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解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

2018-12-24 09:57陈丽
创新时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数学题分式等腰三角

陈丽

隐含条件的挖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而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千变万化,需要对其进行充分地辨识和挖掘,才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合理、正确的推理、解题。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挖掘数学隐含条件的习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一、对初中数学解题中隐含条件挖掘的意义

1.挖掘隐含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基础

在解答数学题的过程中,阅读审题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得到正确答案的关键步骤。因此,学生除了对显性条件分析之外,还需要对隐含条件进行充分地挖掘,比如定义、定理、公式中的关键词等,这些隐含条件对数学解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审题以及对隐含条件挖掘的意识,这才是学生正确解题的重要基础。

例如,解“当时,函数”这道题,学生看到这道题时,马上得出答案“就是,得”。通过仔细分析,可以看出这样解题是错误的。原因就在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对隐含条件进行挖掘,这样解题就只考虑了分子是零,而忽视了分母不能为零的条件,从而直接导致了答案的错误。因此,正确的解答应该是“ ,得”。

2.挖掘隐含条件是提高解题效率的关键

在数学考试中,做题的效率以及准确性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最难的,这就需要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做对最多的题。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生会因为计算能力影响最终的解题速度,有的学生会因为没有掌握解题技巧而浪费时间。所以,在初中数学的解题过程中,不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更需要引导学生对隐含条件进行挖掘,从而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已知都是实数,而且,那么— 。

通过分析,该数学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且含有较多的隐含条件。如果学生对隐含条件的挖掘不够透彻,那么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做题效率。因此,“绝对值与完全平方数为非负数”的隐含条件必须被挖掘出来,否则会直接影响做题准确性。该题的结果是:{,即{,

那么-4500。

3.挖掘隐含条件是简化解题过程的前提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不仅包括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包括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因此,数学教师要在数学解题的教学课堂上,对隐含条件的利用率进行提升,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问题中,隐含条件不是直观存在的,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分析进行发现。因此,很多学生容易陷入到数学解题的陷阱中,从而出现思维上的错误判断,也只有对隐含条件进行充分地挖掘,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其中就包括对隐含条件的复杂数学问题的简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学解题的效率。

例如,的最小值是多少?在分析这道题时,如果运用常规方法进行解题会显得十分复杂,此时就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解题,对该题进行适当的简化。比如,一条直线,上边有2,-2,1,-1,该题就是找得一点A,到2,-2,1三点之间的距离之和最短即可。通过画图,可以了解到,在点1的位置上,是距离之和最短的点,此时最小值是4。

二、对初中数学解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

1.分式计算时分母不为零的隐含条件

在分式的计算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将分母不为零的隐含条件忘记,从而使得解题的结果是错误的。

例如,当问是什么值时,分式的值是零。当学生看到这个数学问题的时候,很容易想到分子为零,最终结果为零,得到。但是,却忽视了分母不为零的隐含条件,最终使得结果是错误的。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得。因此,在做有关分式计算题目时,要对答案进行验证,看答案是否会使分母为零,如果为零,即不是该题答案。

2.图形中的隐含条件

在数学题型中,几何题型是重要的一部分。有些几何题中,只理解题干所提供的信息,还不能完整地解答,其中一些隐含条件便对解答數学题有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就需要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概念以及特点进行深层次分析,准确地抓住解答几何题的关键及方向。

例如,对于一个等腰三角形来说,一条边是13,一条边是6,求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有些学生感觉这样的题就是送分题,不加思考地就得出答案25。殊不知却将该题做错了,就是由于忽视了“三角形两条边之和大于等于第三边”的隐含条件。因此,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不可能是6,因为6+6<13,因此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13,周长是13+13+6=32。

3.偶数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的隐含条件

在含有根式的方程问题中,很容易忽视偶次根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隐含条件,从而使得最终结果出现错误。

例如,方程的解是什么?通过审题,就可以发现隐含条件是,即。

4.题设中的隐含条件

在一些数学题中,除提供一些较为明显的数学条件之外,更多的是包含着不易发现的隐含条件,依据能否挖掘这些隐含条件就能区分学生有没有掌握知识。在解答这类问题时,要求学生要认真地审题,还要对题目中的关键词、公式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解出正确的答案。

例如,如上图所示,在△ABC中,AB=6,AC=4,P是AC的中点,过P点的直线交AB于点Q,若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求AQ的长。

在题目中给出了三个显性条件:AB=6,AC=4,P是AC的中点。在解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结合图形进行分析,两个三角形肯定是有一个公共角,这个公共角就是隐含条件。挖掘出隐含条件,利用相似的性质,问题就容易解答。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的解题过程中,隐含条件的挖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能将隐含条件利用好,不仅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漏解。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隐含条件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要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概念、公式、定理、性质的引导,就很容易将隐含条件挖掘出来。为了更加有效地找出题目所提供的条件以及求解的逻辑关系,要正确对题目进行求解,并讲解最终结果的严谨性,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效率。

猜你喜欢
数学题分式等腰三角
怎样构造等腰三角形
如何认识分式
解数学题后的思考
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
1.3 分式
这里常有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讨论多
拆分在分式题中的应用
例谈分式应用中的大小比较
一道高考数学题的多种解法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