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玲
摘要:“颜色革命”是在独联体国家发生的备受国际关注的政治事件,给世人的影响极其深远,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在国内外,学术界对“颜色革命”的研究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笔者看过许多关于“颜色革命”的期刊专著,但是把这二者结合起来论述的文章犹如凤毛麟角,笔者将大胆在这方面作学术上的探索,将“颜色革命”与党的治理能力相结合论述,以独联体国家发生“颜色革命”为教训,从而加强我党治理能力建设,使中国远离“颜色革命”。
关键词:独联体;颜色革命;治理能力
一.独联体国家发生“颜色革命”基本概况分析
“颜色革命”是指在 21世纪初期一系列以颜色命名的,以和平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方式。“颜色革命”这一政治危机正是长期以来诸多社会矛盾积累的结果,是“潜在的各种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积聚激化后的表现形式”。[1]
(一)“颜色革命”的由来
“颜色革命”一词来源于 20世纪时期东欧巨变时期捷克斯洛伐克发生的“天鹅绒革命”的进一步演化。之所以被叫做“天鹅绒革命”,是因为这种革命形式与暴力革命相反,用天鹅绒的平和柔滑來比喻政权的和平转移。捷克斯洛伐克在 1989年 11月发生了以反对共产党统治的“民主化革命”。这场革命自始至终没有发生像以往革命激烈的对抗,也没有发生流血冲突,顺其自然地实现了政权更替。相比以往血流成河尸骨遍野的武装革命运动,西方政客们更加喜欢这种不流血的西化政治运动,就此他们把这种政权平和更替的运动比喻成“天鹅绒般的革命”。
(二)“颜色革命”的本质
“颜色革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颜色革命”是在标榜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旗帜下进行的。因此,有人把它从性质上界定为:是由人民直接迫使现专制政权下台而把这种制度转变为民主或更民主的“社会革命”。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给中亚人民带来了新的政治环境,这让原苏联地区各国吸取经验更注重本国的发展,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带来新的社会变革和政治民主,只是换汤不换料而已。目前,越来越多的独联体国家都在冷静地思考这一问题,许多国家正在积极地采取措施,防止本国的反对派或西方势力利用国内形势发动“颜色革命”。
(三)“颜色革命”中的执政党因素
1.执政党总统高度集权
独联体国家在独立初期,大多照搬美国的发展模式,立宪规定总统只能连任两届。但以中亚国家为例,吉尔吉斯斯坦除外,其它四国总统都连任两届,此时还未有离职卸任的意向,哈萨克斯坦的反对派就以此为借口道:一个民主国家的法律就是无论怎样修改也绝不会允许一个总统在位连任超过 20年。从中亚国家领导人的执政特点我们可以看到:总统适当集权在独立初期适应了中亚各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总统权威的存在对于保持国内政局稳定,促进政令的贯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高度集权的总统个人权力体系缺乏一定的弹性,在某一关键环节出错时很容易导致整个政治体系的失衡,甚至会出现一种权利的真空,致使国家陷入政治动荡和政治危机之中。
2.执政党中的腐败问题严重
权力高度集中于总统一人身上,总统权力得不到控制。在“总统集权制”的政治构架中,总统的权利是至高无尚的。在这次“颜色革命”中总统腐败问题就成了反对派口诛笔伐的对象。比如:在格鲁吉亚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谢瓦尔德纳泽等经济寡头控制着大多数大企业,权力集团和新生的资本家又对人民进行了大量的掠夺与剥削,导致了少数人富有,多数人贫穷的社会现象,造成了人民对政府的严重不满。
二.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与执政党内在关联
执政者对国家发展没有明确目标,执政理念差,缺乏责任感,没有站在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考虑问题,独联体国家的领导人面对国内错综复杂的经济发展困境无法应对。新的领导人上任后在经济方面仍然无所作为。
(一)执政党面对本国经济发展困境无计可施
大多独联体国家国内严重贫困,两级分化严重,社会不公是“颜色革命”形成的社会条件。在爆发颜色革命前夕这些国家的经济问题可以说是每况愈下。比如:格鲁吉亚的经济情况在苏联解体后下降非常严重, 1995年之前国内生产总值比苏联解体前的 1990年下降了 72%,截止到 2003年仅仅比 1994年的经济大滑坡增加了 63%,实际上没有超过苏联解体前的水平。
(二)执政党在处理改革、稳定和发展三者关系时力不从心
比如独联体国家中的乌兹别克斯坦,该国领导人认为发展经济,把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上去,继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国家发展发展的长久之计。乌兹别克斯坦的总统卡里莫夫认为:吉尔吉斯斯坦的“ 3.24”事件不是事出偶然,根本原因是因为本国长期失败的社会经济政策。长期以来,人们无法忍受生活的窘迫,没有出路和痛恨政府官员的腐败。在“安集延事件”之后,为了平息众人对于当地政府的不满,乌兹别克政府也出台了一些安抚的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光靠这一点的努力根本就无法解决国内长期存在的经济问题。
(三)执政党政治体制改革中固守陈规
80年代到 90年代的苏东剧变,把原来苏联地区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改变。尽管如此,“苏东剧变”也不可能使这些国家进行从头到脚的变革,即不能使这些国家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造。政治文化的成熟程度,习惯性的思维,固有的社会条件,传统的影响等,都极大地影响着变革以后的新的社会形态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一个过渡时期,本身就带着矛盾与不协调共存的现象。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发生“颜色革命”的绝大多数领导人都是前苏联时期的国家元老,在这些“元老”的身上尤其能显现出过渡性和矛盾性的特点。既是新制度的创造者,又是老制度的延续者,既是新国家的领导人,又是老一代社会精英,虽然接受了西方的价值观念,但是习惯于传统的价值观念,这就势必会出现在社会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不协调新的社会制度的革新态势,表现在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吸取“颜色革命”教训加强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建设
