管炎及胆源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发热、腹痛、黄疸等[2]。当前临床主要通过超声、腹部16排CT对胆囊炎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但由于超声检查缺乏准确性,易导致误诊、漏诊情况发生,患者往往因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承受更多的痛苦。本文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胆囊炎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16排CT运用于胆囊炎结石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胆囊炎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入选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45例;全部入选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19~65岁,平均(43.6±3.5)岁,病程0.5~7年,平均(3.6±0.3)年;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0~66岁,平 均(43.79±3.08)岁,病 程 0.6~ 7年,平 均(3.84±0.5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进行超声检查,采用超声仪器对患者胆囊所在部位进行扫描,对扫描结果进行观察分析,进而明确患者基本病情。研究组采用16排螺旋CT机进行检查,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明确患者腹部检查部位,而后对患者胆囊部分进行深入检查,注意观察胆囊内有无阴影。另外,将16排螺旋CT机降低一个度数再次进行检查,对胆囊周围更大范围情况进行观察,检查结束后根据影像学表现明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两组患者检查结束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对诊断有效性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种不同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将两组胆囊炎结石临床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同时对比两组直径超过0.7cm肝外胆总管结石检出率。另外,将两组不同分型胆囊炎结石检出率进行对比,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胆囊炎结石检出率比较

研究组共43例患者检出胆囊炎结石,对照组共36例患者检出胆囊炎结石;研究组胆囊炎结石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分别为95.56%、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胆囊炎结石检出率比较

2.2 两组直径超过0.7cm肝外胆总管结石检出率比较

研究组直径超过0.7cm肝外胆总管结石检出率为6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直径超过0.7cm肝外胆总管结石检出率比较

2.3 两组不同分型胆囊炎结石检出率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分型胆囊炎结检出率比较[n(%)]

3 讨论

临床上对于胆囊炎结石的诊断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胆绞痛、胆囊积液,皮肤黏膜无黄疸表现或黄疸较轻。(2)多年反复发作无黄疸,此次发作伴有黄疸表现应考虑有无继发性胆总管结石[3-5]。影像学检查是当前临床确诊胆道系统疾病的主要诊断方式,超声检查属于一线检查手段,可及时发现胆囊壁增厚、胆囊内结石及胆囊收缩表现,一般情况下超声检查结果是非常可靠的,超声检查也是决定是否进行其他检查的重要前提[6]。此外,肝胆区X线平片检查已不作为一项诊断要求,主要是由于X线平片检查上约20%胆囊结石由于含钙量高呈阳性影像,导致阳性率较低[7-9]。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更高。临床对于胆囊炎结石主要通过超声进行检查,超声检查具有经济、操作简单、无射线伤害、无创伤等优势,很大一部分胆囊炎结石患者选择通过超声检查进行临床诊断[10-11]。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胆囊炎结石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分别为95.56%、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16排螺旋CT检查对胆囊炎结石诊断价值更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临床检出率,与当前研究结果大致相符[12]。应用16排CT诊断急性胆囊炎结石可表现为低密度、等密度、均匀高密度、板层状或环状,通过组建三维图像有助于更直观地对病灶及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在显示率方面其优势较超声更明显。此外,操作者技术水平也与检查结果密切相关,从而导致漏诊、误诊等情况发生,直接影响临床诊断准确性。因此,采用16排螺旋CT对胆囊炎结石患者进行检查有利于临床医师进一步对病灶处进行观察,进而明确患者病情。对比两组直径超过0.7cm肝外胆总管结石检出率发现,研究组直径超过0.7cm肝外胆总管结石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16排螺旋CT临床诊断准确率更高,有利于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对胆囊炎结石患者而言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方式,导致此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胆囊周围解剖关系、结石成分差异等因素有关。在CT图像上可见胆囊壁增厚表现,且胆囊内有胆汁沉积物与结石,给予胆囊造影剂口服进行CT扫描检查,有利于增加结石分辨力。由于超声检查具有特异性高、经济等特点,可直接显示梗阻部位,临床上很大一部分患者仍选择通过超声检查诊断肝胆疾病[13]。因此,为确保疾病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健康,临床医师应充分了解超声检查不足之处,即便患者未出现明显发热、腹痛、黄疸表现,也无法完全排除患者是否患有胆囊炎结石[14-15]。对于伴有持续发热及腹痛症状患者,经诊断排除胃肠疾病后应建议患者进行16排CT检查,尽快明确患者病因,帮助医生早期进行对症治疗,以免病情延误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不仅延长住院时间,同时增加医疗费用及经济负担,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另外,在不同分型胆囊炎结石检出率上,研究组与对照组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超声检查与16排CT检查各有优劣势,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检查方式进行早期诊断,积极进行相应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综上所述,将16排螺旋CT检查运用于胆囊炎结石临床诊断中,对提升临床检出率、减少漏诊、误诊情况、保障疾病治疗效果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为疾病定性、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等方面提供有价值参考。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总管胆囊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得胆囊炎之后,还能吃鸡蛋牛奶吗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穿孔术中护理配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