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评价成为科学素养发展的催化剂

2018-12-24 06:51伍朝晖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科学态度科学素养科学

伍朝晖

评价既对教学的效果进行监测,也能促进与保证学生的发展。科学素养的培养,除了课堂教学的落实,更离不开智慧评价的促进作用。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更决定了智慧评价对其发展的重要性。本文从利用学生归属感的评价促进合作,顺水推舟的评价保持兴趣,扬长避短的评价强化态度等六方面,阐述智慧化的评价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催化作用。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评价和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两个重要环节,相辅相成。评价既对教学的效果进行监测,也与教学过程相互交融,从而促进与保证学生的发展。所以说评价只是一种手段,目的为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老师的评价,更能起“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根据笔者的实践发现,智慧化的评价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有独特的作用。科学态度、科学兴趣、探究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概念……这些维度都能在智慧评价的催化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巧借归属 提升合作效率

在学生科学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合作低效的情况。如有的同学抢着做实验;有的组意见不一致相互闹矛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做不成实验;有的则是消极观看,机械记录,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究其原因除了老师实验组织上的不足,更多的还是由于组内个别“后发展学生”的原因,合作出现了问题 。

以往的做法常常是老师听完组内同学的告状后,严厉批评训斥。这样有两种结果:1.他安分下来了,不吵不闹,但接下来对学习毫无兴趣,如同一只委屈的小狗,躲在墙角,“世间万物与我何干”。2.待机,将老师的怒火传递给周围的同学。且他都有自己的理由。这两种结局对师生双方都不利,产生的都是负面的情绪与负面的学习力。那如何让小组合作中的“后发展学生”能够高效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呢?

马斯诺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除了安全与生理需求之后,还有爱与归属感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我们不妨利用学生的“归属感心理需求”进行评价。每个学生或多或少总是有闪光点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有那么一丝的闪光,我皆予以肯定和表扬。但不是表扬他个人,而是给整个小组加分。如,由于某某同学停下来的速度很快,由于某某同学的提醒,由于某某同学汇报声音很响……我给他们整组加一分。这样的处理,无形之中让组内其他同學,对这个“后发展学生”感恩戴德。于是他成为组内功劳赫赫的大英雄。作为“后发展学生”,他的进步空间比我们都大,自然我们小组加分的机会就更多。而作为当事的学生也特有面子,今天你们沾了我的光!被全组同学期望的感觉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地拉近了小组内同学间的情感,助力合作的效率。

二、顺水推舟 保持科学兴趣

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普遍比语数英要高很多。在校园里面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提问:“科学老师,科学老师,我们下一节课上什么啊?”对于这类问题我们一下子无从回答。我告诉你今天的内容不就没什么悬念了吗,我能一两句话讲清楚,那我还上40分钟干吗?自己上五个班自己都搞不清上到哪里了,有的还是跨年级。一般的处理就是:

“上什么?当然是接着上下去了哦。” 或是

“上什么?当然上和科学有关的啦!”

“上什么?你自己去翻翻书好吧!”

“上什么?你上了不就知道了嘛!”

结果是……学生没反应,黯然退场。……

自己平心静气细思这一问题发现,那一刻其实是我们良好的教育契机。提这一类问题的学生,普遍是对科学有一定兴趣的同学。上述的回答学生很难再接上话,被怼得一下子失去了兴趣。那如何处理既不打击学生积极性,也能实事求是回答学生的问题呢?教育不仅仅在课堂,我们何不利用课间师生间的对话,激发一下学生的“好奇心”呢。

“上什么啊?下节课我们要做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

“啊,很有意思的实验,什么实验啊?”

“你下次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哦!”

“嗯,好的,我一定会认真听的。”

他奔跑着向其他同学说“老师说,下一节课我们要做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

这样的回答百试皆爽。科学课哪节不做实验,至于是否有意思,那得看你们有没有听进去,脑筋有没有动起来啊,认真听了自然就有意思啦!

但有时我也发现问这类问题的学生,有的是真想知道下节课学什么,有的其实只是想和老师套个近乎,以此来证明我语文数学不行,科学还是可以的。对于第二类的学生,还是要“打脸”一下的,别让其在自我感觉良好中消亡。

老师反问“上一节课我们学的是什么?”

“下次你告诉我,上节课学什么,我再告诉你下节课学什么!”

我想这样顺水推舟的回答,可能会让他多去关注一些自己的学习,但又不失兴趣。

三、扬长避短 强化科学态度

科学研究要求严谨的态度,但对于这样一个抽象的目标,我们如何落实呢?我认为不妨利用课堂中的契机,通过扬长避短的评价,强化学生的科学态度。

最后老师说明“三个钩码应该是1.5N,浮力0也是不可能的,只是数值很小,所以我们测量时很难观测出来!”

但我认为出现这样的数据,正是一个引导学生实事求是严谨对待实验数据的好契机。于是我对这位同学进行了如下的评价:

“看了这些数据,老师也给某某同学,加一分。”

全班肃静,倾听老师给某某同学加分的理由。

“虽然某某同学的数据有问题,但他还是如实地记录了自己观测到的内容!对于某某同学这一实事求是的态度,老师表示肯定。”“至于他为什么会得到浮力0这一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寻找原因。”

无形之中,不可随意更改实验数据,这一理念得到了强化,渗透的是科学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而对于这组学生,数据出错也能加分,看来我更应该坚持自己实事求是的优点。科学态度自然得到强化了。在老师认真严谨的处理下,本组学生纷纷自我剖析,站出来说明操作上存在的问题。一下子将科学素养的培养推向了深层。

再如,在交流汇报时我们可以有目的选择科学态度严谨的同学。

“虽然某某组同学没有主动举手汇报,但老师也要向全班同学展示他的成果。因为老师看到,他们组是接连失败4次才……。”

这些特殊情境下,少一些探究结果统一的追求,多些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较真;少一些错误的苛责,多一些闪光的发现;避短扬长,能有效强化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变式评价 培养专注精神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待学习,不可能长时间保持积极的状态。7~10岁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5~20分钟;10~12岁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25~30分钟。我们小学课程设置中一节课通常是35~40分钟左右。也就说每节课都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需要我们老师引导孩子同分心做斗争。

当下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加分扣分的形式,迫使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一段时间后,学生对这一举措似乎并不感冒。究其原因是一成不变的评价形式,让他们麻木了,很难有效刺激大脑皮层产生兴奋。那怎样的评价能让学生的大脑皮层有所刺激呢?