所谓“治理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胜任执掌国家政权重任的主观条件。 ”[11]“颜色革命”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建设以深刻的启示。
(一)发展先进生产力夯实执政的物质基础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12]以强大的治理能力保证经济的持续、高效、平稳发展是保持共产党先进性的基本目标。
1.以经济建设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包括中亚国家在内的许多转型国家,近年来社会经济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这也导致了执政党和执政基础随之发生了变化。中亚国家的领导人原来都是共产党人,但是他们的一些政策未能使中亚的普通劳动者阶层在利益上得到补给,逐渐与他们关系疏远;中亚国家执政者总是声称代表全社会的利益,但实际上只是代表着某个或某几个利益集团的利益,这就使收益较少的利益集团产生不满的情绪,从而引发政治矛盾和社会危机。所以说能否夯实执政的基础,特别是物质基础,也就是说能否发展生产力使社会各个阶层都受益这是考验执政党治理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2.在经济建设实践中锐意改革,坚持改革开放“颜色革命”给我们的教训是一定要进行政治經济体制上的改革,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依靠自己的发展才能国富民强。
在我国要做到国有经济与非公经济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体现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引导和带动上。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可见,党在如何发展国有经济的改革实践中逐步解决了为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定位的问题,并且把在国有经济领域中的治理能力建设重点放在研究和探索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途径和方法上。
(二)有序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
1.在党的领导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的现实基础”。[16]没有经济基础,政治就无从谈起。但是,政治本身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又具有其独立的发展轨迹,并对经济基础的构建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政党也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对该国政治走向的影响起着直接的和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不仅是历史发展证明了的,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又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方式的有机统一,通过党领导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是完成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
2.保持党的自身建设才能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保持党的先进性在政治文明发展中具有直接性和层次性的特征。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的思想建设的反映,由于我们党的执政党地位,就使党的先进性具有了意识形态的品格,成为上层建筑的内容。在大力倡导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今天,党的先进性建设显得更加紧迫和具有实效性。从最高层次上讲,就是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要求,以依法治国为基本方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治理能力建设。这是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宗旨。从具体层面上来讲,就要求广大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锐意改革,从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在执政过程中具体地体现其先进性,在表现先进性的过程中加强治理能力建设,以期形成政通人和的良好政治局面。
(三)加强先进性建设提高防腐拒变抵御风险的能力
1.防腐拒变,思想教育是基础
人的任何行动都是思想支配的结果,所以,我们党历来都非常重视思想教育。还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针对一些同志出现的“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什么实际意义”的观点提出了批评。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19]同时,他还建议中央作出决定:“使全党的各级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时间学习,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20]
2.防腐拒变,制度建设是根本
形势依然严峻的腐败现象虽然只是少数领导干部的不法行为,但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影响极大,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极坏,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必须深究严打,必须从根源上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土壤。那么,如何杜绝呢?思想教育固然不可缺少,但制度建设更为重要。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21]因此,邓小平在总结产生“文化大革命”这十年浩劫的原因时深刻指出:“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22]这就说明,在党的建设中,党中央已越来越注重制度建设,并把它看成是关系到党生死存亡的大事。
