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珊珊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以来,网络和多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我们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较之传统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有着更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也更适合当今世界的发展。对于中职英语教学来说,信息技术更是给课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信息技术辅助教师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传统备课过程中,英语教师在遇到问题时只能借助于各种字典、词典和一些纸质的参考资料,或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既费时又费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应用,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为英语教师提供了各种丰富的教学工具和知识库,教师备课时不必再翻箱倒柜查资料,只需在搜索栏中输入要查询的内容或问题,或通过网络通信平台即时寻求帮助,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
此外,网络平台上拥有大量的各地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或课件等,形成了丰富、优质的资源库。年轻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借鉴优秀一线教师的先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根据实际情况为己所用,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辅助教师上好课
谈到中职英语课堂,很多英语老师会用“头疼”一词来形容。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不感兴趣,上课不爱问、不想问,没有互动,再加上传统的英语课堂教授方式单一,很多课堂都是“老师教得头疼,学生学得费劲”。信息技术的应用盘活了我们的英语课堂,让中职英语教师再次找到了自信。教师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图片、音乐、视频,甚至是自己平时拍摄的资源带入课堂之中,使原本枯燥、抽象的内容直观、形象、生活化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在讲授《School and Daily Life》一课时,笔者从网上搜集了一些国外同龄人的学校生活和课余生活的视频短片,同时把学生们课下的一些活动记录也传到了网上,学生们在看到这些视频和图片的时候,充满了欣喜和期待。笔者趁机把里面出现的有关活动的词汇和日常对话合理地穿插到了视频和图片之中,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英语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从讨厌英语课转变为盼望英语课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英语教师上课的热情。
信息技术融入英语教学的特性
1.交融性
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改变了目前大多数“哑巴英语”的现状。教师可以下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语音文字,让学生跟随原声进行模仿和情景创设。例如,在实践中笔者有时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美文欣赏,让学生欣赏到纯粹的英语发音,进而纠正自己的发音,让他们切实体会英语的魅力。
2.广泛性
信息技术使学生所接触的学习内容越来越广泛,学习方式也越来越灵活,这使得对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仅要学会对资源的合理截取和使用,并且要熟悉各种教学设备。此外在知识储备方面,教师不仅要具备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做一个全面的新型教师。
笔者发现,很多的汉语电视节目下面都有英语的翻译,而且这些节目在同学之间很受欢迎,于是大胆地把这些节目的部分内容引入课堂之中。比如《走遍中国》节目中有一期“介绍家乡的特产”与教材中某一单元内容相吻合。于是笔者让学生在观看这一期节目的时候,特别注意节目中出现的介绍自己家乡的语言和相关词汇,并做好记录。然后在课上展示学生的记录,并让他们模仿节目中的话语,用英语来介绍自己的家乡。这样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广度。
3.灵活性
利用有效的信息资源,让笔者也改变了对传统课堂的看法。一节好课并不是在课堂上传授了多少知识内容,也不是完成了课本上的多少内容,而是学生真正获得了多少知识。高效合理的课堂结构,不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个单元的任务,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内容灵活地设置自己的课堂。可以用多于要求的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用自己觉得合理的课时来结束教学;讲解某个知识点时,可以讲授课本之中的内容,也可以用身边熟悉的事例进行讲解。这些操作手段都离不开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充分利用,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潜能性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强大,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于是笔者也思考汉语教学如何能在英语课堂上有所体现。笔者在学生中发起了教授外国人学汉语的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些有中国代表性的内容写出来,并翻译成汉语在课堂上呈现。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等各种工具,通过制作PPT、CAI课件等形式,向教师反馈他们的成果,教师将学生作品上传至校园网络平台,供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学生们在制作作品时不仅考虑到了汉语的优美文字,而且也斟酌英语词汇的选择和语法的运用,极大地挖掘了学生们的潜能,将教与学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
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英语课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中职英语课堂死气沉沉的旧状,让更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但是,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不能凌驾于教材之上,更不能脱离课堂的教学实质。不要让多媒体喧宾夺主,忽略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是在日趋完善和不断改进中成长,我们既要看到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也需要和自己的实际教学有效结合。教师应时刻记住一点:形式只是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只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外兼修才是我们的课堂舞台。
作者单位:山东莱芜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