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吟
摘 要:“跨越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主要是指教师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跨越式引导的教学策略。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跨越式”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打破原有教学模式限制,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跳出来,最大限度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学情科学运用“跨越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跨越式教学模式
“跨越式”教学模式是如今在教育领域中广受师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之一。这是一种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听,教师讲”的教学局面,强调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旨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拓展课堂广度和深度的教学模式,值得在教育领域中推广和使用。本文以小学语文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利用“跨越式”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进行探讨。
一、熟悉教学内容,把握课程标准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课程标准是教师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参考依据,也是国家期望公民具备的基本素养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党的教育方针。通过对“跨越式”教学理念的分析可知,“跨越式”教学要求语文教师首先要完成生字教学,然后完成对课文的总体领悟和把握。在特定目标任务的要求下,语文教师要使用多元化、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去设计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并把握课程标准,对教学各个环节所要表达的任务和目标做到明确化。除此之外,要想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熟悉教学内容是基础。语文教师只有熟练掌握教学内容,才能抓住教学的主线脉络,从而准确拓展知识。因此,要想有效运用“跨越式”教学模式并发挥其价值,教师要做到熟悉教学内容,把握课程标准,从而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二、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只注重讲授和灌输语文知识和相关技能,很少去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一节课几十分钟,教师天花乱坠地讲,而学生则昏昏欲睡地听。这种教学方式既浪费教学时间,又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极其不利。而“跨越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善这一教学模式。在“跨越式”教学模式实施背景下,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舞台,而是需要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与此同时,教师要针对自己的教学手段进行不断完善和丰富,以教材为核心,实现大数据、多媒体、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有关于教学内容的视频或图片,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辩论、小组竞赛、讲故事等趣味性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不断反思改进,丰富教学方法
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将关注点往往放在字、词、句解读上,一节课通常都在讲解知识点,这样的课堂十分枯燥,缺乏活力。学生的思维也因此被禁锢,这对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语文教师要想成功实施“跨越式”教学模式并将其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古板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取而代之运用多元化、新颖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反思和改进,积极更新知识,加强自我学习,让课堂生动、活泼、有趣。例如,情境创设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都是教师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强小组合作,促进师生互动
小组合作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用来优化教学过程、活跃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之一,还能促进师生互动、拓展学生思维发展。在“跨越式”教學模式实施背景下,语文教师可以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学生的思维在相互交流中擦出火花,视野也得到拓宽。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强化,社交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因此得到增强。
结语
综上所述,“跨越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符合新课改教学要求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要清楚认识到“跨越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并对其价值进行深入挖掘,抓住其精髓,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提升。笔者在本文中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运用“跨越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阐述自己的几点拙见,希望能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邹娜.小学语文跨越式发展的实验研究——中年级段教学模式与创新[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5(09):59-60.
[2]何克抗,马宁.基于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43-50.
[3]张红.小学语文跨越式发展实验研究——中年段教学模式与创新[A].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计算机辅助教育专业委员会.计算机与教育:应用促进学与教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计算机辅助教育专业委员会,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