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波
深圳市康宁医院,广东深圳 518000
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作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性精神障碍之一,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躁狂与抑郁及混合发作,病程迁延、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1]。预计本世纪中叶精神疾病负担将在疾病总负担中占比达25%[2]。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起步较晚,在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方面功能尚待完善[3],不利于患者院外康复。据调查,社区综合干预有助于满足患者多样化康复需求,在降低重性精神疾病复发率方面效果较好[4]。本研究旨在探究针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效果更佳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以期为此类人群康复提供参考依据。
回顾性分析由我院出院并归入社区精神疾病防治服务中心管理的接受药物治疗+知识宣教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观察组)和接受药物治疗+社区综合干预的101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照组)相关资料。观察组共有男49例,女51例,平均年龄为(32.14±6.70)岁,平均病程(4.29±0.90)年,平均受教育时长(10.44±2.51)年;对照组共有男 46例,女 55例,平均年龄为(33.41±6.45)岁,平均病程(4.45±0.87)年,平均受教育时长(11.01±2.3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 确诊为双向情感障碍[5];(2)16 ~ 60 岁;(3)有基本沟通能力。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精神疾患或严重器质性疾病;(2)于妊娠或哺乳期;(3)相关资料缺失。
对照组维持药物治疗并接受常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在此基础上患者及家属参加双相情感障碍专题讲座,通过视频、PPT、宣传手册等讲解疾病、药物和康复知识,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服用药物。1次/月,60min/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干预工作主要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心理咨询师及社区服务工作者分工合作进行并对患者完成各项量表测评。技能训练1次/周,90min/次,联谊活动1次/月,具体时长视活动内容而定。整体干预时长为12个月,包括:(1)生活技能训练:对患者进行日常家庭生活技能训练(打扫卫生、择菜、叠洗衣服等),帮助患者自我照顾并加入到家庭生活中。(2)社交技能训练:讲解人际关系、生活事件与疾病复发的重要关系,利用视频学习日常沟通技巧及社交技能并设计生活情境(会面与告别、接挂电话、问路、表达不满、家庭沟通等)行角色扮演;学会到社区康复中心进行娱乐活动(下棋、欣赏音乐、聊天等),由家属督促患者并做记录,社区服务工作者定期检查。(3)手工技能训练:训练患者手工制作小工艺品,如折纸、编织、捏陶等。完成的物件可以帮助患者利用网络进行公益售卖,收益返还患者,提高其积极性。(4)心理治疗: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开展患者及家属联谊活动,分享康复经验,提出存在的问题;鼓励患者互相交流,建立同伴支持网络。(5)家庭访视:社区工作人员及护士对患者家庭上门访视和指导家庭护理、家属支持等。前6个月1次/2周,后6个月1次/月。
1.3.1 社会功能 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6]评价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该量表包括:工作、婚姻职能(已婚者)、父母职能(有子女者)等10项内容,每项得分0~2分,总分为0~20分,≥2分即为有社会功能缺陷,患者功能缺陷程度与量表总分呈正相关。
1.3.2 疾病知晓率 自行设计双向情感障碍疾病知识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病因与诱因、疾病症状、预防复发、复发先兆等相关知识。疾病知晓率=各题回答正确例数/各题总回答例数×100%。该文卷信度0.876,效度0.892,信效度良好。
1.3.3 生存质量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7]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等6个维度,共100个条目,各条目得分为1~5分,总分为100~500分。患者生存质量水平与量表总分呈正相关。
比较干预前、干预第6个月末、第12个月末两组患者社会功能(SDSS)评估结果,并比较在干预前、干预第12个月末比较其疾病知晓率及生存质量(WHOQOL)。
以软件SPSS20.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SDS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SDS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同组干预第6个月末比较,bP<0.05