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实践尝试。我认为,一段时间后变化评价的形式有很好的效果。如:有次自己由于感冒,喉咙痛得不行,实在没办法开口讲课。所以当学生进了实验室后,我就无奈地向他们宣布,“今天老师上一节不讲话的课!” “今天课上老师只加分不扣分!”学生很好奇,老师不讲话也能上课?更高兴于只加分不扣分,这事好啊。所以一个个聚精会神,瞪着眼睛看我的课件与手势;竖着耳朵猜我提什么问题,学得很是专注。个别轻声的讲话声反而显得格刺耳。效果非同凡响,超出预期。

再有一次试教《用橡皮筋作动力》,提前安排了一张蹦床,想让学生上来跳一跳。怎奈搬不进实验室,只能放到了大礼堂。一上课让学生看了一段蹦床比赛的视频,以作导入新课。为了让这班学生配合自己试教,我向他们宣布,谁纪律好,就让谁实地去蹦一蹦。没想到就这样一个评价措施,让我的课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学生学得异常投入。

上述两次经历让我深刻意识到,不能机械式评价,形式不能一成不变。孩子天生好奇,爱玩,嘴馋,喜欢受老师的表扬……如,我在课堂中可以根据时机不同宣布“现在全班進入加分模式,只加分不扣分”“现在启动扣分模式”,课堂评价仿佛开启游戏模式,“接下来同学们和我一起听,我只抓第一个搭话的人,第二个一分也不扣。”“5,4,3,2,1……5分钟后没有人违反纪律我全班加一分。(手机计时)”。时而针对五人小组,时而针对个人,通过一系列的变化形式,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与分心做斗争,培养学生的专注精神。

同时也让物质奖励发挥评价作用。利用学生贪玩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不定期向学生发放小制作材料:如五年级的沉浮子、变温油墨、喷升气球、仿真纸折飞机;四年级的高锰酸钾颗粒、像翅膀一样的槭树种子、各种颜色的萤石、发光二极管、小灯泡、导线;三年级的彩色凤仙花种子、强力磁铁。推荐下载科幻电影:《地心历险记》《机器人总动员》《人工智能》《火星任务》《火星人马丁叔叔》《回到未来》……利用孩子嘴馋的特点,分发自己手工爆的玉米花,火热的夏天时不时来一根棒冰。

五、降低难度 落实科学概念

相比语数英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要浓厚得多。但学习不光有兴趣,就能学好。对于科学概念的落实,还得通过复习巩固建构来完成。一部分同学语数成绩不理想,主要还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该识记的没识记,该练习的没练习。结果发现班级最后20%的名单与语数英基本一致。如何让这部分学生也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成了我们老师思考的一个问题。

纵观每一册的科学教材,科学概念并不多。加之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稍微努力一下提高成绩是不难的。我以我每到期末会提前打印出每一课相关的科学概念,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知识。但还是有一部分同学没能很好地完成我的任务。经过自己的实践我发现,适当地降低评价的难度,反而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两张纸的科学概念任务完不成,我就在原来的基础上精简一些,除去较复杂的,除去有一定难度的,缩减成一张。美其名曰“武林秘籍”。结果全班抢着要,原本看到两大张望洋兴叹的学生,一下子来了信心,没几天都背完了。其实内容还是原来的内容,概念还是原来的概念。苹果吊得太高,学生跳一跳的欲望都没了,还不如降低点,让他容易得吃到苹果。

六、艺术评价 增强向师心理

作为一个科学老师,不能只是定位在科学学科、课堂教学范畴内。对于一些特殊的孩子,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对于他们的评价,更要讲究艺术性,让每次交流的一点一滴都能起引领作用。

一次在路上碰到一个学生,他调皮地说道:“老师昨天我给你QQ留言了!”

所谓的留言 ,就是几个表情。不知道学生这么打招呼所谓何意?

“我也回你了啊!”

“就一句。”嫌弃的表情。

……

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遇到这种事,老师通常会作为谈资在办公室里交流一番,以此说明一下这个同学近期的学习状态与个性特点。

不能让学生灭我的威风,想了几秒,我不慌不忙地回答道,“老师有好几个班的学生,全校有这么多的同学,老师单单就回你一句,还不满足啊!”

“嗯!……”顿时满足感爆棚。

试想学生的心理,一定是从之前的不满意,到最后的荣幸之至。一句话的事情,让学生深深感受到被期望的感觉。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科素养的落实在课堂上,功课可做在课堂外啊。艺术点的评价有助于孩子“亲其师”,那么则“信其道”也便水到渠成。

师生的角色特点,决定了有效的评价能起到催化学生发展的作用。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形成策略,应用教学实际,以上种种所云,只是自己粗浅的见解,愿与广大老师交流商榷。

【作者单位:宁波市镇海区澥浦中心学校 浙江】

猜你喜欢
科学态度科学素养科学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八省适应性物理考试中的体现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拔牙
冷与热、科学态度与献身精神的结合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