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情况的影响

2018-12-26 11:48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品管圈正确率科室

罗 娟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东佛山 528000

糖尿病属内分泌科常见病,疾病特点是以高血糖为主,发病机制指因遗传、环境、饮食、体型、病毒等导致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产生高血糖反应。病因复杂,临床将其划分为Ⅰ型、Ⅱ型糖尿病,患病后需要接受终生维持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注射两种途径[1-2]。但目前临床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度较低、未能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方法,而胰岛素注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正确率,研究选取我院于2017年7~9月份住院的50例有胰岛素注射患者,研究中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开展以提高胰岛素注射正确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7~9月间住院的50例胰岛素注射患者纳入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0岁:5例、41~50岁:8例、51~ 60岁:21例、61~70岁:7例、>70岁:9例。病程2~6年,平均(4.2±0.6)年,学历水平:文盲18例、小学12例、初中8例、高中10例、大专2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0岁:4例、41~50岁:9例、51~60岁:10例、61~70岁:14例、>70岁:13例。病程 2~ 6年,平均(4.5±0.5)年,学历水平:文盲16例、小学13例、初中9例、高中9例、大专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纳入标准: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3-4];所有患者自愿接受此次研究;患者精神状态正常;开展此次研究前患者均未接受胰岛素治疗。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精神异常患者;中途转院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品管圈活动管理,(一)首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圈内成员、圈名、圈徽、选定活动主题,小组概况:11名成员,包括圈长1名、秘书长1名、辅导员1名、圈员8名。(二)选题:确定3个选题:提高患者首次注射胰岛素正确率;降低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针刺伤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三)现状调查:小组成员自制表格,调查患者对药物质量观察、注射部位轮换、胰岛素注射手法、针头处理、低血糖症状及处理方法、胰岛素的保存等知识掌握错误率。结果见2.1。(四)目标设定:结合现状调查结果及圈员能力,拟定圈能力为80%,按照公式计算结果: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改善幅度×圈能力×改善重点)=78.8+(100-78.8)×0.8×0.8=92.4。(五)原因分析:主要从患者、护士、注射方法、物品、环境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包括:医护人员对患者胰岛素注射时机关注度不到位、缺乏规范性健康教育、未统一指导患者胰岛素注射知识,导致患者掌握度不均;出院计划滞后。患者:年龄较大、视力受到影响;记忆力减退,紧张;患者对胰岛素注射存在怕麻烦心理。科室未形成安全监督胰岛素注射环境;科室未制定统一健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责任心不强[5-6]。(六)制定对策、实施:(1)科室制定胰岛素注射登记本、评估单;科室加强对科室医护人员胰岛素注射知识培训力度;举办胰岛素注射比赛,对于表现优异者给予奖励,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2)患者方面:护士重视入院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每周统一组织患者参与知识培训2次,科室自制胰岛素注射步骤单及健康教育手册,发放至每位患者,加强记忆。护士日常执行护理任务期间,与患者进行床旁交流,正确示范胰岛素注射方法,提高患者掌握度,并在护士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7]。(3)操作流程:入院当日由责任护士正确示范-白班护士指导患者注射-晚班护士指导注射-护士向圈长反应注射存在的问题-责任护士加强指导;由圈长每周监督实施情况[8]。(4)科室定期进行专科技术考核,护士长定期抽查科室护士对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掌握度;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实施弹性排班,营造人性化科室环境,加强护士教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技巧。(七)效果确认:患者注射胰岛素正确率、家居随访正确率。

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包括入院宣教、病情评估、生活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首次注射正确评分、教育后注射正确评分、家庭随访正确评分,每个项目为100分,评分标准:90~100分为掌握度高;80~89分为良;<79分为一般,计算50例患者平均分。评估两组患者焦虑评分,评分标准:50分为标准分,<50分为无焦虑;51~60分为轻度焦虑;61~70分为中度;>70分为重度[9]。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估干预前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知识掌握情况

调查50例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显示37例患者未正确掌握药物质量观察知识、40例患者未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手法知识、27例患者未正确掌握针头处理知识、13例患者未正确掌握低血糖症状及处理方法知识、21例患者未正确掌握胰岛素保存知识。

2.2 评估两组患者首次注射正确、教育后注射正确、家庭随访正确情况

两组患者首次注射正确、家庭随访正确、教育后注射正确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首次注射正确、教育后注射正确、家庭随访正确评分比较(n=50,分)

2.3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n=50,分)

3 讨论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circle,QCC)定义是指在同一个工作环境下的人们自发组成活动团队,针对某一问题提出选题,通过团队人员分工合作、按照特定活动程序及品管手法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10-11]。此次研究对象均为糖尿病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通过调查患者现状发现大部分患者对胰岛素正确注射知识掌握度较低,为了有效提高患者注射正确率,建立科室规范化健康教育流程、加强对患者的知识教育及护理人员的培训十分必要。

研究中科室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活动主题为有效提高患者胰岛素注射正确率,首先患者入院后,均由责任护士负责统一宣教,根据患者学历、性格特点等选择适宜沟通方法,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护士检查患者皮肤状态、为患者正确示范胰岛素注射方法,后由不同班次护士监督患者进行注射操作,交接班时重点交接胰岛素注射期间发生的相关问题,再由责任护士进行多次教育[12]。规范化科室注射质量监督管理程序,重视出院前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首次、强化后、家庭胰岛素注射正确率。

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品管圈管理后两组患者首次注射正确、教育后注射、家庭随访正确正确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发现,所有圈员分工合作,通过查找资料、原因分析、制定对策,主要从患者、护士、环境、教育方法等方面着手实施,规范科室传统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开展每周定期教育活动,统一组织培训,改变传统教育方法,利用新媒体、趣味课堂、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教育,提高患者学习趣味性与主动性[13]。此外科室应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格,从时间、教育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让护士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教育工作,逐项实施避免遗漏,不断巩固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知识掌握度[14-15]。此外住院期间护士为患者发放健康手册及胰岛素注射步骤表,要求患者每次注射前均严格按照顺序执行,护士向患者强调注射后针头处理方法,告知注射后不良反应处理方法,提高胰岛素皮下注射更换针头依从性[16]。文章结果提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评分与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432、49.197,P < 0.05);结果表明实施品管圈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掌握度,改善不良情绪。分析原因发现,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产生焦虑情绪主要因素可能与病程时间长、需长期用药、治疗费用对家庭经济压力产生影响、治疗未见明显效果、饮食限制、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度较低等有关。产生焦虑情绪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机体主观不适感,影响其治疗配合度;且患者出院后家庭休养期间,需定期自行注射胰岛素,以达到控制血糖稳定的目的,但大部分患者未能准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手法,可能导致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效果不稳定。为提高患者胰岛素注射正确率,文章中为观察组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干预,在活动期间护士为患者提供全程有效的健康指导,不断帮助其巩固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信任医护人员,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情况。同时为患者提供出院后随访干预,保持电话随访,随时掌握患者家庭护理现状,给予个性化健康指导,可有效改善焦虑情绪。

综上所述,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正确注射率,改善不良情绪。

猜你喜欢
品管圈正确率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