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鹤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先。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校;通识教育;改革
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到:“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影响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面向所有本科生的一种通才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高校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对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一、通识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和改革,越来越多的高校进行通识教育。目前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实验班模式,例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等;第二类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分段实施模式,例如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等;第三类是通识教育平台课模式,通识教育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完成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1]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采取第三类模式开展通识教育,因为此类模式是一种较为平衡的培养模式。通过将通识课程分为社会科学模块、人文学科模块、公共艺术模块、自然科学模块、应用技术模块、创新创业模块等六大模块,课程数量和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证。通过课程性质分为必修和选修,保证了学生修读的充分灵活性,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通识教育在收获良好效果的同时,瓶颈问题也显现出来。第一,通识教育课程知识深度不够。由于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不深刻,认为通识教育只是什么都懂一点,导致课程知识深度不够,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不强。第二,通识教育课程随意性大。由于片面追求通识教育课程数量,学校对于新设置的通识课程未能够进行充分考察和论证,出现了部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协调的课程。第三,通识教育课程师资不足。由于通识教育课程的知识面较宽广,需要复合型教师,往往一名教师难以胜任,目前通识课程教师数量不足。
由于通识教育的发展到了瓶颈阶段,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通识教育改革符合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发展教育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问题展开。我国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通识教育改革,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指导方针,有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二)通识教育改革符合自身发展规律
一切事物处在变化发展之中,通过自我更新才能够取得新的进步。通识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确定了良好的发展模式。当前需要进行自我更新才能迸发出更大的活力,通过通识教育改革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扩宽学生知识广度和深度,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通识教育改革有助于创建双一流大学
人才培养效果可以反映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通识教育改革,教师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同时,必定促进教师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更加合理。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为创建双一流大学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通识教育改革的措施
通识教育改革应该本着进益求精,稳中求进的原则进行,采取的措施应充分考虑高校的实际情况。
(一)优化通识教育课程结构
通识教育改革应该优化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保留符合教育目标的课程,淘汰过时的课程,新增当前发展需要的课程。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课程进行选择,并且学有所得,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提高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
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大学生实施的全方位的非专业教育,使学生在人格、学识、情感、理性和品行塑造上都有一定的造诣。 [2]提高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从思想上真正重视通识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从通识教育中获益。在学生选课前,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材料,让学生了解通识教育中设置的每门课程的特点。
(三)建设高水平通识教育师资队伍
通识教育课程往往知识面宽广,虽然每位教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都有独到见解和优秀业绩,但是面对广博的通识教育课程知识往往鞭长莫及。因此,通识教育改革应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四、结语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通过推进通识教育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实现教育强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叶云岭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与展望研究 .智库时代 ,2017.
[2]卞瑞玲 .普通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意义和措施 .中國成人教育,2017.