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13世纪草原上的国际大都会
——草原丝绸之路的起点

2018-12-26 10:26石圭平
关键词:皇城遗址草原

□石圭平

一、引言

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大概很难想到,历史回溯到700多年前时,在荒凉广袤的内蒙古草原上,曾经出现过一个令世人称奇的草原国际大都会——元上都。它南临闪电河(即滦河发源地),北依龙岗山,山河相映,周围是延绵数百里的金莲川草原,城外有游牧民族传统的蒙古包式的建筑群,城内则是汉族传统风格的巍峨宫殿,辉煌壮丽,寺庙的建筑分布在皇城内外,这种建筑风格的都城在我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街道两旁商肆林立,行人如织,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极其繁华热闹。体现出一个高度繁荣的草原都城的宏大气派。

来自欧洲、西亚、中亚,以及我国中原地区的商贾、学者、匠人、旅行家、僧侣、传教士,往来穿梭于这个繁华的都市里。他们当中有波斯人、犹太人、阿拉伯人、叙利亚人、意大利人、日本人、高丽人等。这里,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超级大国——元朝的国都。当时,它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与元大都共同构成的中国元朝的两大首都。这里,聚集了大批来自四面八方的工匠、建筑师、手工艺人,他们在专门机构的监管下从事军需品、日用工艺品和奢侈品的生产。从欧洲,中亚、西亚来的商人们,远道运来了各种金属器皿、日用品和奢侈品,换走了畜牧产品、工艺品、茶叶和丝绸。那络绎不绝的庞大的波斯驼队,每次都是满载而来满载而归。元上都不仅是中国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发祥地,中西经济、文化史上交流的重要节点,也是“草原丝绸之路”的起点。

二、历史的记忆

元上都遗址,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正蓝旗境内的金莲川上。漫山遍野的金莲花,给这个历尽繁华与沧桑的元上都遗址增添了盎然生机,使这个曾经震惊过世界的城池遗址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

漫步在辽阔的草原上,芳草如茵,百花灿烂,碧空如洗,蔚蓝的天空上白云悠悠,远山呈黛,滦河清澈见底的河水蜿蜒在绿草繁花间静静地流淌,百灵鸟用它动听的歌喉演唱着优美的乐曲,大自然向人们展示的是一幅醉人的风光旖旎的天然画卷,美不胜收。元代诗人曾写诗予以赞美:“牛羊撒满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就是这个美丽的草原孕育了一个英雄的民族。它的崛起,打开了中国同欧亚大陆频繁往来的大门,使中国的四大发明迅速传到欧洲,而欧洲的文明也传到了中国,为中华文明史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历史的镜头聚焦到元上都这个巨大的废墟上时,你会发现,它曾经承载过厚重的非凡历史——当时许多影响中国和世界的大事都在这儿发生:

元朝的11位皇帝中有包括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铁穆耳、元武宗海山等6位皇帝在这里登基。

忽必烈在上都设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从而创立了行省制度,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260年7月,忽必烈下令在元上都发行纸币。这是世界上第一张由国家正式发行并广泛流通使用的纸币,它使金属货币制度发生了重大改变,此后,其他国家也开始发行纸币,从此开启了以纸币代替金属币的时代。

1985年,呼和浩特市文物部门修缮郊区的一座辽代万部华严经塔,在整理塔内珍藏的文物时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忽必烈时代发行的纸币。这个消息曾随着新华社的电波传遍世界。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这里觐见过忽必烈大帝。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这样描述元上都:“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舍皆涂金,绘有种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耳目……”他的描述,使元上都成为许多欧洲人心驰神往的梦幻花园。这时的元上都,曾经与巴黎、罗马齐名,在欧亚大陆上产生过巨大影响。高丽、尼泊尔、波斯、日本以及罗马教皇,也曾派使者来上都觐见过忽必烈。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天文、历法、数学及水利工程方面成就卓越,1970国际天文学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1977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将一个小行星命名为郭守敬星)亲自勘察、测量、设计了元上都的水利系统,并组织施工建成了铁幡竿渠,将山洪引入滦河,保证了元上都不受水患侵扰。内蒙古自治区的考古专家说,即使以现在的眼光看,元上都的水利设施也是很科学的。

北京时间2012年6月29日,这个曾经沉寂了600多年的草原都城遗址又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与会人士一致同意将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会专家们共同认定,这座由北方马背游牧民族创建的都城,是草原文化、中原农耕文化、西方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产物,它以其位处中原农区与亚洲北方牧区交接地带的地理特性,见证了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在冲突与整合过程中的独特产物——“二元文化”,具有典型的全球普遍价值。