组别 干预前 干预第6个月末 干预第12个月末 F P观察组(n=100) 8.98±1.23 6.22±1.01a 5.55±0.87ab 301.398 0.000对照组(n=101) 9.02±1.16 8.39±0.99a 7.86±1.03ab 30.172 0.000 t 0.237 15.382 17.168 P 0.812 0.000 0.000
干预前,两组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6个月后、12个月后,SDSS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1。
干预12个月后,两组的各部分知识(病因与诱因、疾病症状、预防复发、服药注意事项、功能锻炼必要性、心理治疗必要性、家庭护理措施)知晓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疾病知晓率比较[n(%)]
干预12个月后,两组的WHOQOL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WHOQOL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WHOQOL评分比较(±s,分)
组别评分观察组(n=100) 干预前 254.78±30.19干预后 299.25±28.14 t-15.248 P 0.000对照组(n=101) 干预前 259.05±28.61干预后 279.34±25.16 t-7.585 P 0.000 t组间 5.289 P组间 0.000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高发于儿童或青少年,环境因素与疾病发作呈强相关,如心理社会应激(亲人自杀、睡眠形态改变、照顾者沟通方式激烈等)[8]。双相情感障碍多数合并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病程多变、迁延、易反复发作,缓解后部分患者有残留症状或转向慢性。患者长期受精神疾病困扰,多数时间处于抑郁状态,可能出现自残、自杀现象[9],且患者及家属往往面临社会歧视,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自我封闭、疾病保密等消极应对,仅依靠患者本身及药物维持康复效果差[10],结合社区干预,有助于患者回归社会[11]。本研究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充分发挥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在患者康复保健中的作用,在持续服用药物基础上采取知识宣教、技能训练、心理治疗、家庭访视等多方面干预措施。
本研究结果表明,社区综合干预6个月和12个后,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定优于同期对照组。究其原因可能为:(1)训练患者进行家务活动如打扫卫生、择菜等提高其生活能力,减少家属日常照顾任务,达到生活自理水平,有助于患者完成积极情感体验并帮助其改善社会功能缺陷;(2)情境式交往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帮助患者表达自我、正确处理与他人关系,学会解决问题与冲突,控制情绪,可提高其应对应激事件的能力[7]。根据传统人际关系理论,应激性人际关系事件可触发双相情感障碍遗传易感性的个体症状发作[12],而交往训练可帮助患者重新审视自身行为,端正错误归因方式,从而减少双相触发因素;(3)工艺品制作并进行公益出售,获利微薄却可帮助患者体验社会认同感,有助于调动患者主观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患者可学会与他人交往和自主思考,帮助其恢复社会功能和提高职业技能,最终得以逐渐回归社会;(4)心理治疗与家庭访视为患者提供进心理、社会支持,对其进行情绪疏导,帮助控制不良情绪,降低躁狂、抑郁发作几率[13]。同时,及时解答疾病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专业、合理的建议,使患者及家属充分感受到被尊重与被关注,帮助树立治疗的信心与回归社会的勇气。
此外,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疾病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能是因为社区干预结合技能训练、心理治疗等多项措施,相比单纯进行知识宣讲更有助于患者认识到疾病知识对后续康复重要性,树立其回归正常生活的信心,从而主动获取相关知识。社区疾病知识宣教是帮助患者、家属及小区居民正确认识疾病的一种手段,认知行为疗法认识到患者想法、情感与行为有内在关联[14],从帮助患者摆脱对疾病错误认识与歪曲认知入手,消除患者病耻感[2],对其康复效果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可促使其了解定期服药、按嘱服药、定期复诊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配合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疾病复发[15]。社区综合干预专注于帮助患者在药物知识、控制情绪、生活技能、自我照护能力等多个方面得到更为全面的提升,并且一定程度上为其提供心理、社会支持,有利于患者回归家庭与社会生活,可能是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原因。
综上所述,社区综合干预康复效果优于单纯进行知识宣教,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生存质量,帮助患者尽快回归日常生活,减轻患者家庭与社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