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彪
1 研究背景
高中学生在学习了人教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5第二章数列的内容后,初步掌握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Sn,学生已经熟知了倒序相加法、递推公式法、错位相减法等求数列前n项和Sn的方法,基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大多数学生能单独地进行等差、等比数列的题目解答,但对于由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组合成的混合数列(差比数列)的解答尤为困难,缺乏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联系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较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即只注重公式的记忆,而忽视推导过程.
分析 基于这道题目(1)(2),计算相对容易,大多数学生基本都能把它们拆分成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和差形式,但题目(3)相对较难,多数学生无从下手,其原因是在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中忽视推导过程,只是停留在公式的记忆,缺乏如等比等差数列再创造,构建诸如等差等比数列的新模型.
这里基于高中学生已有的等差等比数列,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构建差比积(商)数列,再提出差比型数列,其学习知识的过程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一差比积(商)数列一差比型数列.
5 启发
本文是从两个基本数列的学习出发,沿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形成差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的推导,其意义在于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克服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
第一,通过题目(1)~(3)的习题训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该题目情境中理解(差比积商数列)数学概念和构建过程,感悟问题的本原和数学表达的意义,
第二,大多数学生会把辛辛苦苦记住的那些数学概念、证明方法以及解题技能逐渐忘掉,因此,在基础教育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注重数学概念、技巧和技能的基础之上,更当注重让学生感悟一些东西、积累一些经验让学生终生受益,
第三,注重技巧,更当注重过程,过程应当是学生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形成思维的习惯;会在错综复雜的事物中把握本质,进而培养抽象能力;会在杂乱无章的事物中理清思绪,培养推理能力;在事物中发现规律,培养建模能力,
总之,把握本质培养抽象能力,理清关系培养逻辑能力,发现规律培养建模能力,这也是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所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