三、曾经的辉煌

元上都昔日的繁华景象已经烟消云散。只能拨去岁月的荒草,撩开历史的帷幔,拂去积淀的尘埃,从它现存的断壁残垣和裸露在地表的建筑台基上去寻找、去感受它昔日曾经有过的满眼辉煌。

公元125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古国大汗蒙哥,任命其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务”。忽必烈求贤若渴,在金莲川广招天下英才,其中既有满腹经纶的名家大儒,也有足智多谋的名士和战功卓著的武将,各类人才聚集在忽必烈帐下,助他建立了元朝史上有名的“金莲川幕府”。

1256年,忽必烈命令汉族官员刘秉忠在龙岗山和闪电河之间这片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的风水宝地上选址建城。三年后,一座“北控大漠,南屏燕蓟”的草原都市初步建成,初名“开平府”,为忽必烈的藩王驻所。1259年,蒙哥汗率大军讨伐南宋西征时在四川中箭身亡。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府登上大蒙古帝国的皇位,为元朝开国皇帝元世祖,定国号为“元”。这个充满了豪迈与自信的草原王国的统治者,开始了他统一中国的宏图霸业,开平府成为元朝的临时都城。

即位伊始,忽必烈面临着治理中原和处理漠北草原地区首领阿里布哥不服输称臣的两大难题。忽必烈首先率兵北上,平定了与他为敌的阿里布哥部落,又将阿里布哥部落的诸多大帐南迁至开平府。之后,忽必烈又对开平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最终使它成为草原上一座规模宏大的都城。当时,忽必烈大部分时间在元上都。1263年,忽必烈将开平府升为上都,这里就成了大蒙古帝国初期的都城。1267年,大都(今北京)建成后,蒙古帝国就开始实行以大都为首都、上都为夏都的“两都巡幸制”。每年4月,皇帝驾临上都,文武百官以及嫔妃侍从随行,至9月回大都,在上都的时间长达半年之久。皇帝在这里处理军政事务,接见外国使者。除此之外,皇帝还要在这里射猎练习骑术。一些蒙古诸王和贵族的朝会以及传统的祭祀活动,也在这里举行。忽必烈为什么采取“两都制”?元史研究者对此作了分析:以大都为正式都城,是为了加强蒙古政权对中国内地的统治。以上都为夏都,一是便于加强同蒙古各部宗王的联系并对其控制,确保北部草原边境的稳定;另一个原因,是为了保持蒙古民族传统的生活风俗,怕长期生活在蒙古高原的贵族们一下子还适应不了北京较为温暖的气候,更重要的原因是怕那些皇亲贵胄在大都那“温柔富贵乡里”待久了会逐渐失去蒙古民族特有的英勇剽悍的特质,忘记了骑马射箭的技艺。

1358年至1368年间,元上都毁于农民战争的烽火。目前,元上都遗址面积25131.27公顷,包括整体格局清晰、保存完好的上都城、关厢、防洪渠、祭祀遗址、墓葬群等遗址遗迹,以及湿地、典型草原、森林草原和沙地等蒙古高原草原特色景观在内的遗址环境。

辉煌的元上都虽然废为遗址,但几百年来,当地人民一直尊称上都遗址为佛教寓意的 “兆奈曼苏木”,即108座寺庙之意。数百年来,在蒙古族人民中间一直流传着当年忽必烈建城时曾向龙借地的传说:当年,金莲川上浩瀚的湖泊中盘踞着一条巨龙。忽必烈下令建城,巨龙不肯离去。建城时,因地有龙池而无法排除积水,当朝重臣、建筑设计师刘秉忠便奏请忽必烈向龙借地。忽必烈遂命巫师举行祭典。当夜三更雷声大作,蛟龙腾空而起飞上了天,让地于忽必烈。这个传说的寓意是深刻的,它与上古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的说法一脉相承,是龙文化的体现。中华民族崇拜龙,所以就把风水宝地叫作“龙居之地”。

元上都遗址周边的群山峰顶上,分布着许多人工垒起的石堆,蒙古人称之为敖包。至今蒙古族中仍然保留着“祭祀敖包”的传统习俗,每逢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牧民们会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这里毕竟是他们的祖先创下辉煌历史业绩的最好印记,怎能不令他们心中升腾起崇拜和敬畏之情?