(四)加强社会整合功能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1.协调地区差异与进一步缩小贫富分化
格、乌、吉三国长期存在的地区矛盾制约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这也成为了造成这次政治危机的主要原因。经济上从属于苏联时期的指令性经济向现代的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经济体制的改革引起了利益格局的变化,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从而爆发了“颜色革命”。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 20多年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24]地区分化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比较落后。社会分化则主要表现在当前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逐渐拉大,城乡差距,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可以说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处在一个相对突出的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各方面矛盾协调工作,既要从经济入手,调整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贫富的差距,又要从政治和意识形态入手,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更要从制度方面下大力气,建立一个真正合理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2.调节分配制度,平衡收入差距
中亚国家民众的不满除了自身处境和感受之外呢,还与社会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有很大的关系。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这里的“不均”就是社会分配悬殊的问题。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说:“历史教导我们,正是在历史急转弯、社会形态更替时,社会问题与矛盾呈现出尖锐的性质,并成为威胁国家安全、公民安宁和稳定的潜在因素”。[25]中亚国家独立之后,有的人一夜暴富,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而有绝大多数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社会的不公正是由于国家领导人政策推行不当的结果,而领导人恰恰是政策的受益者。因此,反对者高呼推翻当朝政权时,响应的人很多。这说明,当朝领导人能够给人民带来福祉人民就拥护他,反之,民怨四起,推翻一个领导者下台那也是在所难免。所以处理好民众切身利益是考验执政党治理能力的关键所在。正因为如此,必须在我国要加强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 ,运用税收杠杆 ,调节过高收入 ,消除不合理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要建立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目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分配关系也尚未完全理顺 ,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依然突出 ,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也很低 ,社会福利总体水平不高且也不能让社会所有群体公平地享受 ,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仍然很多。我们党必须关心每一个社会群体 ,关心每一个地区的发展 ,在快速发展过程中 ,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两极分化。
参考文献
[1]薛澜 .危机管理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徐海燕 .解读“颜色革命” [J].国际资料信息, 2005,(10).
[3]俄罗斯《真理报》 4月 8日文章 2005-4-18 2005年 4月 13日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334页
[5]《第三波—— 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
[6]《列宁全集》第 2版,第 43卷,第 64頁。
[7]人民网 . people.com.cn 2005-12-7
[8] 2005年 4月 8日《北京晚报》
[9]《临近 21世纪的乌兹别克斯坦:安全的威胁,进步的条件和保障》,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 1997,第 24,25页。
[10]《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4年第二期,第 69页。
[11]《现代汉语词典》 (第五版 ),商务印书馆, 2005,第 990、 1747页。
[12]《邓小平文选》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 10月,第 28页。
[13]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年 7月,第 154页。
[1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 2002年 11月版,第 14页
[1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
[16]马克思:《资本论》第 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版,第 61页。
[17]《邓小平文选》第 2卷,人民出版社 1994年 10月版,第 189页。
[18]《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4年 12月版,第 110-111页。
[19]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 1987年出版,第 127页
[20]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 1987年出版,第 1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