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伟升
我们每个人都很平凡,没有显赫身世,没有多少社会资源和人脉,但是我们同样需要得到尊重,需要被平等对待,得到一个合理的结局。
《中国慈善家》:2018年是龙越基金会成立8周年,老兵回家项目发起10周年。你怎么看待这10年里老兵群体境遇的变化?
姚遥:从我的角度来看,第一个变化是抗战老兵这个群体进入了公众的视野;第二个是大家慢慢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老兵群体,从民间到国家都在给他们荣耀和认同。民政部把所有抗战老兵纳入抚恤优待体系,习总书记说所有投身中国抗战的人都是抗战英雄和民族英雄。这些改变还是很有意义的。
《中国慈善家》:这几年,老兵群体的整体境况怎么样?
姚遥:国家认同了以后,生活条件上肯定有显著提高,精神层面改善也很大。这些老人一生中最辉煌的篇章被人重新发现、认识,他们还是很开心的,自豪感非常强烈。
《中国慈善家》:我了解到一组数据:目前健在的抗战老兵仅7000位左右,仅2018年的1月至5月就有603位老兵离世。也就是说,能寻找到的老兵越来越少,离世的却越来越多。
姚遥:都会有这个阶段的。
《中国慈善家》:老兵人数急剧减少,相应的援助机构会面临转型。在这个问题上,龙越基金会是怎么考虑的,未来的路会怎么走?
姚遥:很多人觉得龙越基金会是个做抗战老兵服务的机构,实际上不止如此,我们机构是关注战争影响下的个体生命。这个战略和愿景比较远,龙越基金会还没有那么长的历史足够让大家认识到这一点,能了解项目就不错了。所以很多人会问:老兵“走完”了你们怎么办?从关注战争影响下的个体生命来看,不只是因为你在世,我们就认同,这只不过是最紧迫的点而已,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老兵提供最大的服务和关怀。但事实上,我们的产品线是有延伸的。
第一:生命不只是活着的时候叫生命,曾经存在过的生命也是生命。很多抗战士兵走上战场,从此不知去了哪里,阵亡了家里也不知道,对于他们的家族来说就是伤痕。这种历史的伤痕不只留在活着的抗战老兵身上,还存在于已经去世或与家人失去联系的士兵身上。我们的寻亲项目,除了寻找在世的老兵,还要把阵亡的士兵和他们的家人“连接”上。2017年,我们在云南施甸县找到一个在滇西抗战中阵亡士兵的墓碑,几十年来没人知道他是谁,没人知道他的家人是谁。通过寻亲,我们找到了他妹妹。他妹妹说,哥哥参加抗战以后再没有音讯。直到2017年7月7日,他妹妹才在云南施甸看见哥哥的墓碑,这对延续一个家族的记忆非常重要。
第二:中国在抗战期间阵亡了多少人?精确到个位数的数字是多少?即便精确到了个位数,能否精确到每一个具体的人?比如他们的姓名、籍贯、出生年月和阵亡日期。这是非常宏大的工作,我们正在做。我们不能永远以阵亡多少多少人的笼统说法来对待历史,因为他们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个体。
美国的越战纪念碑上,阵亡的57000多人加上失踪的人,所有姓名全刻在上面,包括二战纪念也是如此。为什么中国不行?我觉得这个事10年、20年都可以做下去。还有,中国那么多抗战遗址没有好好地整理、恢复,比如在缅甸阵亡的10万远征军,他们的遗骸在哪里,他们是哪里人,他们的家族后来去了哪里?我们希望把这些事情一点一滴地恢复起来。
《中国慈善家》:2017年,龙越基金会原秘书长黄晓丹在参加99公益回归日的会议后写了一篇文章,她说龙越基金会和另一家同类型机构—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对未来的规划惊人相似:龙越基金会计划修筑烈士姓名墙,让每一个为国牺牲的士兵被记住、被缅怀;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计划以图片和影像的形式,钩沉被遮蔽的抗战历史,抚慰被遗忘的疆场英魂。黄晓丹认为,两家机构的项目显然具有同质化特性,如果做不到品牌差异化,无序的竞争就不可避免。你怎么看她的观点?
