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
北宋苏轼的诗词我们至今吟唱,书画作品却传世较少,而能出现在市场上的则更是凤毛麟角。近日,万众瞩目的苏轼《木石图》先后现身香港、南京等地,这一旷世之作的面市不仅引起艺术界、拍卖界的哗然,也让今秋的拍卖更有看头。
据了解,约1937年,苏轼《木石图》被日本人以超过万金的价格购藏,后证实进入到阿部房次郎爽籁馆。此后80余年的时间,并未能够证实有人见过《木石图》原作。也正是如此,这幅此前仅仅存在于研究文献记载中的《木石图》颇为神秘。今年8月30日,佳士得香港拍賣不仅宣布征集到这件极具传奇性的苏轼书画作品,并首次在公众面前展示《木石图》,预计成交价格将超过四亿港元。
苏轼传世绘画作品此前被认为可靠者仅有三幅。其中一幅《潇湘竹石图》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则藏有一幅《雨竹》,第三幅即为这件即将上拍的《木石图》,是惟一一幅私人收藏。
该图最早可见的著录,是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家张葱玉在《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绘画一》中所记:“纸本墨画,无款,前作枯木一株,树干扭屈,上出二枝,树根小草,作随风披拂状,中间较大者,上偃如巨然法,树后巨石。”张葱玉除了描述画作本身之外,也说明了这件作品的流传情况:“此卷方雨楼从济宁购得后乃入白坚手,余曾许以九干金,坚不允,寻携去日本,阿部氏以万余得去。”
而张葱玉所提到的四个关键点分别是北京方雨楼古玩店、济宁、白坚夫、阿部氏。另外一个关键点是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为北京方雨楼古玩店店主家传。其中核心人物方雨楼乃安徽人,为民国时期旅居北京的著名古董商。《潇湘竹石图》与《木石图》都曾经为方雨楼所藏。上世纪20年代时,一个名叫白坚夫的人在方雨楼古玩店买走这两幅作品,白坚夫是为北洋军阀吴佩孚的秘书。
1961年,国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白坚夫决定将心爱的《潇湘竹石图》卖掉,历经周折,后被邓拓以5000元买下。全于另外一幅《木石图》,张葱玉曾经和白坚夫商量以9000金的价格买下,但白坚夫不同意,后来被阿部氏以超过万金的价格买下,入藏于阿部氏爽籁馆。如今,《木石图》再次现身,势必将引起新一轮对于苏轼绘画作品的讨论。
据悉,该作将于11月底在香港会展中心登场,其四亿港元的身价会引来谁的争夺?会成为内地博物馆或藏家的囊中之物吗?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