1275年,马可·波罗随同其父亲、叔叔,从意大利威尼斯来到中国。在上都的宫殿里,他们觐见了忽必烈大帝。他们目睹了这个草原帝国国都的真容。此后,在中国生活了17年的马可·波罗回国后口述了 《马可·波罗游记》。这部书第一次把中国上都城介绍给欧洲人,使这座草原都城作为“梦幻花园”的原型而闻名于世,让中世纪的欧洲人产生了对上都城的羡慕与向往。1797年,英国诗人柯勒律治阅读了《马可·波罗游记》之后,在悠然神往中写下了著名诗篇《忽必烈汗》:“忽必烈汗在上都曾下令造一座堂皇的安乐殿堂……那里有花园,蜿蜒的溪河在其间闪耀,园里树枝上鲜花盛开,一片芬芳。”这首诗在1816年公开发表后,人们广为传诵,并引起了欧美贵族雅士对上都的向往。这个由宫殿、蒙古包、草原、森林、溪流构成的梦境中的地方,上都这个名字已经成为欧美人士用来形容神秘美丽地方的代名词,亦有宛如仙境之意。1982年,意大利和中国合拍《马可·波罗》电影,其中有一个细节说,马可·波罗在炎热的夏天看到上都宫廷里贵族们吃冰降温,感到很新奇。据说,就是马可·波罗把当时宫廷制冰的方法传到欧洲去的,后来逐渐演变成现代人们经常食用的“冰激凌”。

四、考古学的见证

从20世纪初开始,考古工作者便开始了对元上都遗址的考古调查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院长塔拉说,通过考古发掘,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元上都遗址,总体上看由外城、皇城、宫城和四关厢城郊组成。

外城呈方形,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由皇城北门瓮城西墙起,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土墙,直抵外墙,宽约2米,使南北不能相通;北部是一片东西走向的山岗,地势平坦,是皇家苑林,南部有两条东西大街,一条南北大街,这里有许多建筑。

第二重是皇城,位于外城东南角,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400米。皇城城墙用黄土构筑,外包石块,皇城东西两厢各对开两门,南北各开一门,这些门均筑有瓮城和城楼。皇城街道整齐,布局严谨合理。皇城东北角是大龙光华寺,西北是乾元寺等庙宇建筑。宫城位于皇城中央偏北,主要的宫殿、亭台楼阁、官署、宫学等都建在宫城内。有水晶殿、大明殿、鸿禧殿等殿堂,还建有大安阁、延春阁、穆清阁等。宫城东、西、南、北及正中,各开一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南为御天门。三门之中,御天门最为重要,它与皇城南门明德门在一条中轴线上,是出入皇宫的主要通道。元代有“东华西华南御天,三门想望风池连”的诗句。史载,皇帝每年巡幸时,文武官员在御天门前均下马步行,独有皇帝骑马直入。皇帝在上都理政期间下达的诏书,都要在御天门上发布,然后,再送到大都转发各地。对此,元朝诗人有诗意的描述:“御天门前闻诏书,驿马如飞到大都。九州四海服训告,万年天子固皇图。”

元上都遗址,基本上完整地保留了中世纪上都城的整体格局和城址,有关厢、铁幡、竿渠与墓葬群等四大人工遗存要素,并完整地保留了草原景观特色和周边人文环境,不仅保存着宫城、皇城、外城、关厢、街道等元代城市遗址,而且还保存着中轴线和棋盘街的城市布局,大型建筑基址基本保存完好,地表清晰可见街道、房址及宫城遗迹。在其地下还埋藏着许多珍贵文物。周围还有元代祭祀区和墓葬群。这些都是蒙汉民族在上都生活的信息与物证以及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相结合的特征。

在上都博物馆里陈列的大量文物中,有大安阁出土的汉白玉雕龙柱、穆清阁出土的彩色琉璃瓦当、阿拉伯文的石刻等等。上面雕刻的纹饰异常精美细致。文物用无声的语言向人们诉说着它们曾经亲历的繁华。

据介绍,当时城内有10多万人口,大多是卫队、随员、家属以及直接为皇城服务的人员。城内有官署60所,各种庙宇建筑160多处。各种驿道四通八达,是草原与内地的交通枢纽。

当年,成吉思汗的铁骑踏遍欧亚大陆的壮举,给后人留下的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遗产。元朝是个开放的、多元的、兼容并蓄的社会,它容纳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儒教、基督教等并存,上都建有华严寺、乾元寺、道观、清真寺、天主教堂、城隍庙、孔庙等。据《元史》记载,上都城内及周边建有167座寺庙,寺庙建筑规模宏大,寺内陈设精美。1258年,还没有称帝的忽必烈就曾经在尚未完全建好的开平府内亲自主持过佛、道大辩论。登上皇位后的忽必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做好全中国的统治者必须尊孔,推崇儒家思想,于1265年在上都城内修建了孔庙,它位于皇城东南角,两厢建有房舍,供学习儒教的人居住。

