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研究

2018-12-23 11:55郑巍伟
赢未来 2018年25期
关键词:初中核心素养研究

郑巍伟

摘要: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指得就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个人必备的品格和能力。核心素养综合表现有 9大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國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本文就是选择了一些初中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进行着重讲解,希望能够真正对初中学生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核心素养;研究

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教育”的思想,这种思想中最重要的就要数“教学合一”了。“教学合一”理论认为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相统一,要让学生学习到的东西能够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能够得到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且能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中。

一、初中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现如今的社会要求初中生应具有如下的核心素养: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 +”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能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等。

二、在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

1.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1)倡导学生质疑,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引导学生懂得质疑、思维向批判性方向发展。辩论就是引导学生提升质疑能力最好的办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举办辩论赛。首先由教师提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谈论,正方是根据教材内容来理解,反方则否定教材内容,用创新的方式来理解。这样的辩论形式,会让学生的思维变得非常活跃,并且会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去证明自己的观点,能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平等原则。在学习中也是一样,教师要和学生平等的交换学习中的意见,而不是一味的让学生去接受教师的知识,盲目的去背诵。教师要懂得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同时要给学生营造出一种批判性思维的课堂。例如,学生遇到教师的失误,在课堂上对教师进行反驳时,教师一定不能批评学生,还要注意接受学生提出的意见,并改正。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有效发挥批判性思维,在课堂上积极地提出问题。这样,学生才敢于去质疑,批判性思维也才会得到空间来展现。

2.健全人格的培养

(1)开展人格教育活动,提供人格实践机会

在健全人格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活动是任何指导和课程都无法替代的,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得到根本上的提升。在学生人格培养时,我们可以创设“学雷锋,树新风”、“争做文明小达人”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助人为乐所带来的心理成就感,并引导学生领会,帮助别人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含义。

(2)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健全人格的培养,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爱意浓浓的氛围,教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子女一样怀有真情实意,去关心、去呵护、去尊重、去理解和信任学生。其次,教师在班级中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习的差异而去冷落与歧视学生,要对所有学生以相同的态度,甚至对于差生还要更关注。最后,教师要将自己的爱撒向每一位学生,慢慢的引导,让学生在温暖、和谐的氛围中逐步的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让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健全。

3.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1)利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我们对学生进行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也主要是在课堂上。在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将社会责任感的内容贯穿于教学内容,通过知识点的教学和教师的口头引导,让学生懂得关注社会,思考人生,真正帮助学生提升思想觉悟并引导学生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

(2)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学生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而父母就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引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精神。例如,可以让学生多做些家务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明白劳动的艰辛;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也要学着做。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体验劳动的收获与快乐,从而增强自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3)进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指的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到社会的各种活动中来,帮助学生从中获取社会经验、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社会服务中扮演各种人群,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体验和锤炼自己,并学会关心他人、奉献社会。例如,《为了我们的碧海蓝天》、《90后中学生的消费观》等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非常能够让学生体现自身价值并且有所收获的,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真正的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在初中的教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是教育行业中需要大理研究和充分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笔者希望广大教师在初中的教学中,能够真正的将核心素养的教学融入到教学中,并且可以科学的制定培养方式,并用建立培养保障机制等方式,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保障,以保证各项培养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周辉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J].初中教与学, 2018(20):26-28.

[2]江绪先 .素养立意原创佳题——中学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新样态 [J].中学历史教学, 2018(10):60-62.

猜你喜欢
初中核心素养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