姚遥:她的思考我看了,很有深度。可能每个人立足点不一样,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的话,同质化真的是个问题吗?中国有多少家做免费午餐的机构,有多少家做贫困儿童帮扶的机构,有多少家做救灾的机构?这些机构难道不是同质化吗,为什么没有人说他们是无序竞争?我觉得,一个议题恰恰是参与的人越多越好,如果这个领域只有龙越基金会一家独大,肯定不好。我们一定不是光自己做,而是在基金会的使命和战略驱动下,跟国内所有愿意服务这个群体的公益组织合作。我们不是害怕或者抗拒竞争,而是鼓励,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
《中国慈善家》:龙越基金会的战略是什么?
姚遥:龙越基金会的战略从来没有改变,就是关注战争影响下的个体生命,所有项目都围绕这个战略进行延伸。未来我们要推动和平。从寻找活着的抗战老兵,到寻找抗战老兵的亲人,再到寻找阵亡军人的信息,内在逻辑是一致的。怎么延续个体生命,怎么延续个体记忆、家族记忆和社会记忆,都是一个共同体,我们在这个逻辑线上工作。人们经常讲,中国人现在最喜欢对未来的投资和短线投资,比如为什么喜欢做儿童项目?因为今天把儿童培养好了,未来他们可能是国家栋梁,这是大家熟悉的逻辑。为什么历来不太喜欢做老人项目?因为觉得老人是负资产,而且再过几年他们就去世了。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象过他们的经历,他们身上承载的那段历史事实上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对未来的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经验。再往大了说,每一个中国人还是一个世界公民,我们不只是关注中国土地上的事情,还需要跟世界建立联系,我们为什么不能让世界变得更好?虽然听起来特别宏大,但是为什么不能这么想?
《中国慈善家》:目前关于历史的主流叙事还是从家国层面,龙越基金会为什么注重个体叙事?
姚遥:这是龙越基金会的核心价值观。最初关注流落缅甸的远征军老兵,就是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那些远征军老兵没有任何名气,他们在缅甸是穷人,在国内的家庭也没有钱。放在成功学的角度下,关注他们没有任何价值。但中国是他们的根,有他们的亲人,也有他们的血脉,让他们叶落归根,我觉得是很重要的。
当时我们做这些事情,说难听点就叫“吃力不讨好”。举个例子,假如张学良这样的名人要回国,那是很容易的。可一个普通士兵,1949年以后就流落在缅甸,在国内没有身份;作为中国人,他们又不愿意加入缅甸籍以华侨身份回国。所以,怎么样能够让他们突破種种限制回国,真的是很难。我们经常讲宏大叙事,但是深入个体生命的故事,你会发现其力量也是很强大的,我们会感同身受。我们每个人都很平凡,没有显赫身世,没有多少社会资源和人脉,但是我们同样需要得到尊重,需要被平等对待,得到一个合理的结局。
《中国慈善家》:这些个体生命的故事,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姚遥:从我个人来讲还是很有意思的。做抗战老兵(工作),接触的不只是一个个人,还有他们90多年的生命,我也会想自己90岁的时候怎么样。现在很多人做事情,没有从生命的角度去考虑。想长命百岁的人,知不知道一个人百岁的状态是什么样?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眼前,能做个3年规划都很了不起,如果以80岁、90岁的状态来考量自己当下该怎么做,会有不一样的视角。明白人老了以后会怎么样,会思考现在该怎么办。站在生命的末端想自己的一生,是很有意思的思考过程。
《中国慈善家》:你刚才提到,龙越基金会未来要致力于推动和平。怎么理解在个体的层面上推动和平?
姚遥:和平不只在大的国与国层面,个人与个人难道不能更和平一点?为了5毛钱的菜价就能杀人,为了一碗面就把老板砍死,这难道不是一种冲突?我经常在想,如果同事与同事之间、人与人之间、邻里之间都做不到谅解,还怎么做到更大的层面?
说个残酷的例子,假如一个人的亲人被歹徒害了,那么他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歹徒?我相信很多人不只想“杀人偿命”,还想加倍报复。这肯定是有危害的,对吧?我们需要用一种更平和的态度,来面对人生中的很多变故。一个个体面对这段往事,不能永远沉浸在愤怒和复仇的情绪里。而且复仇永远是“升级”的,一个人想加倍复仇,他的敌人也会一样。
《中国慈善家》:让人放下仇恨,是一件很难的事吧?
姚遥:不难。人类所有的和平都是经历过战争才形成的。为什么战争以后不是另一场战争?因为经历过战争才会反思仇恨和戾气带来的伤害,反思要用什么心态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