宫城内绿树成荫,流水潺潺,亭台阁榭错落有致,一派园林风光。大安阁是皇城内的最主要建筑,元代不少诗人都把大安阁视为上都的象征,留下了许多赞美它的诗篇,大安阁金碧辉煌,雄伟瑰丽,国家许多重大典礼都在这里举行,除了忽必烈之外,元代5位皇帝都是在这里举行登基仪式的。

从残存的地基规模,可以看出这座建筑气势恢宏,元朝诗人曾留下 “大安御阁势苕亭,华阕中天壮上京”的诗句。这座巨大的废墟,显示着那些逝去的辉煌。博物馆讲解员说,在建设大安阁时工匠将汴京皇宫院内熙春阁的雕梁画栋拆下来,跨黄河、过燕山,水陆联运千余公里将其搬到草原上来。它见证了一个没落王朝的衰败和一个新兴王朝的朝气,令人感慨万千。

外城北部,是皇家苑林和金顶大帐“棕毛殿”的建筑。城外东南边,有东、南、西三处关厢,其范围很大,建筑遗迹很多。百姓民居和商肆、店铺、工匠、仓库等主要集中在关厢地带,每年春、秋、夏三季,流动人口达数十万之多。上都城外比城内更为繁华热闹,人涌如潮。城区外有离宫,周围十余公里,建筑以行宫和营帐为主,还有一处方圆25公里的大御花园,北郊则有许多庙宇、宫观等建筑。

2014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考古专家在元上都的考古中发现了“棕毛殿”以及皇家粮仓的位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遗址提供了新的史料。这次考古发现,元上都遗址皇城的西北角到外城西墙之间,有一条土墙遗迹,把外城西部与外城北部隔开,西部有建筑与街道遗迹,因此,专家们认为,元上都北部是皇家苑囿和金顶大帐“棕毛殿”的建筑所在,元代称为北苑。当时,这里林密草茂,流水潺潺,是皇家豢养珍禽异兽和种植奇花异草的地方,也可以举行射猎活动。著名的“棕毛殿”,就建筑在皇城北门“复仁门”外的高岗之上,是举行“诈马宴”的场所,重要的政务都要在此宴会上做出决定。

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描绘,“棕毛殿”是用竹子做梁架,以金漆绘龙绕柱,殿内壁画丰富多彩,高达百尺,可容纳千余人同时就餐。当时上都举行的各种宴会中,规模最大的就是“诈马宴”,要大宴三天,王孙贵族都要穿着皇帝亲赐的“质孙服”赴宴,每天换一套衣服,盛况空前,热闹非凡。

内蒙古自治区考古专家在上都遗址外还发现了“皇家粮仓遗址”。据《永乐大典》记载,上都城东西各有一座规模巨大的粮仓,东边的叫广济仓,西边的叫万盈仓,加上城内外的几座小型粮仓,每年可收储粮食40多万石。近年来,元上都遗址考古探明:“广济仓”遗址位于上都东关厢外,东西宽150米,南北长290米,有院墙。西关厢外,也有一处规模相同的遗址,它是上都西仓“万盈仓”遗址。两座粮仓的形制完全相同。元上都有这么巨大的粮仓,其主要原因是忽必烈奖励农耕的结果。忽必烈即位后不久就意识到,通过几千里的山脉、河流、戈壁,将中原的粮食运到大漠来以保障庞大的官僚机构、军队以及迅速增长的上都城市人口的需要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于是,除了南粮北运外,忽必烈更注意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扶持和发展,政府采取了屯田制、官府发放农具和耕牛、免除赋税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上都地区的农业发展,使游牧经济和农业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

另外,在这次考古中,专家们发现在元上都城外还分布有东、西、南、北4个关厢。东关厢长约2000米,是觐见皇帝的宗王、外国使团居住的地方和账房区;西关厢向西延长约2000米,是马市和商业区;南关厢长约1000米,为酒肆客栈和店铺林立的繁华商业区;北关厢长约1000米,建有大殿和驻扎军队的兵营。从这些关厢和粮仓的规模上来看,足见元上都当年的繁荣景象。

五、结语

从1256年创建到1358年被焚,这座历经百年的城池成为一座拥抱巨大文明的废墟,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给后人留下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元上都遗址丰富的文化遗存表明,它不仅是一处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游牧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5000年中华文明史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曾经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它的文化内涵是如此的宽广和浑厚,它是一部厚重而精彩的地书、一段辉煌的历史。元上都遗址就是这段辉煌历史的见证,对于研究元朝历史、蒙古文化以及 “草原丝绸之路”具有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猜你喜欢
皇城遗址草原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辽上京遗址
大宋皇城司兴衰
山西皇城村:从挖煤炭到“挖”文化
沅澧大地楚城文化遗址新探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